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理治疗
来访者男性,32岁,在单位工作开展困难,情绪很低落。下面是他和咨询师的对话:咨询师:你说你是个笨蛋,是什么意思呢?是否仅指你在某一件事情上你是个笨蛋?来访者:不是,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了。咨询师:可是你以前并不是这样的,你曾经说过自己是以英语成绩第一考上研究生的呀。来访者说自己很笨是属于()。
A:个性化
B:夸大化
C:极端化
D:贴标签
E:负性思维
固定的习惯性的对环境反应的方式被称为()
A:信念
B:思维
C:想象
D:意识
E:图式
患者男性,20岁。因“自语自笑,疑人害,凭空闻声半年余”就诊。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怀疑有人跟踪监视自己,走到大街上感到街上的人都在议论自己,于是不敢出门。在家自言自语,经常对着窗户对骂,诉窗外有人讲他的坏话,有时候无缘无故大笑。对亲戚的到来毫无情感上的反应,生活需要督促。此患者在认知活动上存在的症状为()。
A:感觉过敏
B:感觉减退
C:言语性幻听
D:幻视
E:幻触
荣格最关注的时期是()
A:童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老年时期
E:婴儿期
临床上治疗心理创伤的模式并不单一,由于心理创伤和一般的心理问题和障碍还是有所区别,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理论是()
A:以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但彻底神奇著称
B:目前只应用在心理创伤的治疗中
C: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加速了信息处理和创伤性记忆的适应性解决,在治疗中产生类似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生物状态
D:在脑海中想象经历创伤的情景,重新体验负性认知时,将与创伤相关的认知和情感图片化
E:该疗法培训相对简单,缺乏科学性
住院森田疗法的轻工作期一般为()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事事苛求完美,容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冲突,导致适应性不安"的特征,是以下哪个选项的表现()
A:精神内向
B:内省力强
C:求全欲过强
D:疑病倾向
E:过分敏感
试图以行为主义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是()
A:侵犯-挫折假说
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本能论
D: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E:平衡理论
某女,30岁,职业医师,惧怕花圈,咨询师与其协商好进行满灌治疗。故在一间小的治疗室中,所有墙壁均贴上花圈图案,室内放有十个大花圈,中间桌上堆满小花圈。来访者进入治疗室内,呼吸加快,全身颤抖,手足无措。突然响起哀乐,她想退出,但门已关闭,只能呆在治疗室内。来访者企图远离花圈,但治疗室太小,花圈几乎碰到了她。来访者喘息不止,大汗淋漓,跌坐在椅子上。40分钟后,颤抖减轻,呼吸渐渐平稳,虽一脸疲惫,但如释重负。满灌疗法的准备工作
不包括
()。
A:使来访者处于放松状态
B:选择强烈的刺激物
C:布置治疗室,使来访者随时随地感觉到强烈刺激物的存在
D:准备应急药物
E:签收参加协定
以下哪项不是言语性干预的目的()
A:延长治疗时间,加深治疗师与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的信任关系
B: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使他们注意这些差异,产生干预的效果
C:差异性提问使家庭成员明白症状性行为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
D:前馈提问可以使家庭成员在诱发因素的情况下采取正确的预防性行为
E:治疗师通过假设提问,即提出看问题的多重角度,让成员自己认识自己,并有助于家庭行为模式改变,促进成员进步
患者女,40岁,25岁结婚后多年不孕,四处就医。3年前做诊断性刮宫,术中无明显不适,但术后出现阴道流血。患者较恐慌,听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更加紧张,感心慌、气促。2周后,经处理出血停止,但患者仍恐惧患有不治之症,又怕不能生育会被丈夫抛弃。诉失眠、烦躁、易激怒,对外界环境兴趣降低,但尚能坚持工作和操持家务。3个月后症状加重,并经常出现极端烦躁、坐卧不宁、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手脚麻木。自觉会发疯、变傻,有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半个小时至1小时不等,几乎每天皆有发作。发作间歇期仍有烦躁,担心再发,整日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有明显的自杀企图,主要是因为“太难受了”,但同时又怕死。怕听收音机,怕看电视,怕人打扰,但周围无人又感到十分孤单。看到离婚或丧偶的女性则触景生情,心中出现“一阵阵绞痛”。整日愁眉苦脸,喋喋不休,叫喊“不得了”。 该疾病病程要达到()。
A:1周
B:半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患者女,12岁。从小发育落后,2岁会说话,3岁会走路。现在已经上了三次一年级,成绩从来都没有考及格过。考虑该患者为()
A:精神分裂症
B:精神发育迟滞
C:痴呆
D:品行障碍
E:多动症
患有抑郁、焦虑障碍以及其他精神症状的人具有高频率的哪项思维,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A:正性自动化思维
B:积极的程序化思维
C:消极的程序化思维
D:负性自动化思维
E:无意识思维
当创伤事件的片段如同黑白影片中的一个个画面一样在当事人的脑中反复闪现时,当事人出现的创伤后反应是()
A:焦虑
B:抑郁
C:精神病性症状
D:解离
E:创伤后应激障碍
对当前的症状及系统从积极的方面重新进行描述,所有形式的轻蔑、指责都不被提及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观点。该技术是()
A:循环提问
B:去诊断,去"标签"
C:前馈提问
D:积极赋义
E:差异性提问
这种提问是在治疗师对"系统成员之间因为存在差异而产生互相影响"的假设引导下进行的,目的是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并同时使他们注意这些差异。该技术是()
A:循环提问
B:去诊断,去"标签"
C:前馈提问
D:积极赋义
E:差异性提问
属于替代强化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守株待兔
C:杀鸡给猴看
D:屈打成招
E:惩奸罚恶
某男性,28岁,多年来,不敢与陌生人交谈,甚至眼神也不能相对,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尽理想,随之来到心理治疗室。心理治疗师对其进行的处理中,首先进行了为其诊断相关的问诊,并做了心理测验。 该心理治疗师考虑该患者的问题可能是()
A:抑郁症
B:紧张症
C:疑病症
D:社交恐惧
E:精神分裂
患者男性,20岁。因“自语自笑,疑人害,凭空闻声半年余”就诊。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怀疑有人跟踪监视自己,走到大街上感到街上的人都在议论自己,于是不敢出门。在家自言自语,经常对着窗户对骂,诉窗外有人讲他的坏话,有时候无缘无故大笑。对亲戚的到来毫无情感上的反应,生活需要督促。治疗此患者主要采用哪种药物?()
A:碳酸锂
B:利培酮
C:帕罗西汀
D:氯硝西泮
E:丁螺环酮
弗洛伊德将6~12岁的儿童期称为()
A:俄狄浦斯期
B:口欲期
C:生殖期
D:潜伏期
E:肛欲期
人本主义团体治疗的目标之一是()
A:使潜意识冲突进入意识层面
B:识别和处理团体成员的防御方式和阻抗
C:自我引导成长,追求自我实现,改变适应不良性行为模式
D:鼓励成员寻找自我支持,减少对治疗师的依赖
E:改变不合理信念
森田疗法的创立时间()
A:1899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9年
E:1939年
患者男,23岁。因"反复洗手、计数六年"第四次入院。患者感觉十分痛苦,明知道数洗手次数没有必要但是自己控制不住,反复数"12341234……"求治心切。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
A:强制性动作
B:强迫性动作
C:强迫性思维
D:刻板动作
E:模仿动作
"思乡病"这种心身性障碍体现了一种文化现象,叫做()
A:文化涵化
B:文化革新
C:文化传播
D:文化冲击
E:文化适应
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治疗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是()
A:投射性认同
B:不合理思维
C:自我成长
D:自我觉察
E:相对暴露
患者男,46岁,干部。患者坚信由于自己贪污、受贿,给单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对不起国家,因而要求劳动改造以赎罪。此症状为()
A:罪恶妄想
B:情感低落
C:嫉妒妄想
D:关系妄想
E:疑病妄想
认知治疗的基本程序
不包括
()
A:谈话建立关系
B:确定认知错误,制定应付策略
C:学习新的认知系统
D:确立需要改变认知的等级
E: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是()
A:角色失败
B:角色同一性
C:角色冲突
D:角色不清
E:角色中断
关于家庭治疗基本理论错误的是()
A:"第一控制论"阶段对应的是60年代及70年代的结构式或策略式
B:"第二控制论"阶段对应的是80年代发展出的观察一个系统的理论
C:阿德勒和荣格的著作中记录了他们对患者家庭进行家庭治疗的大量案例
D:混沌理论、自我组织概念和激进构成主义对系统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
E:精神分析治疗与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结合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家庭治疗中
许多男士将对方容貌放在择偶的第一要求,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
A:相似性吸引
B:互补性吸引
C:邻近性吸引
D:外表的吸引
E:人格的吸引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