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二级理论知识

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所发生的社会联系。
神经系统是由()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
C:脊髓和大脑
D: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一般资料:某女,55岁,丧偶,病退,在儿子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35岁丧偶,性格刚强有主见,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那时起养成了喝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2两白酒,否则就觉得不舒服,喝醉后心情不好时就会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孤儿寡母”,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边说边哭。40多岁时患慢性肾炎和高血压,长年服药治疗,喝酒量有所减少,但一直未能戒除。近一年来情绪明显低落,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出去串门,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家务也懒得打理,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动作迟缓,做事常发呆,犹豫不决,想什么事都觉得很困难。上个星期天见到了小孙子,喜出望外,逗孙子玩了会儿,说话量明显增加,孙子走后又回到了低落状态。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反复提到不想活了。家人很是担心,劝她来看看心理医生,在反复多次劝说下,来进行咨询。 求助者生理改变特点有()。
A:经常早醒
B:睡眠紊乱
C:食欲不振
D:注意困难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大学本科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一家大型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收入较高,工作得心应手,没有量化的业绩指标压力。丈夫为某高校副教授,有一女儿3岁,健康活泼,家庭幸福。求助者对自己的生活却不满意,常常自问:“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吗?”,但她自己也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为此很困惑,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欢迎你来咨询,你需要解决哪些心理问题? 求助者:今天来就是请你帮助我弄清我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要想弄清你的问题,可以先进行心理测验。 求助者:心理测验?我听说过,但没有做过,您能给我讲讲什么是心理测验吗?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就像医院的各种化验一样,它能帮助弄清你的问题。 求助者:我能理解,当年我知道自己怀孕就是作了化验。 心理咨询师:对的,心理测验可准了,有什么问题都能测验出来。 求助者:好的,那我都做什么测验呀?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做EPQ、SCL-90、WAIS-RC、LES等等。 求助者:真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测验。 心理咨询师:这些都是心理测验,其实你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你去做就是了。 求助者:好吧,做这些需要收钱吗? 心理咨询师:要收钱,不过没有多少钱,你是外企的,不会在意这点钱的。 求助者:好,我做完后给您看结果。 心理咨询师:不看,我也能估计到你的结果。 求助者:您不看了?能行吗? 心理咨询师:那就看一下吧,你放心,我都做了二十多年的咨询了,通过心理测验一定能搞清你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说:“它能帮助弄清你的问题”表明其对心理测验的理解是()。
A:夸大其作用
B:心理测验有助于诊断
C:缩小其作用
D:心理测验无助于诊断
遗忘的进程一般是()
A:先慢后快
B:倒U型曲线
C:先快后慢
D:U型曲线
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这是自我暴露的一个()。
A:过度暴露现象
B:特例
C:例子
D:通常情况
面质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表现?如何进行干预或矫正?
()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
A:内脏幻觉和幻触
B: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C:幻听和幻视
D:躯体幻觉
在咨询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具有高度戒备心理的来访者,咨询很难进行下去,这种阻抗属于()。
A:情绪阻抗
B:内容阻抗
C:性格阻抗
D:关系阻抗
短时记忆的信息()。
A: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
B: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C: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
D:容量比瞬时记忆大
真诚可以缩短咨询双方的距离,促使来访者对咨询者的认同,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咨询关系。
某位心理咨询师童年曾被酗酒的父亲殴打,他了解自己还不能完全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明确规定自己不做治疗酒精依赖者的心理咨询,这体现了()。
A:咨询师对求助者太挑剔,不能平等的尊重每位求助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B:咨询师缺乏职业道德
C:咨询师的职业知识、技能、技巧还不够
D:咨询师有自知之明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中不包括()。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归纳与演绎
D:抽象与概括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A:社会促进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学习
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
A:社会性
B:经济性
C:繁衍性
D:激情性
婴儿基本上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是在()。
A:1岁半
B:2岁末
C:3岁末
D:4岁末
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是在人为控制的非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档案法
D:文献法
按"结构效度"的理论,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
A:身体健康水平
B:社会变迁
C:人口学因素
D:个性心理特征
以下哪些属于身段表情?()
A:得意时"手舞足蹈"
B:忧愁时"垂头丧气"
C:悔恨时"捶胸顿足"
D:沉痛时"肃立不语"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
A:分类标准
B: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C:结构的组成部分
D:社会属性的体现
求助者,女性,汉族,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自述:考入大学后,起初学习生活还比较适应,只是朋友较少,与人交往不多。一年半前与同寝室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却总想着这件事,感觉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为此,爱胡思乱想,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失眠多梦,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想尽快地摆脱这种现状,但就是摆脱不了,很痛苦,曾向父母和个别朋友诉说,并去校医院看医生,未见明显地改变。情绪变得急躁,精神总是感到紧张,常常因很小的事情就发脾气。后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迫切地要求能够解决问题。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的变故。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女,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对该案例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内感性不适
B:非真实感
C:内脏性幻觉
D:被洞悉感
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B: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他动物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C:通过人的行为功能实验,推论动物的心理现象
D: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
E:以上都不对
()不属于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
A: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B:B.提出R=f(s.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中间变量
C:C.提出R=f(S.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A为第三变量
D: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的条件反射是()。
A:工具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强化条件反射
D:动作条件反射
关于心理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是()。
A:每周1~2次
B:每周3~4次
C:每次50分钟
D:每次120分钟
情绪障碍的认识模型有()。
A: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
B:深层的正性自动想法
C:深层的负性自动想法
D:浅层功能失调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