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霍乱( )
HAV( )
脊髓灰质炎( )
HEV( )
轮状病毒( )
A: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
B: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
C:发病前9天至发病后8天
D: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E:病期中可连续排毒5~14天
患者男,30岁,农民,因“腹痛、腹泻15d”来诊。排粪4~8次/d,量多,暗红色,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发热,左下腹隐痛。粪常规:WBC(+),RBC(+++)。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菌痢
B:血吸虫病
C:弯曲菌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最常用的抗生素是()
A:甲硝唑
B:环丙沙星
C:头孢菌素
D:磺胺类
E:青霉素
疟疾发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 )
A:原虫血症的数量
B:机体的抵抗力
C:疟原虫的种类
D:是否是疫区患者
E:治疗的及时性
关于SARS的治疗,下面哪一项是
不正确
的( )
A: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应分开收治
B:急性期患者必须隔离
C:大部分患者需要氧疗
D:全程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者用大剂量
E:早期使用抗病毒药
患者男,28岁,已婚,因“低热、轻咳、全身皮疹2d”来诊。查体: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以胸部为主。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C:风疹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水痘
下述哪项不是有机磷中毒时的毒蕈碱样表现()
A: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
B:多汗
C:肌肉颤动
D:瞳孔缩小
E:心率减慢
老年人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革兰阴性杆菌
B:金葡菌
C:链球菌
D:厌氧菌
E:真菌
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 )
A: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腹痛、腹泻明显
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
E:脑脊液化验正常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重,黄疸较深,病程持续2周。
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是( )
A:水生植物
B:猪
C:人
D:扁卷螺
E:猕猴
关于华支睾吸虫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可被感染
B:引起胆囊炎
C:与胆管癌相关
D: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E:长期重复大量感染华支睾吸虫可致肝硬化
霍乱具有特征性的粪便性状是( )
细菌性肠炎的粪便性状是一( )
细菌性痢疾的粪便性状是( )
上消化道出血的粪便性状是( )
A:黄水样便、清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水样便
D:黏液脓血便
E:柏油样便
治疗恙虫病的特效药物为( )
A:四环素
B:罗红霉素
C:氯霉素
D:SMZ
E:诺氟沙星
弓形虫病
仅感染衰老红细胞的疟原虫是( )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不可
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中和抗体
B:血凝抑制抗体
C:补体结合抗体
D:特异性IgM抗体
E:Vi抗体
流脑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
E:密切接触直接传播
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常见的临床表现( )
A: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
B: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C:重症出现呼吸衰竭
D:早期出现休克
E:持续高热
患者男,30岁,因“高热伴皮疹3d”来诊。查体:T39~40℃,呈不规则热,乏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全身充血性皮疹,左腹股沟处可见一椭圆形焦痂,直径约6mm,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脾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恙虫病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炭疽
病历中关于"诊断"的书写,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诊断名称应确切,分清主次,顺序排列
B:主要疾病在前,次要疾病在后
C:并发症列于最后
D:初步诊断对于待查病例不用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E:诊断应尽可能地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部位和功能诊断
能引起脑型疟的疟原虫主要种类是().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恙虫病主要传染源( )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源( )
地方性斑疹伤寒传染源( )
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传播媒介( )
恙虫病主要传播媒介( )
A:鼠类
B:患者
C:家鼠
D:体虱
E:恙螨
常见的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种类有()
A:间日疟原虫(Pvivax)
B: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C: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D:卵形疟原虫(PovalE.
E:娄勒疟原虫(Pknowlesi)
患者男,42岁,因“间断低热、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6个月”来诊。伴盗汗、乏力,体重下降5kg;既往体健;存在双性性行为。查体:T37.5℃;右侧颈部淋巴结质韧,无触痛,移动度可,心、肺、腹未见异常。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A:HIV抗体
B:HIV-RNA
C:CD
4
+
T淋巴细胞
D:淋巴结活检
E:胸部影像学
F:痰抗酸染色
G:PPD试验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治疗应选择()
A:停药
B:更换抗生素
C:给予激素
D:继续目前治疗
E:淋巴结切除
F:化学治疗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病情反复的原因是(提示针对原发病治疗8周后,再次出现高热,颈部淋巴结缩小后再次增大。)()
A:淋巴瘤
B:抗生素耐药
C: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D:原发病控制不佳
E:治疗方案不正确
F:诊断错误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目前应给予的治疗是(提示痰抗酸染色(-),PPD试验(++),HIV抗体确诊(+),CDT淋巴细胞30/μl。胸部影像学检查正常。淋巴结活检:非干酪样肉芽肿改变。)()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复方磺胺甲恶唑
E:奈韦拉平
F:齐多夫定
G:拉米夫定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应考虑的疾病有(提示皮肤出现紫红色浸润或结节。)()
A:全身血管炎
B:药疹
C:卡波西肉瘤
D:结节病
E:过敏性紫癜
F:系统性红斑狼疮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 )
A:隐性感染
B:病原携带状态
C: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体被清除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主要储存宿主是野鼠
B:黄疸出血群毒力强,主要储存宿主是猪
C:钩体病主要传染源包括带菌动物和病人
D:病人可获得对同型及异型钩体的免疫力
E:黄疸出血群所致钩体病的临床分型多为感染中毒型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到2012年,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一、二、三类县的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培训,且接受过培训人员的比例达到().
A:85%以上
B:90%以上
C:95%以上
D:98%以上
首页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