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地榆的功效是凉血止血,();其中()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
在望舌过程中,应尽量延长患者伸舌的时间以全面准确的观察舌象。
肝穿刺的部位是();深度一般()
聚星障
汗证营卫不和证的出汗部位是()
A:遍身出汗
B:肩背出汗
C:手足出汗
D:头部出汗
E:颈部出汗
何谓脾主运化?脾主运化与气血、津液有何联系?
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治宜天台乌药散。
黄芪与白术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气陷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少气倦怠
B:四肢不温
C:头晕眼花
D:月经过多
E:内脏下垂
已知病毒中抵抗力最强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A:心肺
B:肺脾
C:肺肾
D:肺肝
E:心肝
妊娠病中,安胎之法主要是()
A:益气养血
B: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C:补肾健脾、调理气血
D: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E:健脾升阳
黏膜柱状结扎术适应于(),肛门收缩无力或肛门已松弛的直肠脱垂宜采用()
今天突然鼻衄,量多。近3日伴发热,口渴,烦躁,失眠,小便黄赤。检查见面赤,鼻黏膜红赤,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数。辨证属()
A:肺胃热盛熏鼻证
B:肝胆火热熏鼻证
C:肺胃郁热熏鼻证
D:心火犯鼻证
E:阴虚鼻窍失养证
患者,分娩后突然感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恶心呕吐,继而神昏,不省人事。应诊断为()
A:产后痉证
B:产后血晕
C:产后昏迷
D:产后郁证
E:产后子痫
可用治血虚的药物是()
A:龙眼肉
B:熟地黄
C:何首乌
D:鸡血藤
E:大枣
温经汤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0岁。主诉:反复胃脘疼痛10年,加重2日。病史: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年,近2日因饮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按和温熨,四肢倦怠,大便溏。体格检查:T36.8℃,R16次/min,BP122/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上腹部局限性轻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淡苔白,脉迟缓。血常规:WBC10.8×109/L,N0.79,L0.21,Hb96g/L。胃镜: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要求回答: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治法、主方、用药。
上焦包括的脏腑有()
A:心与肺
B:肺与脾
C:心与胆
D:脾与胃
E:心与肾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眩晕耳鸣
B:烘热汗出
C:心悸失眠
D:烦躁易怒
E:潮热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0岁,学生。患者3年前,于一次"感冒"后,出现面、睑浮肿,小便短少,腰痛,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后浮肿逐渐消退,自以为病已痊愈,未再作治疗。然从去年起又经常出现浮肿,下肢较为明显,经休息和服利尿药后,浮肿即消,故仍未重视。上月因劳累而浮肿又发,服药无好转,而来院诊治。患者现全身浮肿,下半身尤为显著,尿少,身倦无力,四肢不温,面白唇淡,腰膝酸软,且畏寒凉,食纳一般,大便尚调,舌质浅淡,舌体稍胖,舌苔薄白,脉象沉迟无力,小便化验:蛋白(++)。
酒渣鼻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位于第11肋游离端下际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大包
D:带脉
E:章门
根据Pauwel角的不同,股骨颈骨折一般可分为()和()2种。
脾不统血证以()和()为辨证要点。
熊胆具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的功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肢处于的位置()
A:内收
B:外展
C:内旋
D:外旋
E:缩短
疑有肋骨骨折时,临床的检查手法是挤压法。
以下不属于原发皮损的是()
A:结节
B:疱疹
C:瘢痕
D:风团
E:斑疹
从人体部位言阴阳属性:体表背部属(),体表腹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