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司法卷二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妨碍诉讼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必须经过人民法院院长批准的是:()
A:责令具结悔过
B:1000元以下罚款
C:拘留
D:训诫
下列情形中,
不属于
国家赔偿范围的是:()
A:某工作不久的警校毕业生在抓捕过程中违法使用手枪将张某打伤,后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交付执行
B:某法院对正在怀孕、涉嫌毒品犯罪的妇女判处死刑并已执行
C:李某因猥亵妇女被刑事羁押,后被法院二审判决有期徒刑3年,交付执行2年后,再审改判1年
D:方某因盗窃财物被逮捕,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判决交付执行。刑期执行满3年后再审发现方某犯罪时未满16周岁,撤销生效判决,改判其无罪并当庭释放
某证券经营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以欺诈客户为由,罚款20万元。该机构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维持。判决书6月10日送达该证券机构。该机构依法上诉,二审法院于6月26日收到上诉状,经审查后于9月5日作出并宣告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为对上诉人罚款5万元。二审判决书同年9月10日送达该证券机构。后该证券机构请求证监会退回其多交的15万元罚款,证监会一直未还。本案诉讼程序有无问题?
吕某在其丈夫的酒里下毒致使其丈夫中毒而亡,案发后公安机关抓获吕某,发现吕某疯疯癫癫,下列哪些事项属于鉴定结论类的证据?()
A:毒药的性能、名称和剂量
B:吕某患有精神病
C:吕某是否有外遇
D:吕某丈夫死亡原因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中,生效行政行为确定的其他权利承受人的申请时效是()。
A:1年
B:180天
C:90天
D:6个月
方某系刑事被告人李某的保证人。被告人李某被取保候审期间逃匿,方某明知李某藏匿地点,却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该地点。有关机关应当对方某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依照刑法规定追究方某的刑事责任
B:没收方某为李某缴纳的保证金
C: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李某进行逮捕
D:对李某的强制措施需要变更为逮捕,对李某先行拘留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设立国家赔偿委员会的人民法院包括()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屠某、沈某和证人朱某提出在侦查期间遭到非法取证,要求确认其审前供述或证言不具备证据能力。下列哪些情形下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排除上述证据?()
A:对沈某进行引诱,说"讲了就可以回去"
B:将屠某"大"字形吊铐在窗户的铁栏杆上,双脚离地
C:对沈某进行威胁,说"不讲就把你老婆一起抓进来"
D:对朱某进行威胁,说"不配合我们的工作就把你关进来"
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当由()决定。
A:检察长
B:上级公安机关
C:同级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
D:法院审判委员会
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 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关于甲的定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D: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制造、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A意图杀害B,于是用车将B撞倒,B倒在血泊中,A以为B已经死亡,于是将B带到一山上抛弃,结果B当时并未死亡。但B醒来后慢慢下山,结果不慎掉入悬崖被摔死。请问,A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被告人张某,男,30岁。张某因为急于结婚,向开饭馆的邻居李某借款3000元,口头约定一年为期。一年以后,经李多次催要,张起初总是以种种理由推脱,后来就咬定没有这笔欠款。一日,在李家饭馆双方为此笔债务发生口角以致动手,李被张殴打成重伤住院,他带来的一个朋友王某也在旁帮助打了李,为此,李先后花去医药费若干,饭馆也无法开张经营,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事后,张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逮捕,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拘留处罚。人民法院在对此案的一审审理过程中,因为被害人李某尚未出院,李妻遂以自己的名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张某赔偿以下损失:(1)李某的医疗费、住院费;(2)李妻因护理而误工的工资、奖金;(3)李某被伤导致全家担惊受怕的精神损失费;(4)李家饭馆无法正常营业达40天的经营"流水"(按照上月平均计算);(5)李家饭馆被砸坏的各种物品损失;(6)此前欠李某的债务3000元。共计人民币50000元。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
下列关于危害国防利益罪说法正确的是:()
A:庄某有车辆号牌收藏癖,他尤其喜欢收藏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于是他长年累月地偷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而且每次偷到手之后还将这些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装在自己车前面,到处耀武扬威,在社会上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庄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
B:杨氏家族的人发现如果自己的车挂的是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那么可以享受到各种普通车辆无法享有的特权,于是他们就伪造了很多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天天就用那些伪造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专用标志开车上路,杨氏家族成员的这些行为构成了伪造、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
C:虽然朱某明知他人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为他人生产、提供专用材料,但朱某不应该构成非法生产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
D:胡某是服装厂厂长,从小就痴迷于武装部队制式服装,于是有天就组织很多服装技工在自己的厂里生产了1000套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然后将这些服装卖到了全国各地。胡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
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
行政诉讼判决是在人民法院在()所作的决定。
A:诉讼程序中
B:执行程序中
C: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
D:审理过程中
地方行政规章
下列哪一选项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
C:甲给乙购买了机票请他到外地旅游,希望其乘机发生空难事故而死于非命,乙果真因空难死亡。
D:甲意欲乙死亡,扎一小稻草人,用开水浇、针刺小稻草人七七49天,企图将乙咒死。结果第50天,乙果然被车撞死。
刑法是研究()的科学。
A:刑事法律
B:刑法
C:犯罪
D: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在侦查阶段,对于在当地有特别影响的系列杀人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
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A: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损失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下列行为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是:()
A:甲利用自己在证监会工作的优势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的
B:乙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价格的方式进行证券交易,影响交易量的
C:丙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的
D:丁以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交易量的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哪几种形式()。
A:故意形式
B:过失形式
C:作为形式
D:不作为形式
下列情形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有()。
A:公民自己故意伪造罪证而被判刑的
B: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C: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国家赔偿侵权主体、赔偿责任主体、赔偿义务主体是一样的。
下列属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是()。
A:证人
B:附带民事诉讼原告
C:辩护人
D:鉴定人
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决定逮捕。
下列不是国家赔偿方式的是()。
A:赔礼道歉
B:支付赔偿金
C:恢复原状
D:返还财产
2006年3月,王某在一次抢劫过程中,因行人报案,被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当场抓获。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王某对被指控的抢劫罪一直予以否认。2006年6月15日,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并认为王某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遂直接决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2006年6月20日,法院存开庭审理过程中发现王某的行为应当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遂决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本案。本案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简易程序的适用?()
A:法院的级别
B:被告人的态度
C:应判决的刑罚
D:检察院的态度
国家赔偿义务主体()。
A:代为履行国家赔偿义务
B: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C:就是国家赔偿侵权主体
D:只能是司法机关
首页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