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药学高级职称
天麻药材原植物来源于()
A:兰科
B:姜科
C:五加科
D:毛茛科
E:天南星科
诸痛痒疮,皆属于()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与含有机酸的中药不宜同服的是()
A:维生素B
1
B:磺胺类及碱性西药
C:铝、镁、钙类药物
D:水杨酸类药物
E:四环素
脉来细小如线的脉象是()
A:涩脉
B:细脉
C:弱脉
D:虚脉
E:濡脉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五味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A:五味子酯甲
B:五味子素
C:五味子醇甲
D:新五味子素
E:苯甲酸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血脉
B:经络
C:腠理
D:三焦
E:血管
关于处方调配,
不正确
的操作是()
A: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
B: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
C: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D: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E: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下列药材若软化不当,切制时容易掉边的有:()
A:甘草
B:郁金
C:白芍
D:泽泻
E:桂枝
易于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A:风邪
B:暑邪
C:湿邪
D:燥邪
E:寒邪
易侵犯下部的病邪是()
A:风
B:暑
C:寒
D:湿
E:燥
置换价是指()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B:基质的重量与药物重量的比值
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D:基质的重量与同体积药物重量的比值
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在储存过程中影响中药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含水量
B:化学成分
C:中药的性质
D:细菌污染情况
E:储存温度
具有抗细菌毒素、抗腹泻的清热药是()
A:青蒿
B:黄连
C:鱼腥草
D:金银花
E:知母
下列生物碱能用气相色谱进行检识与鉴定的是()
A:麻黄碱
B:小檗碱
C:莨菪碱
D:烟碱
E:去甲基麻黄碱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善于治疗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
A:红藤
B:芦根
C:鱼腥草
D:蒲公英
E:桑叶
雄黄的常用量范围是()
A:3~9g
B:3~15g
C:1~2g
D:0.03~0.06g
E:0.05~0.1g
口服药品的制剂不得检出()
A:致病菌
B:真菌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E:沙门菌
下列关于摊晾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将中药放在日光下摊开即可
B:适用于芳香类药材
C:主要适用挥发油类药材
D:酸枣仁、苦杏仁可以用此法干燥
E:此法是借助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的
来源于豆科的药材是()
A:苏木
B:川木通
C:通草
D:大血藤
E:沉香
具有抗生育作用的药物是()
A:葛根
B:广藿香
C:秦艽
D:厚朴
E:雷公藤
丹参对心肌收缩的影响是()
A:抑制心肌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
C:对不同种属动物作用不同
D:对心肌收缩性没有影响
E:先抑制后兴奋
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A:抗休克
B:泻下
C:驱虫
D:促进红细胞生成
E:抗生育
人参须根上具有的细小疣状突起称为()
A:疙瘩丁
B:珍珠盘
C:珍珠疙瘩
D:珍珠须
E:疙瘩头
蛤蚧的气味是()
A:气腥,味淡
B:无臭,味微咸
C: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
D:气腥,味微咸
E:气清香,味苦
调节眼用溶液pH、减小药物刺激性的附加剂是()
A:氯化钠
B:磷酸盐缓冲液
C:硫柳汞
D:甲基纤维素
E:三氯叔丁醇
发酵品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
A:气味芳香,无酸败味
B:有霉味
C:曲块坚实
D:曲块表面布满黄白色霉衣
E:曲块内部有斑点
长于消乳痈的药物是()。
既息风止痉,又攻毒散结的药物是()
A:全蝎
B:蜈蚣
C:牛黄
D:地龙
E:天南星
西洋参在煎煮时应()
A:先煎
B:后下
C:冲服
D:烊化
E:另煎
栀子的应用()
A: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B:黄疸,热淋,血淋
C: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D: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E: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首页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