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儿内科学高级职称

诊断胃食管反流时,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为()
A:食管动力功能检查
B: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C:胃-食管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
D:B超检查
E:食管pH值动态监测
关于新生儿期的特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无特殊性
B: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C:脱离母体生存,所处环境变化不大
D:先天性畸形常在此期表现
E:分娩过程的感染不延续存在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
A:智能低下+惊厥
B:智能低下+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鼠尿臭
C:后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
D:智能低下+多发畸形
E:惊厥+多发畸形
患儿男,10个月,因“间断气促、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伴咳嗽20d”来诊。查体: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和中、小水泡音;心向左下扩大,心率快,心音低钝;肝大。ECG://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心扩大,左心扩大为著,左心室内膜回声增强,左心功能明显低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扩张型心肌病
B:肥厚型心肌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E:病毒性心肌炎
不会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是()
A:RAG-1基因突变
B:腺苷脱氨酶基因缺陷
C:RAG-2基因突变
D:γ﹣基因突变
E:Btk基因突变
男性,10岁。反复咳嗽2月余,以夜间明显,少痰。运动后加重。无流涕、鼻塞。曾用阿奇霉素及头孢呋辛无效。有婴儿湿疹史。咽部无殊。听诊两肺无啰音。合理的检查包括( )
A:血常规
B:PPD试验
C:胸片
D:肺功能
E:鼻窦CT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 )
A:水,盐代谢
B:蛋白质代谢
C:糖代谢
D:脂肪代谢
E:维生素代谢
患者女,35d,因“发热2d,拒奶、呕吐6h”来诊。查体:T39.7℃,P175次/min,R35次/min,BP70/30mmHg;体重5kg;意识清楚,反应好,精神差;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胀,肝肋下2cm,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张力好,CRT3s;拥抱反射(+)。SaO98%。实验室检查:Hb105g/L,WBC22.4×109/L,N0.90,PLT170×109/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鼻导管吸氧
B:使用抗生素
C:血细菌培养
D: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注射5~10min
E:尿常规检查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拟诊为()
A:化脓性脑膜炎
B:脓毒症
C:严重脓毒症
D:心功能不全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行抗生素治疗,错误的是()
A:选用组织穿透力强的抗生素
B:广谱,应覆盖可能致病微生物
C:第1h内静脉应用抗生素,然后采集标本送检微生物培养
D:48~72h后根据培养结果和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E:疗程7~10d
属于肌肉麻痹造成瘫痪的疾病有()
A:脊髓灰质炎
B:吉兰-巴雷综合征
C:脊髓炎
D:周期性瘫痪
E:严重低钾血症
确诊非典型苯丙酮尿症最重要的检查是( )
A:尿三氯化铁试验
B:血尿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C:苯丙氨酸耐量试验
D:尿喋呤分析
E: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男孩5岁。发热伴咳喘1周,体温38℃左右。X线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炎。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25%,嗜酸性粒细胞45%,近期有排蛔虫史,其诊断考虑()
A:哮喘型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肺炎
D:蛔蚴性肺炎
E:气管异物
以下各项错误的是( )
A:疱疹性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B:鹅口疮为白念珠菌感染
C:疱疹性咽峡炎为柯萨奇病毒感染
D:溃疡性口炎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
E:手、足、口病主要致病菌为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小儿时期白细胞分类有一重要特点,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的两次交叉,时间分别是()
A:4~6周和4~6个月
B:4~6天和4~6个月
C:4~6天和4~6岁
D:4~6周和4~6岁
E:4~6个月和4~6岁
常用的洗胃液有哪些()
A:温水
B:生理盐水
C:鞣酸
D:2%~5%的碳酸氢钠
E:1:5000的高锰酸钾
遗传性疾病分为( )
A:线粒体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病
E:酶缺陷病
2岁以下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时毛花苷C的饱和量为( )
A:O.02~O.03mg/kg
B:0.03~O.04mg/kg
C:O.3~O.4mg/kg
D:O.1~O.3mg/kg
E:O.O1~O.02mg/kg
慢性腹泻的病程在3个月以上。( )
胎龄29周的早产儿,出生体重1250g。生后3h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部X线片:双肺透亮度明显下降,可见颗粒网状影。即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但病情反复,一直到第42天仍机械通气。皮肤暗黄色。总胆红素120μmol/L,直接胆红素95μmol/L。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密度增高,局部有渗出。在病程第4周最需要做的检查包括()
A:血常规
B:颅脑CT
C:颅脑MRI
D:血清胆红素检查
E:血细菌培养
F:视网膜病检查
胃食管反流体位治疗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时,最好为前倾俯卧位,上身抬高30度。( )
十个月婴儿,3个月前因发热、惊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即停药,现头围47cm,前囟隆起,颅缝裂开,前额突出,两眼球向下呈落日征。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作出诊断,首选的检查为()
A:腰穿、脑脊液检查
B:硬脑膜下穿刺
C:侧脑室穿刺
D:头颅透光检查
E:颅脑CT检查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应考虑的诊断为()
A:硬脑膜下积液
B:慢性脑膜炎
C:脑脓肿
D:脑积水
E:脑室管膜炎
谷类食物与下列哪种食物混合食用,可提高其蛋白质生物价值()
A:鸡蛋
B:牛奶
C:鱼、虾
D:大豆
E:猪肉
早期鉴别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关节炎最重要的检查是()
A:骶髂关节MRI
B:骶髂关节CT
C:红细胞沉降率
D:腰椎X线片
E:HLA-B27
小儿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中不包括( )
A:感染
B:电解质紊乱
C:血栓形成
D:高血压脑病
E:低血容量
后天性弓形虫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
A:小头畸形
B:肝脾肿大
C:脑积水
D:淋巴结肿大
E:斑丘疹
下列哪项诊断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A:前囟饱满
B:反复惊厥
C:头围逐渐增大
D: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
E:脑脊液蛋白正常
6岁小儿,发热10天,伴右侧胸痛,刺激性咳嗽。查体:精神尚可,体温38.5℃,呼吸35次/min。右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胸片示右肺中部云雾状浸润影,右肺下部均匀致密阴影,肋膈角消失。血白细胞8×10/L,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48%,血沉45mm。结核菌素试验1:2000,硬结10mm×10mm,血冷凝集试验1:128。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脓胸
B:大叶性肺炎并发脓胸
C:结核性胸膜炎
D:腺病毒性肺炎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E:支原体肺炎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女,5岁。因发热、稀便4天后,昨晚发现右下肢不能行走。体温38℃,神志清,双下肢肌力右Ⅱ级,左Ⅰ级,跟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阴性,双下肢痛觉存在。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脊髓灰质炎
B:急性脊髓炎
C:病毒性脑炎
D:周围性麻痹
E: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确诊应做的首要检查是( )
A:血常规十血沉
B:脑脊液
C:血PH及血钾测定
D:尿抗原测定
E:粪病原检测及血清特异性抗体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的处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B: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C: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
D:瘫痪肢体置功能位
E:瘫痪静止后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药物
胸腔积液为渗出液的疾病有()
A:肺炎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结缔组织病
D:肾病综合征
E:膈下病变
导致小儿急性胃炎的应激因素有( )
A:休克
B:败血症
C:颅内损伤
D:严重烧伤
E:呼吸衰竭
1岁男孩,因左下肢不能站立5个月来就诊。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心肺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轻度肌萎缩,跟腱反射阳性,膝反射末引出,诊断为脊髓灰质炎。此病的临床经过应为()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B: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C: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后遗症期
D:潜伏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E: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