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 )
A:双抗体夹心法
B:竞争法
C:间接法
D:直接法
E:补体参与的结合法
24小时尿量超过多少为“多尿”()。
A:1.5L
B:2.0L
C:2.5L
D:3.0L
E:3.5L
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峰主要在()
A:α区位置上
B:β区位置上
C:γ区位置上
D:β-γ区位置上
E:以上都不是
肉毒梭菌感染主要引起()
A:胃肠炎
B:胆囊炎
C:食物中毒
D:腹泻
E:痢疾
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是()
A:骨髓涂片检查
B:骨髓细胞培养
C:外周血检查
D:血细胞基因检测
E:血细胞染色体分析
下列不是临床上常见的快生长分枝杆菌的是()
A:偶发分枝杆菌
B:溃疡分枝杆菌
C:龟分枝杆菌
D:海分枝杆菌
E:耻垢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菌体被染为蓝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的染色方法是()
A:美蓝染色
B:革兰染色
C:Albert染色
D:抗酸染色
E:Ncisser染色
关于结合胆红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凡登白试验中呈直接阳性反应
B:又称直接胆红素
C:与醛糖酸结合
D:为水溶性,能被肾小球滤过
E: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神经系统有毒性
SDA培养基的pH是()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E:6.0~7.0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 )
A:吉姆萨染色法
B:抗酸染色
C:革兰染色
D:镀银染色法
E:墨汁染色法
卟啉症
关于DC提呈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DC是重要的专职APC
B:FDC向B淋巴细胞提呈抗原-抗体复合物
C:DC提呈外源性抗原能力强
D:DC提呈内源性抗原能力强
E:朗格汉斯细胞是位于肠黏膜淋巴组织的APC
白假丝酵母菌鉴定的关键性试验是芽管和厚膜孢子试验。( )
唾液中的主要消化酶是()
A:凝乳酶
B:蛋白水解酶
C:肽酶
D:淀粉酶
E:溶菌酶
下列细菌中,用血清学诊断方法能确诊病人所患疾病的是( )
A:A群链球菌
B:布鲁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肺炎链球菌
IgSF成员的共同特点是( )
A:由同一染色体编码产生
B:分布范围相似
C:具有与Ig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一个或多个V样或C样结构域
D:具有相似的功能
E:识别的配体相同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一类物质,细胞因子检测对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检测细胞因子的意义不包括()
A: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B:作为特定疾病诊断指标
C:监测细胞因子临床治疗的应用
D: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E:监测疾病过程的活动程度
下列哪些与旋毛虫的致病程度有关( )
A:食入旋毛虫囊包的数
B:囊包的活力
C:侵入的部位
D:宿主对旋毛虫的免疫力
E:宿主的身高体重
下列微生物除哪一种外都可引起性传播疾病
A:钩端螺旋体
B:支原体
C:淋球菌
D:衣原体
E:梅毒螺旋体
哈夫尼亚菌属属条件致病菌,以下哪种感染较少有此菌引起。()
A:皮肤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泌尿道感染
D:败血症
E:小儿化脓性脑炎
转氨酶的辅酶含()
A:维生素B3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维生素PP
E:维生素C
临床上镰刀菌引起的感染通常不包括()
A:眼内炎
B:甲真菌病
C:皮肤感染
D:糖尿病
E:关节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立氏立克次体
D:康氏立克次体
E: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A:不需要乙酰CoA
B:中间产物是丙二酸单酰CoA
C:以NADH为还原剂
D:在线粒体内进行
E:最终产物为十碳以下脂肪酸
室间质评包括的内容有( )
A:客观比较某实验室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
B:外单位客观评价实验室的结果
C: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回顾性评价
D: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E:可起自我教育的作用
试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法原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正常妊娠晚期羊水量约为()。
A:200~300ml
B:300~400ml
C:400~600ml
D:600~800ml
E:800~1200ml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属于上述发病机制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G6PD缺乏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PNH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的菌属是()
A:埃希菌属和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
C: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D:耶尔森和普罗威登斯菌属
E:变形杆菌属和摩根菌属
哪项代表肿瘤坏死因子。()
A:IL
B:IFN
C:TNF
D:GF
E: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