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干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是()
A:SCF
B:TNF-β
C:IL
D:TGF-β
E:CS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周围血中早幼粒细胞原始细胞>50%
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周围血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呈现"干抽"
D:周围血出现较多异形淋巴细胞
E:周围血易见篮状细胞,淋巴细胞比例>80%
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患者女性,35岁。黄疸、贫血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5×10
9
/L,血小板120×10
9
/L,网织红细胞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实验室检查中与本病不符的是()
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B:血清结合珠蛋白升高
C:血涂片中出现幼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数升高
E:红细胞寿命缩短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A:肝功能
B:Coombs试验
C:CT
D:免疫球蛋白
E:抗核抗体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
B:尿胆原排泄增加
C: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E:红细胞寿命缩短
血液中缓冲碱(BB)是指血中一系列具有缓冲作用的碱的总和,除外()
A:血浆蛋白
B:血红蛋白
C:碳氧血红蛋白
D:HCO
E:HPO
当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何种情况下方能激活补体()
A:CH
1
的补体结合点暴露
B:CH
2
的补体结合点暴露
C:CH
3
的补体结合点暴露
D:借助抗原作桥梁
E:直接同补体结合
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
A:血浆NaHCO
3
含量原发性减少所致
B:血浆NaHCO
3
含量原发性增多所致
C:血浆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增高所致
D:血浆H
2
CO
3
浓度原发性下降所致
E:血浆NaHCO
3
与H2CO
3
同时增加所致
下列关于HDL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肝中合成
B: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
C:将外周组织的游离胆固醇转运到肝内处理
D:主要的载脂蛋白为ApoAl
E:LCAT通过转酯化反应将机体中的游离胆固醇转化成胆固醇酯
血清中存在哪种抗体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高,且妇女容易反复发生自然流产()
A:抗血小板抗体
B:抗磷脂抗体
C:抗子宫内膜抗体
D:嗜异性抗体
E:抗精子抗体
肝脏内糖代谢的主要形式与作用是()
A:进行糖酵解
B:对抗糖异生
C:提供合成的原料
D:分解磷酸戊糖
E:有氧氧化以供给能量
关于卵磷脂小体,错误的是()
A:圆形或卵圆形
B:大小均匀
C:折光性强
D:形似血小板
E:尿中可出现
战时特异性预防破伤风应注射()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外毒素
C:破伤风类毒素
D:破伤风死菌苗
E:破伤风活菌苗
OCV与RCV的关系是()
A:OCV>RCV
B:OCV<RCV
C:两者无关系
D:OCV=RCV
E:RCV=40CV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的发光底物为()
A:三联吡啶钌
B:AMPPD
C:4-MUP
D:鲁米诺
E:吖啶酯
下列哪一项试验不是蚕豆病的有关检验()
A:丙酮酸激酶荧光点法
B:氰化物一抗坏血酸试验
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D:硝基四氮唑蓝试验
E:G-6-PD荧光斑点法
制备毒素抗原选择()
A:100℃加温2~2.5小时
B:用0.3%~0.5%甲醛处理
C:56℃加热30分钟
D:-20℃反复冻融
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
A:(4~10)×10
9
/L
B:(5~12)×10
9
/L
C:(15~20)×10
9
/L
D:(20~25)×10
9
/L
E:(25~30)×10
9
/L
能释放组胺酶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百分率()
A:PCT
B:MPV
C:RET
D:MCHC
E:MONO%
下列收缩血管物质是()
A:乙酰胆碱
B:前列环素
C:激肽
D:血栓烷A
2
(TXA
2
)
E:NO
现在医生诊断治疗要靠影像、化验等检测数据。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医师与患者的相互交流大大减少,诊疗成为一种流水作业,医患关系表现出何种趋势()
A:"商业化"
B:"民主化"
C:"物化"
D:"技术化"
E:"多元化"
患者,男,50岁,低热,乏力,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肿大明显,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
9
/L,粒细胞占90%,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6%,嗜碱性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病人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大约1年后,病人因不明原因的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骨关节疼痛再次住院,经检查骨髓中原粒细胞≥20%,原粒+早幼粒≥30%,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A: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脾脏功能亢进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可见()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增高
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生物素化第一抗体为()
A:ABC
B:LAB
C:BAB
D:直接法BAS
E:间接法BAS
判断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检查是()
A:羊水葡萄糖测定
B:羊水胆红素测定
C:羊水淀粉酶测定
D:羊水糖醛酸半定量测定
E:羊水甲胎蛋白测定
高渗尿中红细胞多为()
A:皱缩红细胞
B:环形红细胞
C:影细胞
D:新月形红细胞
E:颗粒红细胞
封闭式采血法时,紫色的负压采血管常用于()
A:血液分析用
B:测红细胞沉降率
C:血清分离
D:血库用血
E:血凝用血
输血引起的枸橼酸酸中毒往往与患者哪类疾病有关()
A:心脏病
B:肺病
C:肝病
D:肾病
E:脾脏疾病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
A:补体
B:IgE
C:TNF
D:IL-10
E:IgD
关于荧光显微镜的滤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其作用分为隔热滤板、激发滤板及吸收滤板
B:隔热滤板能阻断红外线的透过而隔热
C:激光滤板能选择性地透过紫外线可见波长的光域以激发荧光色素
D:吸收滤板能阻断发射的荧光而使激发光透过
E:吸收滤光片代号有OG(橙黄色)和GG(淡绿黄色)两种
首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