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室性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乳头肌断裂
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
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
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
D: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
E: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
固有心率是指()。
A:白天的平均心率
B:夜间的平均心率
C:24小时的平均心率
D: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
E:24小时最慢的心率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过程中可出现()。
A: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B:ST段水平型下移
C:ST段下斜型下移
D:ST段上斜型下移
E:ST段回复至基线
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节律匀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B: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
C:可见房室分离现象
D: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
E:可见逆传P′波时,RP′间期常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A: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B: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
C:心肌的局限性肥厚
D:二尖瓣曲线呈城墙样改变
E:左心室对称性肥厚
患者男性,12岁,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如图3-5-2所示,应考虑为()。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左心室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双侧心室肥大
患者男性,56岁,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近3月胸闷,查心电图如图3-3-7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C:心肌缺血
D:陈旧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
E:急性侧壁心肌梗死
预激综合征患者伴发心房颤动时可选用的药物是()。
A:毛花苷丙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
E:腺苷
以下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除外()。
A: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房室分离现象
B:有助于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
C:可准确地测定QT间期离散度
D:可精确地测量Q波的深度
E:可准确地测量P波离散度
心电图V
3
~V
5
导联出现ST段弓背抬高0.3mV,Ⅱ、Ⅲ、aVF、V
1
~V
2
导联ST段下移0.1~0.2mV,5分钟后再次检查发现ST段回复至基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超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缺血
C:早期复极综合征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心包炎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是()。
A:2相折返
B:0相折返
C:触发活动
D:自律性增高
E:3相折返
预激综合征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窦性心律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B:PJ间期常>0.27s
C: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QRS波群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D:食管心房调搏通常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62岁,突发胸痛、呼吸困难6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Q波时限>0.03s,V
3R
~V
5R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冠状动脉造影最可能的表现为()。
A:左前降支闭塞
B:左回旋支闭塞
C:左主干闭塞
D:右冠状动脉闭塞
E: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闭塞
患者男性,35岁,因胸痛、咳嗽2天就诊,急查心电图如图3-4-4所示。心肌坏死标志物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少许心包积液,临床诊断为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最具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aVR导联ST段下移,其他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C:电交替
D:QRS波群低电压
E:T波倒置
患者男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其中有3个单发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在V
1
导联呈rsR′型,联律间期不等,无类代偿间歇。如果V
1
~V
6
导联均无RS波,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期前收缩心电图中的代偿间歇是指()。
A:窦性PP间距
B:RR间距
C:期前收缩与其前主导心搏之间的间距
D:期前收缩与其后主导心搏之间的间距
E:异位心搏之间的间距
患者男性,37岁,偶发心悸。心电图如图3-8-1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B:窦性停搏
C:窦性心律不齐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使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可表现为()。
A:PR间期延长,QT间期不变
B:PR间期不变,QT间期延长
C: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D:PR间期不变,QT间期不变
E:PR间期缩短,QT间期缩短
患者男性,57岁,冠心病,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服用胺碘酮治疗,心电图如图3-6-5所示,应考虑为()。
A:低钾血症
B:低钙血症
C:洋地黄效应
D:胺碘酮作用
E:洋地黄中毒
CK可以检测的最小坏死心肌是()。
A:0.003g
B:0.02g
C:0.2g
D:2.0g
E:20g
患者女性,76岁。因胸骨有压迫感伴冷汗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3-12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
不正确
的是()。
A:窦性心律
B:心电轴左偏
C: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
D: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E:ST-T异常为继发性改变
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A:QT间期延长
B:胸前导联宽大的直立T波
C:胸前导联宽而深的倒置T波
D:胸前导联U波显著
E: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如图3-10-2(图中ESO为食管心电图)所示,该心动过速的类型是()。
A:房性心动过速
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关于正常人PR段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PR段常呈等电位
B:正常人PR段亦可向P波相反方向偏移
C:抬高通常<0.05mV
D:压低通常<0.08mV
E:心率加快不会引起PR段偏移
膜内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这段时期()。
A:有效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心室易损期
E:反应期
心电图检查常见的干扰是()。
A:心电图机内部噪声
B:基线漂移、肌肉震颤
C:导联线折断、电极接触不良
D:交流电干扰、电磁场干扰、静电干扰
E:以上都是
患者男性,15岁,心悸发作3小时就诊,记录到心电图如图3-12-4所示,应诊断为()。
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心房颤动合并束支阻滞
E: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一过性细胞内K
+
外流形成1相,代表()。
A:心肌除极
B:心肌快速复极初期
C:心肌缓慢复极期
D:心肌快速复极末期
E:心肌静息期
关于正常婴幼儿心电图特征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aVR导联R波常>0.5mV
B:Ⅰ导联R波振幅较低
C:V
1
导联R/S比值>1
D:V
5
、V
6
导联S波较深
E:额面QRS心电轴常<+10°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