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病理学技术

DNA复性是指()
A: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B: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C:DNA形成超螺旋
D:DNA分子超螺旋解开
E:磷酸二酯键断裂
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
A:PFK-1
B:HK
C:PK
D:GK
E:磷酸甘油酸激酶
消耗ATP使酶蛋白磷酸化()
A:酶原激活作用
B:别构调节作用
C:共价修饰调节
D:同工酶的作用
E:酶含量的调节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
A: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B:上皮下驼峰样沉积物
C:系膜区沉积物
D:内皮下、致密层和上皮下沉积物
E:上皮下沉积物伴基膜增厚
血肿()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呼吸道出血
酶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辅助因子
B:酶蛋白
C:金属离子
D:底物
E:别构剂
连接DNA双链中单链缺口两个末端的酶是()
A:单链DNA结合蛋白
B:DNA连接酶
C:polα和polδ
D:polγ
E:解链酶
一般不用于痰和宫颈涂片的染色法是()
A: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B:瑞氏(Wright)染色法
C: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
D:刚果红染色法
E:迈-格-吉(MGG)染色法
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氧化钠()
A:特别适用于固定脂肪组织和组织化学染色
B:有脱水作用,对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固定好
C:适用于光镜和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D:免疫组织化学最常用,对组织穿透性好,组织收缩小
E:渗透性强,固定效果好,用于细胞涂片等固定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依据是()
A: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B:多肽链中氨基酸间借肽键相连
C: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有吸收
D: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E: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位于胸腔上纵隔内的是()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垂体
E:胸腺
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
A:补充蛋氨酸
B:生成腺嘌呤核苷
C:合成四氢叶酸
D:合成同型半胱氨酸
E:提供甲基
苯丙酮酸尿症()
A:酪氨酸酶缺乏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
C: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
D:胆碱酯酶不可逆性抑制
E:巯基酶不可逆性抑制
下列有关HRP的描述,错误的是()
A:ICC染色最为常用的醇
B:特异底物为AS-MX
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
D: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
E:最适pH5~5.5
McBurney点的位置为()
A: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E: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侧中、外1/3交点处
某一代谢物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来调节酶的活性()
A:酶原激活作用
B:别构调节作用
C:共价修饰调节
D:同工酶的作用
E:酶含量的调节
黄色脂肪组织多见于()
A:真皮的网状层
B:黄韧带
C:皮下组织
D:肌腱
E:淋巴结
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阻遏因子或调节蛋白结合位点()
A:CAP结合位点
B:调节基因
C:启动基因
D:操纵基因
E:结构基因
检查嗜铬细胞宜用()
A:Bouin液固定
B:Zenker液固定
C:Orth液固定
D:Carnoy液固定
E:Rossman液固定
疑似印戒细胞癌组织可选用下列哪种染色方法明确其黏液性质()
A:马休黄猩红蓝染色法
B:Schiff阿尔辛蓝地衣红染色法
C:过碘酸希夫染色法
D:Jurgens甲基紫染色法
E:刚果红染色法
用于碱性磷酸酶的染色法是()
A:Gomori钙钴法
B:Berry硝酸铅法
C: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
D: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
E:Snell-Garrett胆碱铜法
给实验兔灌胃一次不超过()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形成周围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的是()
A:小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星形胶质细胞
D:卫星细胞
E:施万细胞
心肌中富含的LDH同工酶是()
A:LDH1
B:LDH2
C:LDH3
D:LDH4
E:LDH5
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成像效果最佳的是()
A:目镜×1物镜×100
B:目镜×2物镜×40
C:目镜×4物镜×20
D:目镜×10物镜×10
E:目镜×25物镜×4
关于真核生物翻译的特点正确的是()
A:翻译与转录耦联进行
B:mRNA的半衰期短且不稳定
C:单链mRNA决定一种以上的多肽链
D:起始氨基酰-tRNA甲酰化
E:只有一种释放因子识别所有的终止密码
1分子β羟丁酸彻底氧化为CO和HO生成多少分子ATP()
A:20.5
B:22.5
C:24.5
D:26.5
E:29.5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
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
CSA方法是()
A:是在ABC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B:是在S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C:是在PA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D:是在L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E:是在B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