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挤橡工
橡皮拉力试验时,拉伸速度应在()±50毫米/分范围内。
A:100;
B:150;
C:250;
D:300。
在低温下塑炼,橡胶发生机械降解,但没有氧的存在机械降解是很难实现的。
丁基橡胶的硫化体系有硫磺或含硫化合物,对醌二肟和()三种。
模芯端部与模套承线区起端的距离称()。
氯丁橡胶的炼胶容量,要比天然橡胶少()时,方可正常操作。(开炼机混炼)
挤橡机各部温度由机身至机头再至模口应()。
A:逐段增高;
B:逐段降低;
C:各段一样;
D:先升后降。
硬脂酸锌在橡皮配方中的用量为()份。
A:0.3~0.5;
B:1~2;
C:5~8;
D:10~12。
用开炼机混炼氯丁橡胶时,温度高容易出现焦烧和()等毛病。
在加工过程中,防治橡料焦烧(先期硫化)的材料,统称为防焦剂,又称()。
通用型氯丁橡胶一般贮存期不宜超过()个月。
什么是橡皮老化?有哪几种老化类型?
橡皮加速老化后的伸长率()老化前的伸长率,则其老化性能最好。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远小于。
氯化聚乙烯橡胶的耐油性、弹性比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好。
配合剂中的陶土作为()。
A:活化剂;
B:防焦剂;
C:补强剂;
D:抗静电剂。
氧化锌在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中的用量为()份。
A:0.2~0.5;
B:1~2;
C:3~4;
D:5~10。
什么是压延效应?其原因是什么?
影响材料绝缘电阻系数的因素有哪几个?
连续硫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橡皮拉力试验应在()℃温度下进行。
A:15±5;
B:25±5;
C:30±5;
D:35±5。
影响密炼机塑炼的因素有哪些?
在开炼机混炼丁基胶,前辊温度控制在40~45℃,后辊温度应控制在()。
A:35~40℃;
B:40~45℃;
C:45~50℃;
D:55~60℃。
试述乙丙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滑石粉在橡胶中主要起()作用。
A:补强;
B:增容;
C:防老化;
D:增塑。
促进剂M在配方中常配以活化剂氧化锌和()。
氧化锌是最常用的硫化剂,因其极易混入橡胶材料中,且其分散性特别好。
防老剂MB用作铜抑制剂,可以减弱橡皮中()对铜线的作用。
A:硫化剂;
B:促进剂;
C:软化剂;
D:补强剂。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在乳液中聚合而得的共聚物。
A:苯;
B:苯乙烯;
C:二甲苯;
D:异丁烯。
橡皮通过硬度测定可以表明硫化程度,也可以表明配比的正确与否。
促进剂NA-22与()并用,可改善耐焦烧性能。
TMTD在橡料中作促进剂时,用量为()份。
A:0.1~0.2;
B:0.3~0.5;
C:1~2;
D:3~4。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