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全主任

某车间为迎接安全检查,用经汽油浸泡过的拖把拖地。中间休息时,因一工人在现场吸烟引发火灾。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领导失职
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物的不安全状态
下列粉尘中,()属于无机粉尘。
A:烟草尘
B:滑石粉
C:亚麻尘
D:骨粉
在进行伤亡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时,须按GB6441—86,对下述伤害因素()加以分析。
A:受伤部位和性质
B:致害物和起因物
C:伤害方式
D:不安全状态
E:不安全行为
按能量大小与释放速度的组合形式中,破坏最小的是()
A:高能-低速型
B:低能-中速型
C:低能-低速型
D:低能-高速型
目标管理是()创立的,1954年,他在《管理实践》中首先使用了“目标管理”的概念,接着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A:美国的泰勒
B:法国的法约
C:美国的梅奥
D:美国的杜拉克
危险控制系统理论实质上是接受了()的概念而发展起来的。
A:控制论的正反馈
B:控制论的负反馈
C:系统论的封闭原理
D:系统论的控制原理
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按其法律效力可分为()。
A:基础性标准
B:选择性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专业性标准
E:强制性标准
所谓职业适应性就是指人所应有的为胜任某项职业(或职务)所必需的()。
A:工作经验
B:知识文化基础
C:生理心理特性
D:B和C
就电气装置而言,额定电压()以上的为高压装置。
A:250V
B:500V
C:1000V
D:2000V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有那些。 
不同的法律对同一违法行为都作了规定,应该执行哪个法律的规定的问题称为()。
A:法律选定
B:法律竞合
C:竞合选定
D:选定竞合
国务院于196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包括了()等内容。
A: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
B:关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C:关于安全生产教育
D:关于安全生产定期检查
E:关于伤亡事故处理
危险严重度是由最终发生的()的程度所定义的最坏潜在后果的定性评价。
A:伤害
B:职业病
C:设备财产损失
D: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E:对环境危害
改善单调性作业的措施有()。
A:充实操作内容
B:建立中间目标
C:实行色彩的调节
D:实行作业的标准化
E:实行确认制
焊接作用中,焊药分解,金属蒸发()。
A:只形成烟气,没有粉尘
B:只形成粉尘,没有烟气
C:无粉尘、烟气
D:会形成烟尘
根据危险点可能造成伤害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将危险点的危险性等级分为()级。
A:2
B:3
C:4
D:5
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具有()等特点。
A: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集体财产
B:具有强制性
C:具有多层次性
D:具有稳定性和不变性
E: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因此,它既有政策性,又有科学技术性
在实行“三级教育”时,只要符合“()”条件都必须进行教育培训。
A:企业搬迁到新厂房
B:新调动工种的从业人员
C:引进了新设备
D:新入厂的从业人员
E: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情况
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物危害()。
A:工业毒物的危害
B:低温危害
C:酸、碱等腐蚀性危害
D:易燃易爆物质的灼伤、火灾和爆炸危害
用于噪声评价和噪声控制的最常用的声学参数是()。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冷凝回收法适用于回收()的有机溶剂蒸气。
以下()属于伤亡事故间接原因。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C: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D:使用不安全设备
公共建筑物、厂房、库房的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个。
A:2
B:3
C:4
D:1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诸方面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重大。
A:设备安全
B:安全管理
C:安全技术
D:安全措施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强度大为减弱。
A:反射声
B:直达声
C:机械噪声
D:电磁噪声
已脱离粉尘作业的职工检查间隔可根据接触粉尘性质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尘肺患者复查周期一般()/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据GB3787-83规定,Ⅰ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Ⅱ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Ⅲ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兆欧。
A:1;2;7
B:2;7;1
C:7;2;1
D:1;7;2
简述设备的安全检查的定义。
消除和预防设备、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有()。
A:减弱
B: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
C:距离防护
D:教育培训
E:屏蔽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