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综合指数编制应注意的问题有()。
A:综合指数需要根据全面资料编制
B:客观选择同度量因素和权数
C:将总量指标中的同度量因素固定
D:指数的分子、分母包括的范围必须一致
E:可以借此进行因素分析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活动。()
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统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A:数据的采集方法
B:数据的整理方法
C:数据的分析方法
D:数据的推算方法
E:数据的预测方法
已知201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如表4-1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 计算两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可采用的平均指标有()。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企业的资产总计中,非流动资产可分为()。
A:长期股权投资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E:其他非流动资产
变量数列中的某项标志值是零时,则无法计算()。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变异指标
D:调和平均数
在变量数列中,影响平均数大小的是次数本身。()
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该证书的制订部门是()。
A:统计部门
B:质监部门
C:质检部门
D:技术监督部门
按照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奖金统计的是()。
A:自然科学奖
B:劳动竞赛奖
C:国家星火奖
D:科技进步奖
在抽样推断中,事先能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代表性误差
B:系统性误差
C:登记误差
D:随机误差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具体包括()等三个部分。
A: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B: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
C: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D: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当社会环境的因素及对企业的影响,可以用统计指标近似地反映,那么测定该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可以采用()。
A:量化模型法
B:指标分析法
C:经验判断法
D:层次分析法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市近5年企业数
D: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E:某商场2005年~2013年商品销售额
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研究某企业职工情况,则“工龄”为()。
A:品质标志
B:不变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一个法人单位是由多个产业活动单位构成的。()
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A:0.9747%
B:0.9645%
C:0.9573%
D:0.6827%
在基本单位统计中,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可以任意挑选一个名称填写。()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前两个层次,具备企业条件的生产经营组织属于企业,第三产业后两个层次的基层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
企业经营成果的含义是什么?其实物量和价值量有哪些内容?
工业增加值等于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在住宿业中,从业人员在10人~100人、营业收入在100万元~2000万元间的企业属于微型企业。()
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决策效果较多的表现为()。
A:以货币单位表现的生产价值
B:以货币单位表现的经济价格
C:以货币单位表现的生产价格
D:以货币单位表现的经济价值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
下列属于资料的核实内容的是()。
A:真实性
B:准确性
C:贴切性
D:时效性
E:完整性
全面调查的一种方式是政府统计部门按照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逐级布置,直到调查对象,再自下而上逐级上报。()
资料的使用需要进行选择,选择要求包括()。
A:选择容易搜集、整理的资料
B:选择最能说明情况、阐明观点的资料
C: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
D:选择时效性高的资料
E: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资料
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债务数额的大小
C:偿还期长短
D:负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