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引起猩红热、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A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病奈瑟菌
对干化学法测定尿胆原,没有干扰作用的物质是()
A:胆色素原
B:吲哚
C:胆红素
D:葡萄糖
E:吩噻嗪类
T细胞表面分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其表面分子包括:CD2、CD3、CD4、CD5、CD7、CD8、TCR,以及一些协同信号分子等。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T淋巴细胞上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花环的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0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T淋巴细胞上的抗原识别受体为()
A:CD2
B:CD3
C:CD4
D:CD8
E:TCR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信号传递是通过()
A:CD3
B:CD4
C:CD5
D:CD7
E:CD16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可用于鉴定Th/TDTH细胞的抗原是()
A:CD2
B:CD3
C:CD4
D:CD7
E:CD8
目的在于考察候选方法的特异性的实验是()
A:重复性实验
B:回收实验
C:干扰实验
D:方法比较实验
E:预实验
下列为目前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最常用的检验项目是()
A:羊水淀粉酶测定
B:羊水甲胎蛋白测定
C: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
D:羊水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E:羊水卵磷脂测定
主要用于未染色的活菌的检查是()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不包括
()
A:中毒颗粒
B:空泡
C:Dǒhle小体
D:染色质小体
E:退行性变
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理化特征,以下正确的是()
A:血性脑脊液,蛋白增高
B:浑浊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C:透明脑脊液,氯化物增高
D:透明或微浑浊,氯化物降低
E:透明脑脊液,葡萄糖降低
胞内异常不可能出现于红细胞的是()
A:Russel小体
B:Cabot环
C:Howell-Jolly小体
D:嗜碱性点彩
E:变性珠蛋白小体
患者,女,2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体温37~38℃。半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体格检查:体温37.5℃,面部红斑呈蝶状。实验室检查:ANA、抗dsDNA和抗Sm均阳性,诊断:SLE。患者全身免疫状态属于()
A:免疫防御过高
B:免疫监视低下
C:免疫自稳失调
D:免疫耐受增强
E:免疫防御低下
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素为()
A:溶血毒素
B:坏死毒素
C:肠毒素
D:细胞毒素
E:卵磷脂酶
放射免疫分析的优点
不包括
()
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B:重复性好
C:标本及试剂用量少
D:安全,无毒,试剂易保存
E: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
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与细菌营养无关的成分是()
A:蛋白胨
B:血液
C:葡萄糖
D:牛肉膏
E:琼脂
不能体现HCG临床价值的是()
A:早期妊娠诊断
B:子宫肌瘤诊断
C:异位妊娠诊断
D:流产诊断与监测
E:滋养细胞疾病诊断
副霍乱患者可出现()
A:乳凝块状便
B:胨状便
C:白陶土样便
D:脓便
E:米泔样便
少量饮酒可致轻度升高的是()
A:LDL-C
B:HDL-C
C:C.Lp
D:CETP
E:VLDL-C
微丝蚴检查留取标本的时间为()
A:睡觉前
B:早晨
C:正午
D:随时
E:晚上10时至次晨2时
用于蛋白尿分型的是()
A:本-周蛋白
B:β-微球蛋白
C:微量清蛋白
D:尿液蛋白电泳
E:T-H蛋白
患者女性,33岁。多尿、夜尿、乏力、腰痛一年,有重金属接触史。血压145/90mmHg,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肾上皮细胞管型(+)。尿蛋白电泳示小分子蛋白为主,尿蛋白测定,T-H蛋白(+),β微球蛋白(+),血钾3.3mmol/L,血钙1.6mmol/L。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A:肾结核
B:慢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肾结石
一般染色体基因突变或连锁分析采用()
A:脱落细胞标本DNA
B:骨髓细胞标本DNA
C:外周血有核细胞DNA
D:绒毛膜或羊水DNA
E:口腔黏膜DNA
患者,男性,60岁,肺炎,伴有胸腔积液,疑发展为心力衰竭。胸腔积液检查结果为:蛋白质18g/L,细胞数50×10
6
/L,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少见中性粒细胞。渗出性积液中蛋白质含量可为()。
A:<10g/L
B:<20g/L
C:<25g/L
D:>25g/L
E:>30g/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表现为()
A:MCV正常,RDW增高
B:MCV增大,RDW正常
C:MCV减少,RDW增高
D:MCV、RDW均正常
E:MCV、RDW均增高
AL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照含量多少顺序为()
A:肝脏>心脏>肾脏>骨骼肌
B: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
C: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脏
D:肝脏>骨骼肌>心脏>肾脏
E:肾脏>肝脏>心脏>骨骼肌
广泛用于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及立克次体种别鉴定的方法是()
A:DFA
B:IFA
C:ELISA
D:MA
E:IHA
能引起猩红热的是()
A:化脓性链球菌
B:轮状病毒
C:风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菌落外观柔软、光滑、湿润、似奶酪样,显微镜下可见假菌丝,这样的真菌菌落是()
A:双相型菌落
B:真菌菌落
C:丝状菌落
D:酵母型菌落
E:类酵母型菌落
溶原性转换是指()
A:细菌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
B: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发生重组
C: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F质粒转入受体菌体内
D:受体菌通过噬菌体接受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而发生基因改变
E:受体菌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而重组
与检测单位使用的质量管理、临床实验方法总分析误差的评估有关的是()
A:EP6-A和EP7-A
B:EP9-A2和EP10-A2
C:EP11-A和EP12-A
D:EP14-A和EP15-A
E:EP18-A和EP21-A以上是NCCIJS公布的方法学评价文件
患者,女,56岁。乳腺癌术后3年,胸骨疼痛2个月。血清E为1968.45μg/L。选择乳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志()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PSA
关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网织红细胞增高,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B:再障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常低于0.5%
C: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可达20%
D:贫血患者治疗时网织红细胞未见升高,表示骨髓功能减低或衰竭
E: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不作为贫血疗效的观察指标
首页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