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在细菌性痢疾中____________菌群感染临床表现多较重;____________菌群感染多较轻;____________菌群感染易转化为慢性。
重症水痘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严重并发症。
5个月女孩,因发热3天,呕吐2天伴惊厥2次就诊。平时体健,已接种卡介苗,否认有结核接触史。

第1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脑电图
D:头颅CT
E:脑脊液

第2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头颅CT显示有硬膜下积液,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痢疾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3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选择()
A:红霉素+丁胺卡那
B:万古霉素
C:青霉素+氨苄西林
D:氯霉素
E:利福平

第4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脑脊液结果是蛋白略增加,余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热惊厥
B:病毒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5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菌痢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6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查体中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克氏征
B:巴氏征
C:腹壁反射
D:握持反射
E:前囟膨隆

第7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菌痢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8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头颅CT显示有硬膜下积液,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痢疾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9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选择()
A:红霉素+丁胺卡那
B:万古霉素
C:青霉素+氨苄西林
D:氯霉素
E:利福平

第10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脑脊液结果是蛋白略增加,余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热惊厥
B:病毒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第11题,共11个问题
(单选题)查体中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克氏征
B:巴氏征
C:腹壁反射
D:握持反射
E:前囟膨隆
患者女,19岁,学生,因“腹泻4d”于5月6日来诊。4d前开始腹泻,稀粪,色黄,2d后出现阵发性腹绞痛,继而腹泻加重,4~6次/d,伴发热、恶心、呕吐。查体:T38.4℃,P120次/min,R21次/min,BP90/60mmHg;面色潮红;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应紧急采取的救治措施包括(提示入院后约每小时腹泻1次,粪仍为血水样,量多。查体:T39℃,P125次/min,R23次/min,BP80/55mmHg。)()
A:使用抗生素
B:纠正酸中毒
C:肌内注射阿托品
D:物理降温
E:吸氧
F:静脉滴注奥美拉唑
G:使用地塞米松
H:快速补液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B:所有免疫反应都对机体有益
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
班氏丝虫病晚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等。这些临床表现主要由下列哪种因素所导致( )
A:继发感染
B:淋巴系统肉芽肿
C:淋巴系统增生阻塞
D:淋巴系统炎症细胞浸润
E:淋巴系统水肿

李×,男,52岁,因反复腹痛、腹泻2年,再发7天,于2001年8月12日下午4时入院。
患者自述于1999年7月因受凉后出现腹泻,约10次/天。初为稀便,后为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畏寒、发热,体温39℃,伴腹痛,阵发性,便后可缓解,服“磺胺药”治疗2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而自行停药。此后常间断出现腹痛、腹泻,服“痢特灵”及“氟哌酸”后可缓解,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再度出现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无效而入院诊治。发病以来精神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否认其他传染病史。
体查:体温37.0℃,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明显失水体征,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大便常规:粘液便,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血常规:血色素130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请述本例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如何进行治疗?
患者,女性,25岁,5年前曾患颈淋巴结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弛张热,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触及边缘,WBC11×10/L,分类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
A:败血症
B:伤寒
C: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D:急性白血病
E:急性胆道感染
脊髓灰质炎分型中最多见的是( )
A:无症状型
B:混合型
C:顿挫型
D:瘫痪型
E:无瘫痪型
至2004年底全球活着的HIV感染者约有( )
A:1000万
B:3000万
C:4000万
D:5000万
E:7000万
流感病毒中哪型传染力最强( )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戊型
对某食品制售人员进行便培养,发现其为带菌者后,暂时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需达到下述哪项指标方可恢复工作( )
A:完全痊愈后
B:血象恢复正常
C:血清抗体检测阳性
D:大便性状正常
E:纤维肠镜检查正常
H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A:反转录酶无校正功能导致的随机变异
B: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
C:病毒DNA与宿主DNA之间的基因重组
D:药物选择压力
E:病毒的抵抗力强
女,40岁,干部,突起畏寒、寒战、高热6小时,呼吸急促、烦躁不安2小时入院。体查:体温40.8℃,血压94/83mmHg,神志清楚,四肢厥冷,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该患者应立即进行下列处理,除外()
A:先补平衡盐液
B:继之或同时另一路补低分子右旋糖酐
C:特殊情况下可给予输血浆或白蛋白
D:明显酸中毒时补5%碳酸氢钠
E:20%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利尿
以下各个选项中,不是避免蚊虫叮咬方法的是().
A:口服预防药物
B:擦涂趋避剂
C:使用蚊帐
D:穿长裤和长袖衣服,减少暴露
白喉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男,32岁,已婚,因畏寒发热半月,于2005年9月8日入院。
半月前因“感冒”后,开始出现畏寒,发热,但无寒战,发热不规则,每日体温波动在37~39℃之间,偶有少量出汗,伴有右下胸疼痛,曾用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治疗,但无缓解。病后食欲减退,日益消瘦,大便稀,1~2/天,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否认胃病,肝炎、肺结核病史。
查体:体温38.5℃,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5/75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重病容,消瘦,皮肤无失水及皮疹。巩膜无黄染,五官无特殊,颈软,胸部对称,心界不大,心音规则,无杂音。肺清晰,腹平软。肝于右肋下3cm,剑突下5cm,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肝区有叩击痛,右肋间隙无水肿或压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四肢无特殊。
血常规:血色素132g/L,白细胞17.3×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14,嗜酸性粒细胞0.16。尿常规:正常。粪常规:黄稀,镜检:白细胞O~2/HP。胸部透视:心肺正常: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功能检查:正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你考虑哪种疾病可能性大,请说明理由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如何进一步诊断?治疗原则是什么?
下列与乙肝慢性化有关的是()
A:DNA病毒
B:病毒产生前S蛋白
C: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D:病毒反复感染
E:血清中存在anti-HBe
患儿男,2岁,因“发热、咳嗽4d”来诊。10d前随父母到上海,4d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d前体温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急诊肌内注射退热药后左下肢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针刺有反应,左侧膝跳反射减弱。血常规:RBC5.2×1012/L,WBC5.8×109/L,N0.58,PLT183×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脊髓灰质炎
D: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E:急性脑梗死
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 )
A:水样腹泻
B:黄疸
C:腹痛
D:乏力
E:发热
肋壳钉螺多孳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而光壳钉螺孳生则多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等处,两种钉螺在流行区散在分布,没有聚集性。
下列关于风疹,正确的是( )
A:风疹传染源为病人,出疹前后传染性最强
B:风疹病人病后有较持久免疫力
C:风疹病毒主要侵犯上呼吸道黏膜,并可发展为病毒血症
D:我国人群中大多数人对风疹病毒易感,多数呈隐性感染
E:风疹病毒可经胎盘致胎儿感染,但无明显致畸作用
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
A: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B:终生免疫
C:无免疫力
D:有交叉免疫
E:以上均不对
男,18岁,8月份起病,急性腹泻水样便,2小时内达10多次,呕吐2次,无发热,无腹痛与里急后重。体格检查:P130次/分,BP60/30mmHg,神志淡漠,眼眶下陷。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霍乱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伤寒、副伤寒
D:急性菌痢
E:急性肠胃炎
关于蛲虫病哪项是错误的( )
A:人蛲虫寄生于盲肠
B:蛲虫卵可在肛门附近孵化,并可造成逆行感染
C: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
D:产出的虫卵,经两周即发育为含杆状蚴感染性虫卵
E:粪检阳性率很低
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此时应做的进一步检查是(入院第2天患者仍然高热、呕吐,并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查体: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A: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找致病菌
B:脑脊液墨汁染色找病原菌
C:脑电图检查明确病因
D:PPD试验
E:脑脊液涂片经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
F:脑血流图
G:脑脊液查找结核杆菌抗体
有利于细菌在组织间隙扩散的因子是()
A:M蛋白
B:脂壁酸
C:红疹毒素
D:透明质酸酶
E:0及S溶血素
人工被动免疫是通过注射下列哪些物质而获得( )
A:抗毒素
B:胎盘球蛋白
C:丙种球蛋白
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灭活疫苗
人无形体病的传播媒介是()
A:软蜱
B:硬蜱
C:体虱
D:鼠蚤
E:鼠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