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病人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是( )
A:人格变化
B:意志变化
C:情绪变化
D:认知功能变化
E:以上都不是
当发现患者有某一精神症状时,你应该继续询问以下哪些情况()
A: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持续时间和内容,最好让患者举例
B:症状出现时患者的意识状态,能否认识自身及周围环境
C:要求患者解释症状产生的原因
D:症状出现有无昼轻夜重之特点
E:症状出现时患者的情绪与行为反应
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及观察患者与家属的交流,可以分析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劣( )
描述“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心情
C:热情
D:心境
E:应激
以下有关愤怒管理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接受自己的情绪找到不需要生气的理由
B:生气骂人有伤身体,所以要压抑怒气,生闷气
C: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
D: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调整自身的观念,以面对怒气
以下哪些情况下心理学诊断方法会有所帮助( )
A:需要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
B:需要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时
C:需要确定疾病的症状维度、治疗反应时
D:需要确定疾病的病因时
E:需要了解认知功能状况时
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自杀,平均20秒左右有1人死于自杀。( )
关于心力憔悴,
不正确
的描述是( )
A:与工作有关
B:情绪枯竭
C:个人成就感高
D:人格解体
E:A和B
谵妄的关键性精神病理改变是( )
A:记忆力下降
B:意识清晰程度的下降
C:感知觉障碍
D:情绪障碍
E:思维障碍
有关情绪的发生理论中沙赫特认为()
A:情绪的发生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B:情绪的发生关键取决于环境因素
C:情绪的发生关键取决于个性因素
D:情绪的发生关键取决于生理唤醒
E:认知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对情绪发生的影响无主次之分
确诊痴呆的主要依据是()
A:缓慢出现以智能障碍、人格改变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的临床表现
B:智力测验智商小于70分
C:有典型的家族史
D:CT或MRI有器质性改变
E:有先天的病因
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的特点为( )
A: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
B: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
C:医生和病人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
D:患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E:是目前推崇的医患关系模式
一旦罹患慢性疾病除医疗协助外,还要训练患者自我照顾并改善生活型态。
酒精戒断反应哪项论述
不正确
( )
A:一般在停饮后48小时左右出现震颤谵妄,72~96小时到达极期
B: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出现癫痫发作,多为大发作
C:少数病人的单纯戒断反应可有短暂的幻觉、妄想
D:震颤谵妄者一般没有生命危险
E:酒精性幻觉的特点多表现为生动、持续性的幻觉
关于药物依赖或称药物成瘾,指长期反复服用某种药物后,个体对药物产生()
A:精神依赖
B:药物耐受性增加
C:精神依赖和药物耐受性增加
D:躯体依赖
E:精神和躯体的依赖
在进行深呼吸法治疗时,应当保持站立姿势,通过鼻孔呼吸,两腿舒适分开。
()情结的产生是因为对男孩而言,母亲成为性器官期里比多满足的第一个外部对象。
A:恋母弑父
B:俄狄浦斯
C:恋父弑母
D:伊莱克特拉
患者男,52岁,已婚,平素体健。近2个月来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上班没有精神,不愿出门会朋友,和家人交流少,整日卧于床上,但却无法入睡,认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好像内脏空荡荡的没有感觉,检查发现对答切题,但是语速慢,反应迟钝,常识、记忆力尚好。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躁狂症
D:焦虑症
E:癔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B:行为治疗
C:催眠治疗
D:一般心理治疗
E:心脏内科治疗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需要与之相鉴别的疾病是()
A:心脏病
B:脑炎
C:脑血管意外
D:精神分裂症
E:抑郁症
Cushing综合征说法错误的是
A:肾上腺皮质醇分泌不足引起
B:抑郁症状多见
C: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
D:可出现嗜睡状态
E:四肢无力或萎缩、震颤和痉挛发作
“职业厌倦症”产生的原因()。
A:长期的工作压力
B:人的欲望
C:对工作缺乏兴趣
D:疾病
比较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有时却浑身困乏、记忆力下降的理论是()
A:体力节律理论
B:情绪节律理论
C:智力节律理论
D:人体生物钟理论
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哪些?
以下哪种人格特征的人具有暗示性高的特点,可在治疗时利用( )
A:偏执人格
B:强迫人格
C:冲动人格
D:癔症样人格
E:焦虑型人格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是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组织()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制的跨国家、跨文化并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普适性量表。
19世纪()对18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作了研究,并把它当作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A:艾森克
B:沃尔普
C:弗洛伊德
D:托马斯
患者男性,30岁。近半年来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人在屋里放了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讲话,常听见有人在议论如何对付他但又看不到人,街上的陌生人对他也心怀恶意,因而表现闷闷不乐,闭门不出,写信到公安局请求保护。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分裂症
B:偏执型分裂症
C:单纯型分裂症
D:偏执性精神病
E:紧张型分裂症
应对方式直接指向应激源,通过应对以降低烦恼并维持一个适当的内部状态,称为( )
A:问题集中性应对
B:情绪集中性应对
C:自我防御机制
D:应激性生活事件
E:日常生活困扰
一名22岁的男性大学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家属询问:他的弟弟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有多高()
A:2%
B:5%
C:10%
D:20%
E:30%
请问以下关于A型性格对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影响途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拥有A型性格特质者,其社会支持较好
B:拥有A型性格特质者,有较多不利健康的行为
C:A型性格特质者有较多压力狀态,容易导致疾病
某病人走进病房时听见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真实声音),同时耳边突然听见“杀了他,杀了他”,患者感到极度恐惧,慌忙逃离病房。奇怪的是,时钟声音消失后,耳边反复出现的声音也随之消失。这种症状可能为()
A:反射性幻觉
B:思维回响
C:功能性幻听
D:听错觉
E:读心症
首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