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施工技术规范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
A:1%
B:1.5%
C:2%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细骨料每()m3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应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A:200
B:400
C:600
D:800
顶推法施工中,预应力砼等截面连续梁的高跨比为()。
A:1/25—1/35
B:1/14—1/21
C:1/12—1/16
一般隧道开挖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A:盾构法
B:沉管法
C:明挖法
D:钻爆法
为了保证水下砼的质量,灌注桩混凝土的粗骨料宜选择5-31.5mm级配良好的碎石,水灰比在控制在0.45之间,坍落度控制在()cm以内,首盘混凝土可将坍落度控制在20-22cm,以防钢筋笼浮笼。
A:14~16
B:16~18
C:18~20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允许误差()。
A:3mm
B:1mm
C:5mm
水下砼导管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倍。
A:1.5
B:2
C:2.5
桥涵基坑底面不得置于()地层上。
A:软硬不均
B:软土层
C:全风化层
审图时,计算桥梁各结构位置高程时应()
A:从上到下
B:从下到上
C:从小里程到大里程
D:从大里程到小里程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m。
A:1
B:1.1
C:1.2
路基顶面表层的整修,补填的土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mm。
A:100
B:150
C:80
D:50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后,经检测发现有夹层、断桩现象时,需经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
在工地拼合钢桩,不符合规定的是()。
A:接头焊接完毕应冷却1min后方可锤击
B:不能进行对称焊接
C:焊接应用多层焊,接头应错开,焊渣应清除
连续梁的合拢段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施工区段的划分、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以及流水施工的组织等属于()的主要内容。
A:施工方案的选择
B: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C:管理的措施
D:资源配置的方案
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贯彻()的方针。
A:安全第一,保证质量
B:实效第一,保证安全
C:质量第一,注重实效
D:保护测量设备,保证自身安全
当设计无规定时,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钢筋直径的()倍,且不宜小于()。
砼的初入量应满足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得小于()。
A:1m
B:2m
C:3m
现浇梁采用钢管支架时检算应考虑的荷载有哪些?
预制箱梁架设落梁时,应采用测力千斤顶作为临时支点,在保证每支点反力与4个支点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后再进行支座灌浆。
当立柱放在承台上时,一般还需计算承台的()
A:受压
B:局部抗压
C:抗剪
D:抗弯
下列有关隧道工程开挖方法选择描述正确的是()
A:级围岩且有渗水或股水时选用双侧壁导坑法
B:全断面法适用于双线隧道Ⅱ、Ⅲ级围岩隧道
C:双线隧道Ⅲ级围岩并伴有有渗水或股水可选用台阶法
D:全断面法适用于有股水双线隧道Ⅰ、Ⅱ级围岩
E:便桥设计及施工中需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对于河面宽度<10m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前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
现浇混凝土施工时,框架涵的涵长允许偏差范围是()。
A:+100,-50mm
B:+50,-100mm
C:+50mm
连续梁合拢段应该在一天中的()时候快速、连续浇筑。
A:气温最高
B:气温最低
C:夜间
围圈砼由上而下逐层浇筑,分层高度以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顶层高度宜为2m,以下每层高()。
A:0.5~1.0m
B:1~1.5m
C:1.5~2.0m
钻孔桩施工采用回转法或冲击法钻孔时,需设置()系统,应在计划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时一并考虑。
梁柱式支架基础底部地基承载力较差时,首先选用()处理方式
A:打桩基
B:加强基础配筋
C:换填
D:强夯
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应按规定进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业主单位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的预施应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两端钢丝回缩量之和不得大于()mm。
A:6
B:8
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