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维生素B12缺乏的实验室检测有:()
A: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B:尿卟啉测定
C:甲基丙二酸测定
D:Schilling试验
E:组氨酸负荷试验
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B:外伤、异体组织移植
C: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
D:肿瘤、免疫接种、感染
E:外伤、肿瘤、免疫接种
下列哪些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
A:血管收缩反应
B:促凝物质释放反应
C:激活血小板
D:激活凝血途径
E:局部血液粘度下降

男性,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上肢穿刺部位有淤血斑。Hb90g/L,WBC3.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者烦躁不安,不宜选用()
A:东莨菪碱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扑尔敏(氯苯那敏)
E:异丙嗪
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
A:M1
B:M3
C:M4
D:ALL
E:CML
苏丹黑B(SB)染色阳性,NAP染色活性减低,应考虑()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未分化白血病
血小板仪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
A:ADP,ATP
B:5—羟色胺和钙离子
C: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
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凝血酶致敏蛋白(TSP)
E: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
巴氏消毒法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A:物理干扰
B:化学干扰
C:电离干扰
D:背景干扰
E:电路干扰
影响血凝仪检测的因素有()
A:样本和试剂预温
B:样本溶血或脂血
C:加试剂的一致性
D:使用免疫比浊法
E:气泡产生
病毒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
A:病毒毒力较低
B:宿主抵抗力强
C: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
D:病毒不侵入血流
E:病毒抗原性稳定
无菌动物
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样品探针主要作用是()
A:提高分析精度
B:防止试剂干扰
C:防止交叉污染
D:提高反应速度
E:提高加样速度
钩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皮炎
B:肺炎
C:贫血
D:柏油样便
E:腹泻
酶免疫技术中的酶结合物是指()
A:酶标记抗原
B:酶标记抗体
C:酶标记抗原或抗体
D: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E:酶与底物的结合
简述恰当选药的基本原则。 
一男性接受器官移植的最适器官供者可能是()
A:父母双亲
B:同卵双生兄弟
C:同胞姐妹
D:无关个体
E:类似配型个体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 )
可使二尖瓣狭窄杂音增强的因素是()
A:Valsalva动作
B:左侧卧位
C:深吸气
D:卧位到迅速站立
E:坐位前倾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有误的是()
A: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C: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
E:可称为次级淋巴器官
不能促使PLG变为PL的物质是( )
A:UK、SK 
B:Ⅻa 
C:t-PA 
D:u-PA 
E:PAI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
A: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
B:双核粒细胞
C:粒细胞巨幼样变
D:粒细胞核右移
E:粒细胞分叶过少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无核仁、核膜、无细胞器、无染色体。( )
运动失语症表现为()
A:看不懂文字
B:听不懂别人谈话
C:与发音有关的肌肉麻痹
D:不能用语词来口头表达
E:以上都不对
下列关于苯妥英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有效
B:常用量时血浆浓度个体差异较小
C: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
D:对神经元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
E: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25℃培养时形态学的显著特征是出现()
A:芽孢
B:菌毛
C:周鞭毛
D:荚膜
E:迂回体
从革兰染色及形态排列上看,不动杆菌属细菌与下列哪种菌相似( )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淋病奈瑟菌
E:产单核李斯特菌
下列不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机制的是()
A:产生大量或过量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水解灭活
B:细菌产生大量的PABA
C: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细菌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
E:细菌缺少自溶酶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病人的平均血糖水平()
A:8周
B:6周
C:5周
D:2周
E:3周
结核杆菌所致疾病最常见的是()
A:肾结核
B:肺结核
C:肠结核
D:淋巴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