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贫铁食品是()。
A:蛋类
B:鱼类
C:动物内脏
D:牛奶
E:肉类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A:核实诊断
B: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
C: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D: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E:以上均是
对于服从二项分布的率或百分比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可考虑进行()。
A:对数变换
B:平方根变换
C: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D:倒数变换
E:u变换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主要指标有()。
A:灵敏度
B:x2值
C:此值比的95%信区间
D:人年发病率
E:比值比
应使用专用内诊镜的病人是()。
A:对开放性结核病病人
B:对乙型肝炎病人
C:对艾滋病病人
D:以上三种病人均需要
E:以上三种病人均不需要
患者,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体温在38.3~39.4℃之间,食欲减退,伴腹胀,有黏液性稀便,每日2~3次,查体:T39.2℃,BP128/87mmHg,P125次/min,肝肋下2cm,脾1cm,化验:WBC3×109/L,中性55%,淋巴细胞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

第1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X线检查见膈下有游离气体,体检:右下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此时应做哪项处理()。
A:绝对卧床休息
B:禁食
C:镇静
D:立即手术
E:抗感染治疗
F:止疼药物对症处理

第2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入院1周后突发生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时应先做下列哪项检查()。
A:腹部X线摄片
B:B超
C:血常规
D:腹部CT
E:腹腔穿刺
F:血培养

第3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伤寒与副伤寒,下列哪项正确()。
A:起病急,开始以高热为表现
B:肥达反应在病程的第2~3周阳性率最高
C:病程的第2~4周传染性最强
D: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共同的菌体抗原
E: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共同的鞭毛抗原患
F:再燃时症状加重

第4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如某地区可能存在伤寒患者暴发,控制疫性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
A:停止供水
B:对饮用水迅速采取过量氯消毒
C:加强饮用水的净化
D:迅速切断污染源
E:隔离伤寒患者

第5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经手术及积极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此时仍有可能出现肠道严重并发症是因为()。
A:食欲开始好转,饮食活动未予适当限制
B:抗生素停用过早,细菌再度繁殖
C:肠道病变溃疡尚未完全愈合
D:久病体弱,抗体形成不足
E:可能与用药有关

第6题,共7个问题
(单选题)肥达反应结果:“O”1∶320,“H”l∶8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40,应考虑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第7题,共7个问题
(多选题)进一步确诊应进行何检查()。
A:粪便血吸虫毛蚴孵化
B:骨髓培养
C:血涂片查疟原虫
D:血培养
E:肥达反应
F:大便培养
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适宜的指标()。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误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肺癌()。
A:戒烟
B:限酒
C:治理环境污染
D:A+B
E:A+B+C
关于统计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A:表示相互独立指标数值大小可用百分构成图
B: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形图
C: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D: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E:以上都不对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A:药物因素
B:机体因素
C:给药方法
D:药物相互作用
E:误用药物
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渐畏寒、高热、身痛、腰背肌肉痛,球结膜充血,蛋白尿(+++),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小,病程第5天起咳嗽咯血不断,气促,喉中痰声噜噜,心率110次/分,口唇青紫。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早期
D:大叶性肺炎
E: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高血压病人不应从事的运动为()。
A:慢跑
B:举重
C:游泳
D:骑车
E:广播操
当抽取无限多个样本时,无限个样本均数的均数()。
A: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σ
B:与总体均数相差一个S
C:等于总体均数
D:非常接近于总体标准差
E:等于95%的面积
欲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1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属于()。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
传染病垂直传播的途径是()。
A: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B:胎盘传播、注射传播
C:血液传播,经口传播
D: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
E:上行性传播、机械传播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特征的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意分布
生态学研究的种类有()。
A:探索性研究
B:多群组比较研究
C:时间趋势研究
D:混和研究
E:横断面研究
某地肺癌高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当地学校立即邀请公共卫生医师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方面的讲座,如何拒绝吸烟为()。
A:制定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以下哪些是初治肺结核()。
A: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B:慢性排菌者
C:正进行标准化治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
D: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E:不规则化疗已满3个月的患者
传染病三级预防中的二级预防又称为()。
A:病因预防
B:初级预防
C: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D:伤残预防
E:以上均不是
标准误是指()。
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我国在何时何地首先发现大批艾滋病感染者,标志着艾滋病流行进入局部流行期()。
A:1981年,广东
B:1981年,云南
C:1985年,广东
D:1989年,云南
E:1985年,广西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新生儿增加
B:计划免疫
C: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应急接种
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选择了10万名孕妇,随机分为服用叶酸的实验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追踪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这种研究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队列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些疾病的病原体可以从粪便中排出()。
A:霍乱
B:甲型肝炎
C:伤寒
D:肠阿米巴病
E:急性脊髓灰质炎
不属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特点的是()。
A:防治工作由专科医院的内科负责
B:防治工作通过三级医疗保健网来实现
C:防治对象包括患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
D:防治工作由防疫、防病部门和医疗、康复部门共同完成
E:有社区疾病的监测系统和评价计划,以保证不断修改与完善社区防治规划
卫生统计工作中的统计资料主要的来源有()。
A:统计报表
B:定量资料
C:经常性工作资料
D:专题调查或实验
E:分类资料
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A:|r|越大,散点图越集中
B:|r|越小,散点图越集中
C:r为负值时,散点图越集中
D:r为正值时,散点图越集中
E:以上均不对
我国提出要“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含义是()。
A:患病率控制在≤0.1/万
B:患病率控制在1/万
C:5年平均发现率控制≤0.5/10万
D:5年平均发现率控制≤0.1/10万
E:以县(市)为单位计算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