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钩端螺旋体可接种于()
A:改良的Kelly培养基
B:Kothof培养基
C:EPV琼脂
D:庆大霉素琼脂
E:Skirrow琼脂
可将生物活性物质导向靶细胞特定部位的是()
A:抗体融合蛋白
B:双特异性抗体
C:人源化抗体
D:小分子抗体
E:抗体库技术
VISA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
A:2~4μg/ml
B:2~8μg/ml
C:4~8μg/ml
D:8~16μg/ml
E:8~32μg/ml
免疫电泳时,如抗原含量越多则()
A:沉淀线越接近抗体槽、沉淀线越粗
B:沉淀线越接近抗体槽、沉淀线越细
C:沉淀线离抗体槽越远、沉淀线越粗
D:沉淀线离抗体槽越远、沉淀线越细
E:无变化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是()
A:50L
B:80L
C:100L
D:180L
E:300L
不含核酸的病原体()
A:缺损病毒
B:卫星病毒
C:噬菌体
D:病毒
E:朊粒
输血后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不包括
()
A:发热、寒战
B:低血压、休克
C: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D:血红蛋白尿、肾衰
E:皮肤潮红、瘙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特征性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为()
A:清蛋白↓↓,α
1
↑,α
2
↑↑,不定β-γ↑
B:清蛋白↓↓,α
1
N↓,α
2
N↓,β-γ↑
C:清蛋白↓,α
1
↑,α
2
↑,β,γN↑
D:在β~γ区带间出现M蛋白区带
E:清蛋白↓↓,α
1
↑↓,α
2
,β,γ↑
在杂交瘤技术中,免疫小鼠应优先选用何种品系的小鼠()
A:NZW小鼠
B:Balb/c小鼠
C:NZB小鼠
D:C57BL/6小鼠
E:NZX小鼠
感染下列哪种病毒后,细胞病变特点为在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森林脑炎病毒
某实验室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T20032302-T-361进行定量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从获得的大量数据计算出检测尿素(μmol/L)的均值为6.45、标准差(s)为0.44,变异系数(CV%)为7%。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A:6.45
B:0.44
C:7%
D:0.88
E:14%
关于NK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NK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临床上将CD3-CD16CD56
+
淋巴细胞认为是NK细胞
C:NK细胞无须抗原刺激,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D:NK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要受到MHC的限制
E:NK细胞在外周血中占10%~15%
关于尿1h细胞排泄率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排泄率显著增高
B:标本收集时须控制过量饮水
C:应留取3h尿液
D:临床意义类似于Addis计数
E:标本收集必须加入甲醛防腐
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蚊
B:恙螨
C:蜱
D:乳鼠
E:猪
尿β
2
-微球蛋白()
A: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B:肾小球滤膜屏障功能检查
C: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D: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检查
E:肾小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
重度核左移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杆状核中性粒细胞的比值()
A:>1%
B:>5%
C:>10%
D:>15%
E:>25%
男性患者,27岁。因反复鼻出血,发热5天前来就诊。血常规:WBC3.0×10
9
/L,RBC2.5×10
12
/L,PLT68×10
9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幼稚细胞>80%,多数细胞胞浆中含有Auer小体。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检查中对该病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Ph染色体检测
D:细菌培养
E:抗血小板抗体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所谓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
A:原始细胞的胞质中有空泡
B:幼稚细胞胞质中有空泡
C:幼稚细胞胞核中有裂孔
D:核分裂象细胞与成熟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E:原始幼稚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的诊断是()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列叙述不是红细胞生成的影响因素的是()
A:铁
B:维生素B
12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钙
E:叶酸
心包积液呈草黄色,常见于()
A:尿毒症
B:阿米巴脓肿破溃
C:曲霉菌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溶血性黄疸
在制备培养基时,常需用比色管法,比色来调整pH值,而制标准比色管时常用哪种缓冲液()
A:巴比妥缓冲液
B:硼酸缓冲液
C:磷酸盐缓冲液
D:Tris盐酸缓冲液
E:醋酸-醋酸盐缓冲液
由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病原体结合后启动的激活过程为()
A:经典途径
B:替代途径
C:共同通路
D:MBL途径
E:外源途径
下列较多出现t(8;14)特异性畸形核型的是()
A:AML-M1
B:AML-M2
C:AML-M3
D:AML-M7
E:Burkitt淋巴瘤
可引起二次菌血症的肠道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伤寒沙门菌
D:痢疾志贺菌
E:副溶血弧菌
囊虫病患者体内升高最显著的抗体是()
A:IgG抗体
B:IgG4抗体
C:IgE抗体
D:IgM抗体
E:循环抗原
库施曼螺旋体引起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肺放线菌病
C:结核病
D:支气管扩张
E:卡氏肺孢虫病
下有关尿液管型,错误的是()
A: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
B: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C:脂肪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
D:蜡样管型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E:颗粒管型主要见于肾实质性病变
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哪项叙述
不正确
()
A: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集
B:先用单层纱布过滤,8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标本
C:上清液用于生化和免疫检测
D:沉淀物只用于细胞学检查
E:沉淀物用于显微镜检查
单个补体成分含量测定()
A:CP-CH50测定
B:免疫溶血法
C:免疫化学法
D:补体结合试验
E:补体受体测定
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
A: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B: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C: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
D:测定结果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E:测定结果的特异性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
A:中性粒细胞出现杆状核比例增高
B:中性粒细胞出现细胞核位置偏右
C:中性粒细胞出现5叶核以上的细胞比例增高大于3%
D:中性粒细胞出现大量幼稚细胞
E:中性粒胞浆出现包涵体
首页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