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心血管内科高级职称
女性,34岁。患风心,二尖瓣双病变,慢性心房颤动7年.曾反复心力衰竭住院3次。长期服用地高辛和利尿剂。近2周感冒,咳嗽不能平卧,3天来恶心、呕吐来急诊。体检:半卧位,颈静脉充盈。心率80次/min,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两肺有细湿啰音。肝肋下两指,肝颈返流征阳性。宫底脐下一指。心电图示心房颤动,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清钾3mmol/L,妇产科会诊为妊娠4个月。病人的紧急处理应是()
A:停用洋地黄,补充钾
B: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C:补充钾盐
D:停用洋地黄,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异搏停)
E:临时心脏起搏下补充钾盐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自体瓣膜性心内膜炎超声检查的最典型表现是( )
A:瓣叶增厚
B:瓣膜上有赘生物
C: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
D:室间隔脓肿
E:瓣叶穿孔、粘连
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 )
A:突然发生、突然终止
B:心率通常超过150次/分
C:第一心音强度不等
D:心律十分匀齐
E: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血浆肾素活性而降压的药物为()
A:呋噻米
B:普萘洛尔
C:甲基多巴
D:巯甲丙脯酸
E:硝苯地平
心血管神经症的体征有( )
A:第一心音亢进
B: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C:可闻及早搏
D:血压偏高
E:以上均不对
患者男,47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痛,心电图检查。如果静息和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缺损,则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为期前收缩。静息时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缺损。)
A:心肌梗死
B:心力衰竭
C:心肌病
D:冠心病可逆性心肌缺血
E:心肌炎
男性,65岁,2~3年来劳累时心慌气短,有时夜间憋醒,咳嗽。1年来腹胀,胃堵,尿少,浮肿。一直服用速尿与地高辛治疗,1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心悸,纳差。查体,血压130/80mmHg(17.3/10.7kPa)。心界扩大,心尖区舒张期雷鸣样杂音与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68次/min,期前收缩,二联律,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3cm,脾未及,双下肢浮肿。该病例治疗措施是()
A:继续上述治疗,加用静点利多卡因
B:继续上述治疗,加用倍他乐克
C:停用洋地黄,补充钾盐
D:继续使用洋地黄,停利尿剂
E:继续上述治疗,加强抗感染
下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中正确的是()
A:早期应用
B:小剂量,长程治疗
C:加用小剂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发挥协同杀菌作用
D:急性者应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治疗
E:亚急性者采用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链球菌的抗生素
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
A:长PP间期可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B: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成倍数关系
C:P-R间期逐渐延长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
D:长心动间期中不出现P波
E:长PP间期后常由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率
男性,28岁。因心悸气急5年被诊断为风心病。最近1周症状加重,不能平卧来急诊。体检:颈静脉充盈,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3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并有收缩期杂音Ⅲ级。两肺底有细湿啰音,下肢稍肿。在综合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处理效果最佳()
A:利尿剂
B:抗生素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洋地黄类强心药
E:钙离子拮抗剂
男,20岁,发现高血压2~3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尿蛋白++,尿素氮28.6mmol/L,肌酐442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病
B:高血压危象
C:急进性高血压病
D:嗜铬细胞瘤
E:肾性高血压
缺少下列哪项就不能诊断恶性高血压( )
A:中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B:DBP>12.9kPa(130mmHg)
C:重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D:眼底可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
E:眼底无乳头水肿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Ⅰ、Ⅱ、aVF、V3~V4导联ST段下斜0.05~0.10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诊断()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
D:房性心动过速
E:交界性心动过速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女性,50岁,患糖尿病10余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B超显示膀胱扩大,尿潴留,其原因应考虑()
A: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B: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C: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D:糖尿病肾病
E: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4相自动缓慢除极
B:属于慢反应细胞
C: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Na负载
D:没有明显的1相和2相
E:是自律细胞
渗出性心包炎的阳性体征有哪些?
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第三天突然大汗、胸闷及血压下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对患者目前的诊断,不考虑()
A:心脏游离壁破裂
B:室间隔穿孔
C:再梗死或梗死延展
D:Dressier综合征
E:乳头肌断裂
动脉导管一般在一岁内因废用而闭塞,如一岁半后仍未闭塞,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第1题,共1个问题
(配伍题)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
快速房颤( )
二尖瓣腱索断裂( )
ARF时可出现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有()
A:代谢性酸中毒
B:高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钾血症
E:高磷血症
典型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不包括
()
A: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
B:通常累及正常心瓣膜
C:以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常见
D:主要侵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E: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度Ⅰ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
A:P-R间期逐次延长加漏搏
B:有心室漏搏
C:P-P间期逐次延长
D:R-R时距逐次缩短
E:P波与QRS波群无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特点
不包括
()
A:斑块破裂
B:血栓形成
C:稳定型心绞痛
D:远端小血管栓塞
E:休息胸痛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室壁菲薄,不宜做心内膜心肌活检
男,66岁,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情绪激动后突发胸闷、气短,伴大汗和呕吐。2小时后到达急诊室,血压170/105mmHg,心率108次/分,心电图V~V导联ST段抬高,入院即刻采血,肌钙蛋白测定阴性。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8年。 处置
不正确
的是( )
A:重复测定肌钙蛋白,等结果回来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
B:直接送CCU溶栓或者导管室行直接PTCA治疗
C:立即嚼服阿司匹林
D:心功能稳定后应口服B受体阻滞剂
E:如果血容量允许,可适量给予利尿剂
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并发肾脏损害时高血压患病率达___________。
心房颤动时的心房率为( )
A:100~180次/分
B:180~220次/分
C:250~350次/分
D:600~800次/分
E:350~600次/分
下列哪项符合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A:P-P间期及R-R间期均不等
B:相邻的P-P间期进行性缩短
C:受阻P波前的一个P-R间期延长
D:最常见的传导比例为4:2
E: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P-P间期的两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是( )
A:距胸痛出现时间超过6小时
B:年龄超过70岁
C:有糖尿病史
D:颅内出血
E:高血压病史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