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肿瘤学高级职称

男,52岁,右耳鸣两月余,伴鼻塞,CT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
A:鼻咽淋巴瘤
B:鼻咽纤维血管瘤
C:增殖体肥大
D:鼻咽癌
E:鼻咽部慢性炎症
快中子治疗具有高LET的( )
A:物理特点,Bragg峰 
B:生物特点 
C:具有物理及生物特点 
D:无何特点 
E:与低LET治疗一样 
用下列分子的cDNA转染肿瘤细胞,可使肿瘤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的是()。
A:整合素(Integrin)
B:E–钙黏素(E–Cadherin)
C: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D:基质金属酶(MMP)
E:自分泌运动因子(AMF.
乳腺癌的术后放射治疗时间()。
A:应该在手术后立即进行
B:应该在化学治疗1~2个周期后进行
C:应该在化学治疗2~3个周期后进行
D:应该在化学治疗3~4个周期后进行
E:应该在化学治疗结束后进行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与()感染有关。
A:HIV
B:HTLV–1
C:EBV
D:HPV–8
E:H1N1
患者女,38岁,右乳改良根治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Ⅲ级,肿瘤最大径1.5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辅助治疗是()。
A:辅助化学治疗
B:辅助放射治疗
C:辅助内分泌治疗
D: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E:不考虑辅助治疗
患者女,56岁,1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区段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2cm×1cm,中分化,腋淋巴结转移3/15。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既往无心脏疾患。可选择的辅助治疗方案包括()。
A:AC→TH
B:AC→T
C:CEF→TH
D:CEF→T
E:TCH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肿物,6cm×4cm。B型超声:左乳外上象限低回声占位,左腋淋巴结肿大。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左腋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首选的治疗是()。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新辅助化学治疗
D: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E: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一般不引起阻塞性黄疸的疾病是( )
A:胆总管结石
B:胰头癌
C:壶腹癌
D: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E:肝内胆管结石
在临床治疗中,增加单次照射剂量后临床医生最关心的是( )
A:提高了局部控制率 
B:只增加了急性反应 
C: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且增加了正常组织晚期反应 
D:不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也未增加急性反应 
E:不提高,也未增加晚期反应 
蛋白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在人原发性肝癌中活性明显增强的是()。
A:PKA
B:PKB
C:PKC
D:TPK
E:CEA
对临床疑为肺癌病例进行影像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
A:胸片是必需的
B:胸片阴性时,不需再行CT检查
C:CT是肺癌首选的断面检查方法
D:MRI不是首选的方法
E:胸片能检出大于1cm的肺结节
有关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辐射产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DNA损伤叫做辐射的间接作用
B:辐射的直接作用是指射线和细胞的DNA分子作用,使之被电离或激发,导致生物改变
C:α射线治疗主要发生的是间接作用
D:γ射线治疗主要发生的是直接作用
E:快中子治疗主要发生的是直接作用
体外照射与体内近距离照射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
A: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 
B: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 
C: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大 
D: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小 
E: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小 
食管癌发病以胸中段最常见。
与乳腺癌浸润性生长有关的临床表现是( )
A:乳头抬高 
B:皮肤内陷 
C:溃疡形成 
D:皮肤橘皮样改变 
E:肿瘤不活动 
患者女性,40岁,发现下睑结节一月余。体检发现下睑近内眦部位有一无痛性、珍珠样小结节,质地比较硬,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没有出血及破溃。取细胞学检查提示:基底细胞癌。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肿瘤比较局限,没有累及眼球、眼眶,没有远处转移。正确的治疗原则是()。
A:应首选手术,尽可能的大范围切除肿瘤
B:考虑到美容的需要以及疗效,可首选放疗
C:先诱导化疗,再手术
D:先诱导化疗,再放疗
E:手术加术后放疗
恶病质
阴茎癌姑息放射治疗剂量哪一项正确
A:30Gy~40Gy
B:60Gy~70Gy后再根据病情加量
C:30Gy~40Gy后再根据病情加量
D:50Gy~55Gy
E:40Gy~50Gy
女,50岁,中上腹疼痛,消瘦乏力,影像检查如下图,最佳的诊断是
A:慢性胰腺炎
B:急性胰腺炎
C:胰腺癌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D:胰岛素瘤
E:腹膜后淋巴瘤
脑膜瘤20%表现为良性生物学特征,80%表现为恶性特征。
患者男性,63岁。因"胸背部疼痛3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 患者在3个月后突发一侧肢体乏力状况,需要考虑进行的检查是()。
A:头颅MRI,以了解有无脑转移
B:脊髓MRI,以了解有无脊髓转移
C:腹部CT,以了解有无肝转移
D:血生化检查,以了解有无低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
E:暂时不需要检查,观察病情变化
关于MTS分期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A:强调提供有用的预后信息
B:分为Ⅰ~Ⅳ期
C:每一期分别根据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分为A期和B期
D:危险因素包括病变数目、大小和出现转移的时间
E:以上都不对
骨软骨瘤生长突然加快,X线片示瘤体边缘有模糊不清的棉絮状钙化阴影,考虑为肿瘤发生恶变,治疗应采用( )
A:保守治疗
B:肿瘤切除术
C:放疗
D:局部广泛切除或截肢术
E:化疗
患者男,70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来诊。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须检查()。
A:泌尿系统超声
B:泌尿系统CTU或MRU
C:尿脱落细胞学
D:静脉尿路造影
E:膀胱镜
F:前列腺穿刺活检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其TNM分期为()。(提示MRI:膀胱肿瘤,侵透浆膜,膀胱外脂肪有条索样改变,局部可见结节,直径约1cm。)
A:T1N0M0
B:T2aN0M0
C:T2bN0M0
D:T3aN0M0
E:T3bN0M0
F:T4N0M0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可能的诊断有()。
A:肾及输尿管结石
B:肾肿瘤
C:膀胱、肾盂肿瘤
D:输尿管肿瘤
E:前列腺增生症
F:前列腺癌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术后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是()。(提示术后病理: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pT3bN1M0),切缘阴性。)
A:放射治疗
B:全身化学治疗
C:膀胱灌注化学治疗
D:免疫治疗+手术
E:分子靶向治疗
F:密切随访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观察等待
B:膀胱镜活检
C:放射治疗+全身化学治疗
D: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E:膀胱部分切除术
F: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
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不应是( )
A:肿瘤已有远位转移
B:溃疡型肿瘤
C:深肌层受累
D:肿瘤侵及直肠周围组织
E:盆腔有淋巴结转移
患者男,62岁,因“声嘶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声带菜花样肿物,未累及前联合和声带突,双侧声带活动好。检查后,诊断:喉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声门型,T1N0M0。该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
A:90%
B:70%
C:60%
D:50%
E:40%
F:30%
下列属于食管癌前疾病的是( )
A:慢性食管炎
B:Barrett食管炎
C:食道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
D:食道憩室
E:食道白斑症
癌变的启动阶段的特征是( )
A:癌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B:细胞克隆选择和增生 
C:体细胞突变 
D:基因表达异常 
E:细胞凋亡 
患者女,55岁,10年前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内分泌治疗3年。每年复查,近日查ECT:T4浓集。患者无症状。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的诊断有()。
A:感染
B:骨质增生
C:压缩骨折
D:乳腺癌转移
E:骨髓瘤
F:无法诊断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首选的检查方法包括()。
A:腰椎CT
B:腰椎MRI
C:PET-CT
D:脊髓造影
E:穿刺活检
F:手术探查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为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
E:骨水泥注射
F:放弃治疗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的处理方法是()。(提示腰椎CT:T4椎体溶骨性破坏。)
A:穿刺活检
B:手术
C:化学治疗
D:放射治疗
E:骨水泥注射
F: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