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损伤疾病后期或肢节病疼患者有阴液耗损、邪毒留于阴分症状者()
A:健脾利湿法
B:镇纳安神法
C:因涩收敛法
D:养阴清热法
E:发汗解表法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是()
A:治本以调经
B:补肾、扶脾、疏肝
C:调理气血
D: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养血活血
E: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阳盛格阴病变,治当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请比较附子粳米汤证与大建中汤证的异同。
疳气的临床症状可见()
A:食欲不振
B:毛发稀疏结穗
C:腹部鼓胀
D:四肢枯细
E:形体略瘦
吴茱萸的功效是()
A:温肝
B:养肝
C:温中
D:助阳
E:止泻
患者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属()
A:现在症
B:现病史
C:主诉
D:生活史
E:既往史
心中憺憺大动
小儿囟门凹陷,多属()
A: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
B: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
C: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E:脾胃气虚,营养不良
七情致病有哪些特点?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7岁。呃逆7年余。患者患病多年,常因情绪不畅出现呃逆连声,声频而短,伴有胸闷胁胀,纳食减少,肠鸣矢气。体格检查:T37.2℃,R17次/min,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81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肌稍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苔薄白,脉弦。
喉的软骨中对呼吸起重要保护作用的是()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软骨
E:楔状软骨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伤寒明理论》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五十二病方》
心尖区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见于()
A:三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温邪的特点是什么?
潜伏梅毒,若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者称为();病期在2年以上者称为()
患者,女,24岁。体格检查:贫血貌,MCV66fL,MCH24pg,MCHC30%,问根据形态学分类特点属于那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肾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宿翳
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
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燥邪
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症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肿疼痛,咽喉剧烈疼痛,舌红苔黄,脉数实。治宜()
A: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B: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C: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D:宣肺泄热,解毒利咽
E:滋养胃阴,消肿止痛
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断要点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何联系?
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当选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四神丸
C:参苓白术散
D:痛泻要方
E:葛根芩连汤
肺炎喘嗽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患者,女,20岁。医师对其右下肢做肌力检查,先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下肢伸直,嘱其外展右下肢。患者不能完成此动作是由于损伤()
A:髂腰肌
B:臀大肌
C:股四头肌
D:缝匠肌
E:臀中肌
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常见于()
A: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克隆病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69岁。喘息气促,活动后加重10余年。患者久喘不愈,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酸膝软,劳累后喘哮易发。体格检查:T36.8℃,R25次/min,BP134/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唇发绀,桶状胸,肋间隙饱满,触觉语颤减弱,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及肝浊音界下降,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可闻及湿性啰音及哮鸣音,HR81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式呼吸减弱,双下肢未见水肿。舌淡苔白,脉沉细。
近代小儿年龄分期有哪几个阶段?其中青春期有何特点?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首页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