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下列各项中,不是导致疟疾贫血原因的是().
A:原虫对红细胞的破坏
B:脾肿大功能亢进
C: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
D:周期性发热
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
9
/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
2
74mmHg,PaCO
2
48mmHg,SaO
2
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 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痰培养
C:痰细胞学检查
D:PPD试验
E:肺组织活检
F:胸部MRI
疟疾俗称().
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一二类县的乡级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2012年2015年分别达到().
A:98%以上,100%
B:95%以上,100%
C:90%以上,100%
D:80%以上,100%
患者男,15岁,学生,因“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3d”来诊。查体:浅昏迷,轻度颈强直;心、肺(-);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宾斯基征(+)。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蚊虫叮咬
C: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D:直接接触
E:水源污染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病原学检测最可能的发现是()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单股正链DNA
D:单股负链DNA
E:双链DNA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能尽快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补体结合试验
C:中和试验
D:血清或脑脊液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特异性IgM
E:脑脊液常规
关于潜伏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潜伏期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呈成反比
B: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内有传染性
C: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D: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
E:传染病的隔离期是依据该病的潜伏期来确定
采血检测疟原虫的最佳时期是().
A:发作前或后数小时
B:间歇期
C:没有最佳时间
D:无所谓,什么时候都可以
眼囊尾蚴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是()
A:吡喹酮
B:阿苯达唑
C:氯喹
D:伯氯喹
E:手术
下列情况均可出现疟疾非典型发作,除外( )
A:成人输血后疟疾
B:恶性疟疾
C:间日疟早期
D:婴幼儿疟疾
E:老年人疟疾
男,49岁,农民,一周前感周身不适,发热,测体温38℃,认为是感冒,未引起重视,随后患者感下肢刺痛和皮肤瘙痒不适,痰多,不可控制地乱吐。言语增多,有时出现紧张,恐惧的感觉。体查:神志清楚,兴奋不安,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应存在,颈无明显抵抗,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未扪及,凯尔尼格征阴性,巴宾斯基征阴性。应采取什么隔离措施()
A:消化道隔离
B:单室严格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蚊隔离
E:血液隔离
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特性,错误的是( )
A:病毒抵抗力低,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B:腮腺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
C:病毒有多种宿主
D:病毒对低温有相当抵抗力
E:属于RNA病毒
患者男,31岁,农民,因“发热(最高体温39.5℃)伴头痛4d,皮疹1d”来诊。查体:T39℃;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出血热抗体试验(-)。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恙虫病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病情对该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不应选用()
A:四环素
B:多西环素
C:氯霉素
D:磺胺类抗生素
E: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至体温正常后,停药时间是()
A:继续用药1~2d
B:继续用药3~4d
C:继续用药7~10d
D:继续用药1~2周
E:体温正常即可停药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的确诊最主要依赖()
A: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
B:脑脊液墨汁涂片镜检
C: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
D: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
E: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
关于图中所示的阿米巴肝脓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0%阿米巴肝脓肿见于肝右叶
B:约10%肝脓肿位于左叶
C:脓肿多为单个,亦可以多个
D:脓液中除细胞,脂肪及夏科-雷登结晶外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E:慢性脓肿,脓液中发现滋养体机会少,但可发现包囊
女性,33岁,因发热42天来门诊。体温38.7℃,心尖部闻及3/6级粗糙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以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首选抗菌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万古霉素
D:庆大霉素
E:头孢菌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低钠低钾多见于少尿期
B:可见BUN及肌酐(Cr)增高
C:血清抗体4倍升高可确定诊断
D:蛋白尿可在发热后第二天出现
E:"三早一就"是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志贺菌败血症死亡主要原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回归热的预后哪项是错误的( )
A:与年龄相关
B:与治疗早晚相关
C:与有无并发症相关
D:虱传回归热病死率高于蜱传回归热
E:儿童预后极差
猪肉绦虫病的传染源是( )
A:鼠
B:猪
C:牛
D:患者
E:蚤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主要为( )
A:抗菌
B:抗病毒
C:对症
D:激素
E:激素+抗病毒
一男性青年农民,八月中旬进城,在饭店食海蟹并饮酒,次日清晨腹部不适,随之腹泻,初为黏液便,后为清水样大便,连续排便20余次,呕吐10余次,无明显腹痛及里急后重感。体温36℃,BP90/50kPa,脉细弱,神志淡漠,眼窝凹陷,出气稍凉,全腹无压痛,为尽快确定诊断应选择下列哪项检查()
A:大便常规检查
B:呕吐物检查
C:血清凝集试验
D:大便悬滴镜检
E:便培养
水痘的传染源是()
A:患者
B:无症状携带者
C:带状疱疹患者和水痘患者,且前者的传染源作用较后者更重要
D:带毒的野生动物
E:带毒的家养动物
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
A:管好猪犬
B:消灭家鼠、野鼠
C:改造疫源地,切断传播途径
D:钩体菌苗接种
E: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
HIV免疫学检查最可能异常的是
A: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
B:C3、C4降低
C: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下降
D:血清IgG、IgA增高
E:血清IgM、IgE增高
脑膜炎球菌病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人的阶段为()
A:囊尾蚴
B:六钩蚴
C:虫卵
D:原头蚴
E:成虫
华支睾吸虫病的确诊试验是采集__________或__________标本检查。
沙门菌属引起食物中毒病程相对较长,少数达1~2周。
黑热病的确诊方法是()
A:骨髓涂片查利杜体
B: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C:PVC薄膜快速ELISA法
D: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
E:单克隆抗体斑点ELISA法
一患者慢性腹泻1年,腹泻便秘时常交替出现,大便曾查出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是( )
A:肾功能不全
B:阑尾炎及肝脓肿
C:关节炎
D:脑膜炎
E:循环衰竭
首页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