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的一组疾病是( )
A:钩虫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急性失血,肺癌
C:荨麻疹,心肌梗死
D: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E:严重外伤,肝吸虫病
应急时少尿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
B:ADH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
D:醛固酮分泌增加
E: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病毒实验中用于浸泡和清洁玻璃器材的清洁浸泡液含有下列哪些化学成分()
A:硫酸和重铬酸钾
B:硫酸
C:盐酸
D:硝酸
E:重铬酸钾
青霉素可能导致( )
A:Ⅰ、Ⅱ型超敏反应
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C:Ⅱ、Ⅳ型超敏反应
D:Ⅰ、Ⅱ、Ⅳ型超敏反应
E: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女婴,11个月,入院时,低热,皮肤全身性红斑。48小时后,全身大多数皮肤松弛起皱,继以大片脱落。女婴所患的不是急性病,但看起来像刚被烫伤过一样。从她皮肤中未分离出不寻常的细菌,但在其外耳道分离出葡萄球菌噬菌体Ⅱ群菌株。住院10天后,女婴全愈,没有留下疤痕。皮肤发红和易剥落是由于病原体能产生()
A:葡萄球菌溶素
B:表皮剥落毒素
C:致热外毒素
D:弹性蛋白酶
E:毒素样物质
下列哪一项不可能引起LDH5明显升高()。
A:肝硬化
B:病毒性肝炎
C:肌萎缩
D:原发性肝癌
E:臣幼细胞贫血
肾小球主要依靠哪一种作用滤过血浆()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有效滤过压作用
D:逆流倍增作用
E:有效渗透压作用
某一实验室在血糖测定进行室内质控时,采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测定结果的均数为5.5mmol/L,标准 差为0.5mmol/L,病理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均值为8.25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某一天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测定结果为5.0mmol/L,病理浓度水平质控物测定结果为8.00mmol/L,两个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Z-分数是( )
A:-0.5和+0.5
B:+0.5和-0.5
C:0和0
D:+1和+1
E:-1和-1
痛风的主要实验室诊断指标是()
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肌酸
E:类风湿因子
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
A:溶血毒素
B:肠毒素
C:菌毛
D:鞭毛
E:内毒素
从标本中分离培养副溶血性弧菌,应选用()
A:血琼脂培养基
B: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C:嗜盐菌选择性培养基
D: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E:普通营养培养基
简述弯曲菌属的主要细菌特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
A:CM升高
B:VLDL升高
C:IDL升高
D:LDL升高
E:HDL升高
一女,58岁,近几天口渴,多尿,随机血糖值为18.25mmol/L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想了解这之前2~3个月的血糖值,应查()
A:OGTT试验
B:果糖胺
C:糖化血红蛋白
D:胰岛素
E:C肽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B: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C:可分为HbAla,HbAlb,HbAlc,HbAld
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是( )
A:肾小管上皮细胞
B:表层移形上皮细胞
C:中层移形上皮细胞
D:底层移形上皮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偏倚的计算公式是()
A:(测定结果-靶值)/靶值×100%
B:(测定结果-均值)/标准差
C:测定结果/均值×100%
D:(测定结果-靶值)
E:(测定结果-均值)
结核分支杆菌在适宜条件下分裂一次所需时间为()。
A:20~30秒
B:20~30分
C:2~3小时
D:18~20小时
E:2~3天
关于血细胞生理,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红细胞破坏释放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主要来源
B:血小板平均寿命8~11天,参与止血过程
C:B细胞寿命为3~4天,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D:T细胞寿命为数月到数年,经抗原致敏后参与细胞免疫
E:中性粒细胞在周围血中停留2~3天进入组织,外周血细胞计数反映循环血流中白细胞总量
出血性梗死容易发生在()
A:心
B:肾
C:肺
D:脑
E: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在哪种情况下,可用烷化剂治疗()
A:贫血严重时
B:有显著的脾大而骨髓造血障碍不明显
C:不能做脾切除时
D:纠正贫血无效
E: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增多
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主要作用的血浆脂蛋白是()。
A:IDL
B:HDL
C:LDL
D:VLDL
E:CM
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
A:理化因素
B: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C:环境因素
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生物因素
ELASA试验中常用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酶。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混浊的方法是( )
A:单波长双试剂法
B:单试剂双波长法
C:双试剂法
D:双波长法
E:双波长双试剂法
对非发酵菌生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温度以30℃为宜
B:大部分为微需氧菌
C:大部分为专性需氧菌
D:大部分为兼性需氧菌
E:体外培养时,不易生长
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维护应注意以下方面()。
A:严格按手册规定进行开、关机及各种操作
B:定期清洁比浊仪、真空接种器、封口器、读数器及各种传感器
C:定期校正比浊仪,用标准菌株测试各种试卡,并作好质控记录
D:建立仪器使用以及故障和维修记录
E:定期由工程师作全面保养,并排除故障隐患
以产神经性毒素致病的细菌有()
A:伤寒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肉毒梭菌
D:霍乱弧菌
E:肺炎球菌
尿试带测定比密,当尿液pH≥7.0时,应在于化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增加()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E:0.005
Ⅰ型超敏反应()
A:发生快、消退亦快
B:由过敏性介质引起
C: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
D:一般出现严重组织细胞的损伤
E: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首页
<上一页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