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尿液比密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浮标计法
B:干化学法
C:折射仪法
D:超声波法
E:称量法
大量饮酒,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下述关于直接连续监测法测酶活性浓度的论述错误的是()。
A:在不停止酶反应条件下测底物的变化量
B:在不停止酶反应条件下测产物的变化量
C: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有NAD(P)H反应系统测定脱氢酶
D:可利用所谓"色原"底物颜色变化测定某些水解酶
E:常测定NAD(P)H→NAD(P)+在340nm波长下吸光度上升
细菌染色涂片的一般方法是()。
A:在载玻片上直接将菌落涂上
B: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菌落在盐水中均匀涂布
C: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将菌落在蒸馏水中均匀涂布
D:在载玻片上加一滴酒精,将菌落在酒精中均匀涂布
E: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菌落就在火焰上烤干
能发酵乳糖的肠道杆菌为()
A:大肠埃希菌
B:痢疾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普通变形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女性,20岁,头昏、乏力半年,近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7~8d,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1.5%(0.015);血清铁蛋白10μg/L,血清叶酸16ng/ml,维生素B12600μ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内毒素是G-菌的菌体成分的()。
A:肽聚糖
B:脂多糖
C:磷壁酸
D:胞壁酸
E:脂蛋白
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
A:大量生食蔬菜
B: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
C:大量维生素C
D:动物肉类
E:动物血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进行代谢的是哪一种脂蛋白()
A:HDL
B:CM
C:VLDL
D:LDL
E:LpA
尿液长时间放置后引起浑浊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A:细菌增殖
B:温度变化
C:光照分解
D:部分成分挥发
E:pH变化
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中不必考虑的是()。
A:是否病毒感染后
B:是否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C:是否血小板增高
D:是否红细胞高于正常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是否增高
检测艾滋病的初筛试验是()。
A:ELISA测HIV抗体
B:免疫印迹法测HIV抗体
C:血凝试验测HIV抗体
D:间接免疫荧光法测HIV抗体
E:放射免疫法测HIV抗体
反映血糖调节物水平的指标是()
A:血胰岛素测定
B:糖化蛋白测定
C:尿清蛋白排泄试验
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滤膜小室法检测的是中性粒细胞的哪项功能()。
A:趋化运动
B:吞噬
C:杀菌
D:增殖
E:转化
HCT减低常见于()。
A:大面积烧伤
B:剧烈呕吐
C:腹泻
D:大手术后
E:贫血
肾小球病变时,不易见到的是()。
A:白细胞管型
B:红细胞
C:红细胞管型
D:透明管型
E:颗粒管型
痰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理学检验以清晨第一口痰为最适宜
B: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C: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0~24小时为宜
D:测定24小时痰量可加少量苯酚防腐
E:为防止痰液污染,用过的标本应灭菌后再处理
荧光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荧光的百分比,称之为()。
A:荧光效应
B:荧光淬灭
C:激发波长
D:发射波长
E:荧光寿命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
A:IgG
B:IgD
C:IgM
D:IgE
E:IgA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疾病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气管炎
C:慢性肺炎
D:肠道感染
E:慢性支气管炎
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链球菌
E:放线菌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肝脏疾病
E:恶性肿瘤
成人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脑炎
B:肺炎
C:心内膜炎
D:心肌炎
E:脑脓肿
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A:肝硬化
B:DIC
C:ITP
D:血友病甲
E:蚕豆病
节肢动物机械性传播的疾病是()。
A:森林脑炎
B:疟疾
C:鼠疫
D:阿米巴痢疾
E:尘螨性哮喘
酶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机制是通过()。
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降低产物的能量水平
关于全血输血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血由于保存损伤,所以各种血液成分的功能降低或消失
B:全血中的血浆可引起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全血中的粒细胞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成分
D: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可引起受血者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
E:保存期的全血,钠、钾、氨、乳酸等成分含量高,增加患者代谢负担
关于血红蛋白尿特点,错误的是()。
A:隐血试验阳性
B:尿蛋白质定性阳性
C:离心后镜检有大量红细胞
D:棕红色甚至酱油色
E:离心后上清液颜色变化不大,仍为红色
常人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
A:110~150g/L
B:120~160g/L
C:120~150g/L
D:110~160g/L
E:170~200g/L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A:<80×109/L
B:<100×109/L
C:<110×109/L
D:<120×109/L
E:<15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