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男性,35岁,不明原因持续高热近两周。体检:两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均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量105g/L,白细胞数5.2×109/L,血小板数112×109/L。CT检查:肝、脾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骨髓检查分类不明细胞约占5%,其呈散在分布,胞体较大、不规则,胞质量中等、深蓝色,少数有紫红色颗粒及空泡,核形不规则,染色质较粗,核仁大而清楚,吞噬细胞不多见.该患者近期病情进展快,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进一步肿大,并出现了黄疸。试分析该病案。
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充质干细胞最早是从血液中分离而来的
B: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完全相似的细胞
C: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而不能形成神经细胞
D: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容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E: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脂肪组织、脐带、脐带血、胎盘、羊水、肌肉组织以及牙龈等
普通血气分析仪中包含的电极是()
A:银电极
B:pH电极
C:PCO2电极
D:PO2电极
E:参比电极
野毒株
可以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
A:布鲁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破伤风梭菌
E:炭疽芽孢杆菌
可分泌颗粒酶的细胞是()
A:CTL和B淋巴细胞
B:CTL和NK细胞
C:B淋巴细胞和NK细胞
D:CTL和巨噬细胞
E: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的载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E:IDL
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A:半抗原
B:超抗原
C:可溶性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
正常凝血过程中的内源、外源性凝血系统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因子是( )
A:TF
B:因子Ⅷ
C:因子Ⅺ
D:因子Ⅹ
E:因子Ⅱ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主要用于检测()
A: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B:中性粒细胞胞内杀菌能力
C: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酶的能力
D: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E:巨噬细胞趋化能力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上CD4抗原,荧光素应标记在()
A:CD4抗原上
B:CD4单克隆抗体上
C:固相载体上
D:抗人Ig抗体上
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
男性,62岁。2天前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皮肤黄染。6个月前曾行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A:肝癌
B:胰头癌
C:胆石症
D:急性肝炎
E:急性胰腺炎

男性工人,32岁。不规则发热2月余,伴纳减、消瘦、盗汗住院。体检:巩膜轻度黄染,颈部3枚花生仁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右侧腹股沟扪及蚕豆大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化验:Hh79g/L,网织红细胞0.08(8%),血清总胆红素50μmol/L,结合胆红素12μmol/L,尿胆原1:160阳性,尿胆红素(-)。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首选化疗方案是()
A:COPP
B:MOPP
C:COP
D:CHOP
E:ABVD
方法的性能规格包括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和⑥_______。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28%
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称为()
A:Ⅻ因子
B:Ⅹ因子
C:Ⅸ因子
D:Ⅷ因子
E:Ⅱ因子
关于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T细胞活化后产生的针对抗原的特异性物质
B:存在于静止T细胞内,T细胞活化后被释放
C:可影响B细胞产生抗体的类别
D:发挥效应具有MHC限制性
E:对淋巴细胞以外的细胞不起作用
正常精液中畸形精子应少于()
A:20%
B:30%
C:40%
D:50%
E:60%
能够人工培养的病原性螺旋体是()
A:奋森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雅司螺旋体
D:钩端螺旋体
E:回归热螺旋体
试通过阐述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说明动力蛋白臂缺失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的原因。
关于胰腺外分泌功能评价试验正确的是()
A:分直接法和间接法
B:胰腺分泌功能减退见于胰腺实质受损或胰液排入肠腔障碍,致胰腺外分泌功能紊乱
C:胰腺分泌功能减退是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等疾患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D:胰外分泌有着非常大的功能贮备,只有在中、重度胰外分泌功能紊乱时,才会产生出异常结果
E:以上均正确
具有粘附玻璃、塑料和葡聚糖凝胶的特性细胞是()
A:单核细胞和粒细胞
B:T细胞和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T细胞
E:T细胞和粒细胞
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转归的规律
B:疾病的基本机制
C:因果交替规律
D: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机体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
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A: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B: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E: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患者男性,29岁。婚后2年未育。性生活正常,偶出现阴囊潮湿。B超检查:性腺未见异常。要求做精液检查。 下列关于精液标本采集说法正确的是()
A:标本采集前禁欲10天
B:最理想的方法是体外排精法
C:一般应连续检查2~3次
D:标本采集后应装在洁净的塑料试管内
E: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温
F:最理想的方法是手淫法
对伤寒诊断有参考意义的肥达反应抗体效价是()
A:O效价>1~80,H效价>1~160
B:O效价>1~16,H效价>1~160
C:O效价>1~80,H效价>1~80
D:O效价>1~16,H效价>1~80
E:以上都不是
下列抗凝剂抗凝原理与Ca2+无关的有()。
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B: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以上都不是
PCR扩增仪升降温速度快有很多优点,以下哪一项应除外()。
A:缩短反应时间
B:提高工作效率
C:消除位置的边缘效应
D:缩短非特异性反应时间
E:提高反应特异性
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E:第五周

女孩,1岁半,父母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无明显异常,5月龄后头发渐变为黄褐色,眼珠4个月以后也变为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一次惊厥,尿霉臭味,尿三氧化铁试验阳性。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儿最有可能患有下列哪项疾病()
A:白化病
B:脑白质营养不良
C:甲状腺功能低下
D:苯丙酮尿症
E:糖原累积病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后应()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症状消失
B:立即进行无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C: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D: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维持至学龄前期
E: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终生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首选检查是()
A:测定血糖
B: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
C:染色体检查
D:测定血酪氨酸值
E:肝脏活检病理学检查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后应()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症状消失
B:立即进行无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C: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D: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维持至学龄前期
E: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终生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
A:继发性甲状腺素缺乏
B:酪氨酸不足
C: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
D: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E:生物蝶呤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