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麻醉学高级职称

胆囊三角()。
A:由肝总管、胆总管和肝下面三者围成
B:由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三者围成
C:由胆囊管、胆总管和肝下面三者围成
D: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下面三者围成
E:由肝左管、肝右管和肝下面三者围成
糖尿病病人行择期手术,空腹血糖应低于()。
A:3.9mmol/L
B:5.8mmol/L
C:7.2mmol/L
D:8.4mmol/L
E:10.6mmol/L
关于醋酸林格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换比乳酸盐快,代谢比乳酸盐完善
B:代谢不完全依赖肝脏,可在肝脏和肝外组织转化为碳酸氢盐
C:pH值为7.4,是水、电解质的补充源和碱化剂
D:肝功能不全,可导致输入性高乳酸血症
E:碱化能力比乳酸盐强,缓冲作用比乳酸盐好
对右肠系膜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呈三角形
B:上界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
C:左侧界为肠系膜根
D:右侧界为升结肠
E:窦内感染时易蔓延入盆腔
固有颈部为()。
A:斜方肌后缘的部分
B:胸锁乳突肌前缘的部分
C:斜方肌覆盖的部分
D: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部分
E:斜方肌前缘之间和脊柱颈部前方的部分
女性,40岁,身高165cm,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拟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需作深静脉置管。放弃颈内改行股静脉穿刺,穿刺点应选择()。
A:股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下两横指
B: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两横指
C: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上方1cm
D:股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上方1cm
E:以上都可以
冠状窦注入()。
A:右心室
B:左心房
C:上腔静脉
D:左心室
E:右心房
吗啡常见的副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
A:呼吸抑制和诱发支气管痉挛
B: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
C:恶心呕吐、便秘和尿潴留
D:药物成瘾的可能
E:耐受性和皮肤瘙痒等
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窦性心律
B:降低心房率
C:降低心室率
D:减少栓塞发生率
E:使心房颤动转变成心房扑动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避免损伤的神经是()。
A:喉上神经外支
B:喉下神经
C:喉返神经
D:交感神经干
E:迷走神经主干
某婴儿诊断动脉导管未闭,拟全麻下行导管结扎术。入手术室后哭闹不止,监测体温34.5℃。首先采取的方法()。
A:使用镇静剂
B:立即保温
C:开始诱导
D:面罩给氧
E:肌注氯胺酮
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引起高排血量心力衰竭()。
A:甲亢
B: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动静脉瘘
E:二尖瓣狭窄
对十二指肠上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平对第1腰椎
B:起始处有大、小网膜附着
C:起始处属于腹膜内位
D:余部属于腹膜间位
E:至肝门下方形成十二指肠上曲
输血时若发生过敏反应,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停止输血
B:使用抗组胺药物
C: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严重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E:若出现喉头水肿,予以开放气道,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抗休克治疗
下列哪些情况应选用同步电复律()。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室颤动
C:心房颤动
D:室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周围循环监测的常用指标有()。
A:体循环阻力
B: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C:中心温度和趾温的差值
D:尿量
E:中心静脉压
全身降温时需要麻醉,因为麻醉可以()。
A:加快降温
B:防止寒战
C:抑制反射
D:防止心律失常
E:延缓降温
以下有关恶性高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家族遗传性
B:是一种代谢亢进危象
C:死亡率很高
D:麻醉用药中的异氟烷和琥珀胆碱是其最常见诱因
E:患者可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
男,35岁,患小肠瘘,测得血清钾2.0mol/L,钠140mmol/L,氯80mmol/L,血浆渗透压300mmol/L,尿量25ml/h,血压60/45mmHg。首选治疗措施()。
A:立即静滴5%碳酸氢钠
B:静滴晶体或胶体溶液,补足血容量
C:口服钾盐
D:立即静滴氯化钾溶液
E: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麻醉设备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热力灭菌消毒法
B:臭氧消毒法
C:紫外线照射消毒法
D:化学液体消毒法
E: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
患者男性,50岁,55kg。患支气管扩张症,每日痰量80~120ml。术前处理最重要的是()。
A:增强肺功能
B:控制体温
C:控制痰量至最低限度
D:维持体液平衡
E:补充电解质
腋腔臂丛后束发出()。
A:肌皮神经
B:正中神经
C:桡神经
D:胸长神经
E:尺神经
患者女,37岁,因“左房室瓣狭窄”行瓣膜置换术。为节约用血,麻醉后施行超容量血液稀释。手术前1h放血800ml,同时输入血浆代用品2500ml。手术开始患者气道阻力由放血前的15cmH2O升高至32cmH2O,气管导管涌出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呈下降趋势,心率升高到130次/min。考虑诊断为()。
A:过敏性休克
B:急性肺水肿
C:呼吸道痉挛
D:心律失常
E:贫血
CO在静脉血中存在的形式()
A:碳酸
B:碳酸氢盐
C:CO与血红蛋白结合
D:碳酸盐
E:溶解的CO
患者男,40岁,因“头部受棒击,昏迷8h”来诊。偶能睁眼。查体:T37℃,P88次/min,R20次/min,BP130/85mmHg;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眶周围肿胀,皮下有淤血;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侧巴宾斯基征(+)。颅脑X线片:右眼眶骨折。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形成的原因有(提示患者逐渐出现颅内高压征象。)()。
A:脑脊液增多
B:脑血管扩张
C:脑水肿
D:脑内血肿增大
E:缺氧
F:血压变化
颊神经()。
A:是面神经的分支
B:是上颌神经的分支
C:穿过腮腺
D:分布于颊黏膜
E:支配颊肌
诱导期吸入麻醉药的血药浓度高于维持期,其主要目的是()
A:加快诱导
B:减慢诱导
C:减少不良反应
D:减少应激反应
E:延长麻醉时间
ASA关于全麻病人的基本监测标准不包括()。
A:吸入氧浓度和脉搏氧饱和度
B: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C:心电图监测和体温
D:血压和脉搏
E:中心静脉压
麻醉维持期的通气方式()。
A:只能是控制呼吸
B:可以是自主的、辅助的和控制性呼吸
C:只能是喉罩或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D:术前应用抗酸药可以长时间面罩通气
E:对于有自主呼吸的肥胖病人可以放置口咽通气管优于放置喉罩
感染性休克最初血流动力学变化,多见的是()。
A:高排低阻型
B:高排高阻型
C:低排低阻型
D:低排高阻型
E: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