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不经糖异生途径可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英文缩写是()。
A:AFP
B:NSE
C:CA72-4
D:CA15-3
E:PSA
有关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正确的是()。
A:是指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以及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蛋白质的过程
B:纤溶亢进易导致血栓
C:纤溶减低则易发生出血
D:分为内源性激活和外源性激活两种途径
E:纤溶酶可以将纤维蛋白(原)全部降解为D-二聚体
荧光显微镜以()为光源
A:自然光
B:紫外光
C:电子流
D:激光
E:红外线
下列病毒性疾病中由全沟硬蜱传播的只有()。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森林脑炎
D:登革热
E:黄热病
不属于高血糖症的是()
A:酮症酸中毒
B: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C:糖原累积病
D:动脉粥样硬化
E:半乳糖血症
关于相对离心力与离心机转速的关系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都相等
B:完全无关
C: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相互换算
D:只在某种品牌的离心机可以相互换算
E:可以相互换算
血液保存液常用种类配方为()。
A:ACD
B:APD
C:CPA
D:CDD
E:ACC
胞浆中CK的同工酶有几种()
A:2
B:3
C:4
D:5
E:6
正常人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下列正确的是()。
A:成年男性(4~5.5)×1012/L
B:成年男性(5~5.5)×1012/L
C:成年女性(4~5.5)×1012/L
D:成年女性(5~5.5)×1012/L
E:新生儿(5~7)×1012/L
完全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小是()
A:18~28
B:28~38
C:38~48
D:48~58
E:>78
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A的主要肽链结构是()。
A:α2β2
B:α2γ2
C:ζ2β2
D:α2ε2
E:ζ2ε2
肾后性少尿原因不包括()。
A:血容量减低
B:肾肿瘤
C:肾损伤
D:肾结石
E:膀胱功能障碍
可替代立克次体进行外斐试验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克雷伯菌
D:变形杆菌
E:痢疾杆菌
最适宜用来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
下列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的是()。
A:异染颗粒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鞭毛
下列有关雄激素分泌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睾酮对GnRH及FSH、LH释放的负反馈调节,是睾丸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主要机制
B:雄激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
C:青春期的男孩具有明显的夜间GnRH强脉冲式分泌
D:LH可促进睾酮的合成、释放
E:FSH作用于生精细胞促进精子形成
cDNA基因克隆采用的模板为()。
A:DNA
B:mRNA
C:rRNA
D:tRNA
E:ScRNA
金免疫测定技术用于肉眼水平的免疫检测的优点不包括()。
A:不需贵重仪器,更适于现场应用
B:没有有害物质参与
C:实验结果可以长期保存
D:检测速度快
E:能定量检测
传统的胶乳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为()。
A:聚苯乙烯胶乳
B:明胶颗粒
C:活性炭
D:胶乳颗粒
E:醛化红细胞
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
A:痉挛性便秘
B:肠易激综合征
C:消化不良
D:细菌性痢疾
E:急性胃肠炎
DIC诊断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延长,Fbg低于2g/L。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哪一项纤溶指标()
A:3P试验
B:PRT
C:血小板抗体
D:因子Ⅷ
E:血小板功能试验
病毒分类的等级依次为()。
A:门、纲、目
B:目、科、种
C:科、目、属
D:科、属、种
E:纲、属、种
关于免疫放射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体系中,相对于抗原,标记抗体是过量的
B:单位点和双位点IRMA均采用固相抗体作分离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属于竞争性结合
D:反应平衡时,游离标记物量与待测抗原量成正比
E:反应平衡时,待测抗原量与结合的Ag-Ab成反比
血小板聚集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受体是()。
A:GPⅨ/GPⅠb复合物
B:GPⅤ
C:GPⅣ
D:GPⅡb/Ⅲa复合物
E:GPⅠc/GPⅡa复合物
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的是()。
A: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B:硝酸盐还原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
D:硫化氢试验
E:甲基红试验
目前在下列哪一种细菌中发现了超抗原()
A:假结核耶尔森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宋内志贺菌
D:肠炎沙门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正常血清中κ/λ比例为()
A:1:1
B:2:1
C:3:1
D:4:1
E:5:1
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
A:维生素
B:热原质
C:抗生素
D:细菌素
E:抗毒素
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
A:IgM
B:IgG
C:sIgA
D:IgD
E: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