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男,71岁,2年来无诱因逐渐出现行动缓慢,行走时上肢无摆动,前倾屈曲体态。双手有震颤,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无智能和感觉障碍,无锥体束损害征。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帕金森病
B:扭转痉挛
C: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D:肝豆状核变性
E:脑动脉硬化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选择最适当的治疗药物是()
A:安坦
B:复方左旋多巴
C:丙炔苯丙胺
D:溴隐亭
E:维生素E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选用上述治疗的目的是()
A:治愈疾病
B:阻止疾病的进行
C:改善症状
D:预防并发症
E:增强体质
男,12岁,抽搐、学习差,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MR检查如图,选择最可能的诊断()
A:先天发育不全
B:灰质异位
C:正常颅脑
D:无脑回
E:白质异常
女性,60岁,早晨起床时发现右上下肢麻木,但可以自行上厕所,固到卧室因右下肢无力摔倒。检查:神志清楚,右侧轻偏瘫,偏身感觉减退。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发病36小时检查:嗜睡,右上下肢肌力0级。为明确诊断,最有鉴别价值的辅助检查为()
A:脑血管造影
B:头颅CT
C:腰穿
D:TCD
E:SPECT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临床,最可能的诊断是()
A:蛛网膜下隙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脑栓塞
E:脑挫裂伤
男患者,62岁,突然出现C5以下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损害,应考虑()
A: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B: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C:中央动脉综合征
D:脊髓间歇跛行症
E: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神经血管学说认为头痛期有下列哪种变化()
A:部分皮质血流减少,但偏头痛对侧脑干(5-HT能中缝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增加
B:部分皮质血流增加,但偏头痛对侧脑干(5-HT能中缝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减少
C:部分皮质及偏头痛对侧脑干(5-HT能中缝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均增加
D:部分皮质及偏头痛对侧脑干(5-HT能中缝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均减少
E:部分皮质及偏头痛对侧脑干(5-HT能中缝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均无变化
下列不属于进行性风疹全脑炎临床特点的是()
A:约在20岁发病
B:行为改变、认知障碍和痴呆常为首发症状
C:癫痫和肌阵挛明显,小脑性共济失调不明显
D:无头痛、发热和颈强直等症状
E:病程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相似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伴喘息20余年,加重1周,高热、嗜睡2d”来诊。查体:P120次/min,R30次/min,BPl70/97mmHg;嗜睡;球结膜水肿,皮肤红润,口唇无明显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压凹性水肿,双侧腱反射减弱。血常规:WBC.12.8×109/L,N0.82。 正确的处理有()
A:通畅气道
B:低浓度持续吸氧
C:抗感染治疗
D:尽早使用利尿药减轻脑水肿
E:应用呼吸兴奋药
F:大剂量激素治疗
高血压脑病使血压突然升高,造成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障碍,此时平均动脉压应高于()
A:160mmHg
B:170mmHg
C:180mmHg
D:190mmHg
E:200mmHg
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核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A:能否皱额、闭目
B:能否鼓腮
C:是否口角歪斜
D:是否鼻唇沟变浅
E:能否吹口哨
脊髓压迫症硬膜外病变不正确的是()
A:较早出现锥管梗阻
B:双侧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C:脊椎X线平片改变明显
D:无锥体束征
E:早期可有根性痛
下列哪种药物是从中草药中提取的AchE-I()
A:美金刚
B:多奈哌齐
C:石杉碱甲
D:加兰他敏
E:重酒石酸卡巴拉汀
神经Lyme病经什么传播()
A:蚊
B:鸽子
C:PrP
D:蜱
E:猪
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胆碱能危象时表现为()
A:瞳孔缩小、分泌物增多
B:腹痛、腹泻、汗多
C:肌束颤动
D:高热,血压降低
E:呼吸肌无力
女性,35岁。双眼睑下垂:6个月来就诊。近日出现四肢无力,吞咽困难。无发热,无腹泻。胸部CT提示:胸腺增生。收住入院当日出现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运动神经元病
B:周期性瘫痪
C:重症肌无力
D:肌营养不良症
E: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病变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病变部位不包括()
A:视交叉
B:外侧膝状体
C:视束
D:枕叶视皮质
E:视放射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肺部感染而住院治疗,2天后发生危象,这时首先应()
A:停用导致病情加重的可疑药物
B:先鉴别危象类型,然后对症处理
C: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正常换气
D:继续治疗肺部感染
E: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
66岁,男性,行动迟缓,双手抖动6年,体检:瞬目动作减少,双上肢静止震颤,慌张步态,应首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抗担碱能药物--苯海索
B:金刚烷胺
C:左旋多巴或多巴丝肼
D: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溴隐亭
E: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
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鉴别点为()
A:活动中发病
B:头痛、呕吐
C:脑脊液含血量多少
D:头颅CT检查发现脑实质内高密度影
E:脑膜刺激征
右侧大脑前动脉皮层支血栓形成的症状为()
A:右眼失明
B:失语
C:左侧偏瘫和偏盲
D:左侧偏瘫,以上肢为重
E:左侧小腿、足瘫痪和感觉障碍
侧卧位脑脊液的正常压力为()
A:50mmH2O
B:100mmH2O
C:300mmH2O
D:200mmH2O
E:60mmH2O

患者女,24岁。右眼视力下降5年,口角向左歪斜15d。其本次及之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见图1~图6。







第1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结合该患者影像学资料,正确的问诊包括()
A:有无既往发作史
B:激素治疗是否有效
C:病程演变是否有规律
D:既往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史
E:有无癫痫发作史
F:有无智力低下和面部皮脂腺瘤的临床表现

第2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A:结节性硬化
B:静脉发育异常
C:多发性硬化
D:视神经脊髓炎
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
F:脑梗死

第3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分型的检查包括()
A: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
B:脊髓MRI
C:颅脑CT
D:巴宾斯基征
E:CSF-IgG寡克隆带
F:颅脑MRA

第4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除了侧脑室旁病灶,还应关注的部位或征象有()
A:脊髓病灶长度
B:是否有皮质结节
C:视神经或视通路是否有异常信号
D:第3脑室周围及脑干被盖导水管周围是否受累
E:脑室内是否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F:颅脑CT有无脑室旁或皮质点状钙化

第5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获得性脱髓鞘疾病包括()
A: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B: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
C: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D:海绵状脑病
E: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F:同心圆硬化

第6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对临床分型有意义的影像学检查序列有()
A:MRS
B:FLAIR
C:TIWI和T2WI
D:DWI
E:MR增强扫描
F:SWI
患者,男性,12岁,频繁发作意识丧失,四肢抽搐1天来诊。近1年有夜间意识丧失,肢体抽搐3次,伴有尿失禁。癫痫持续状态控制后应选哪一种药物维持治疗最理想()
A:卡马西平
B:氯硝西泮
C:乙琥胺
D:地西泮
E:硝西泮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共同临床表现有()
A:中年发病 
B:骨骼畸形 
C:共济失调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E:痴呆 
男性患者,70岁。突然头痛、恶心、呕吐3小时。体检:血压25/15kPa(190/115mmHg),口角右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偏瘫。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不久患者先一侧瞳孔扩大固定,根据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病人最可能是发生了()
A:心肌梗死
B:枕骨大孔疝
C:海马钩回疝
D:小脑幕裂孔上疝
E:肺栓塞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上述病例,目前下列哪项处理不妥当()
A:头颅CT检查
B:密切观察必要时紧急手术
C:C.脑血管造影检查(DS
D:加强脱水、止血、抗炎治疗
E:防止并发症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病变可能定位于()
A:右侧基底节区
B:左侧基底节区
C:脑桥
D:延脑
E:小脑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病变继续发展,首先最可能出现的瞳孔变化是()
A:右侧瞳孔先散大再缩小
B:右侧瞳孔先缩小再散大
C:左侧瞳孔先散大再缩小
D:左侧瞳孔先缩小再散大
E:双侧瞳孔散大
25岁,男性患者,病程4年,双上肢自发性疼痛伴有温度觉缺失,有明显的双手肌肉萎缩,皮肤营养障碍。该患者最应该做的检查是( )
A:颈椎MRI 
B:颈椎X光片 
C:胸椎MRI 
D:肌电图 
E:诱发电位 
女性,30岁,右大腿外侧麻木2年、检查:下肢肌力5级,无肌肉萎缩,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右大腿外侧有大片状痛觉减退区,约15×20cm、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股神经炎
B:股外侧皮神经炎
C:坐骨神经炎
D:闭孔神经炎
E:增生性腰椎病
关于脑干外形的叙述哪一点错误()
A:锥体位于延髓腹侧面
B:上、下丘位于中脑背面
C:基底沟在两锥体之间
D:大脑脚属于中脑
E:延髓与脑桥的背侧面形成菱形窝
男性,32岁,嘴歪来诊,印象左侧面神经炎,下列正确的是()
A:左角膜反射消失
B:右眼睑闭合不全
C:张口下颌偏向健侧
D:左侧面部感觉消失
E:左眼睑闭合不全
治疗胆碱能危象,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停用或减少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剂量
B:加大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剂量
C:雾化吸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D:控制感染,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E: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