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针灸高级职称

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的错误理解是()。
A:肾精源于先天,充于后天
B:肾主藏精,有藏有泻
C:肾精之盛衰,关系全身之盛衰
D:肾司气化
E:五藏精气充盛,肾才能泄精
治疗急性泄泻的主穴是()
A:天枢
B:上巨虚
C:阴陵泉
D:水分
E:合谷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用的药物是:()。
A:太子参
B:西洋参
C:益智仁
D:菟丝子
E:山药
风痰阻络型中风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A:曲池、内庭、丰隆
B:丰隆、合谷
C:足三里、气海
D:太溪、风池
E:太冲、太溪
乳痈兼气滞者治疗除主方外配()。
A:梁丘足三里
B:外关风池
C:期门行间
D:合谷少泽
E:侠溪阴陵泉
乳痈的诊治阐述错误的为()。
A:一般分郁腋、酿脓、溃脓三期
B:刺灸治则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C:艾灸可用于初期和溃脓期
D:郁脓期可隔姜灸
E:可选用三棱针点刺、拔火罐
治疗此证宜用()。
A:温脾燥湿药
B:健脾补气药
C:清热燥湿药
D:清热解毒药
E:清热凉血药
针灸并用、补法适用于()。
A:肺气上逆
B:胃气上逆
C:肝气上逆
D:肾不纳气
E:都不对
以下不属于人迎穴主治病症的是()。
A:高血压
B:瘿气
C:咽喉肿痛
D:瘰疬
E:痢疾
“气归精,精归化”之“气”是指()。
A:药食之气
B:卫气
C:人体之气
D:肾气
E:药物之气
定位与下颌或下颌关节无关的穴位是()。
A:翳风
B:听宫
C:听会
D:耳门
E:丝竹空
杏苏散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橘皮、前胡
B:半夏、茯苓
C:荆芥、防风
D:枳壳、生姜
E:桔梗、大枣、甘草
《金匮要略》论述血痹的主要治法是()。
A:活血化瘀
B:补血和营
C:通阳行痹
D:祛风通络
E:补益气血
患者,男,51岁。突发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脉数。宜首选()。
A:木瓜
B:鸡血藤
C:首乌藤
D:络石藤
E:独活
患者面部突发疼痛,发作次数不定,持续数秒到数分钟,遇寒则甚,得温则轻,鼻流清涕,苔白,脉浮。本案例除主穴外,还应配伍的穴位是()。
A:曲池、尺泽
B:三阴交
C:阴陵泉
D:风池、列缺
E:以上都不是
某女,25岁。产后乳少,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针灸治疗应取()。
A:肝俞、膈俞、期门
B:太冲、外关、期门
C:中脘、天枢、期门
D:太冲、内关、期门
E: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疗急惊风兼有高热时,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中脘
B:大椎
C:印堂
D:气海
E:足三里
下列方中,功善温补肾阳的是()。
A:地黄饮子
B:左归丸
C:肾气丸
D:阳和汤
E:以上均非
清营汤和犀角(代)地黄汤均有的药物是()。
A:犀角(代)、地黄
B:玄参、麦冬
C:丹参、黄连
D:芍药、牡丹皮
E:金银花、连翘
湿热蕴结型痤疮的治则是()。
A:针灸并用
B:只针不灸
C:只灸不针
D:补法
E:泻法
患者男,56岁,因“痢下2个月余”来诊。患者现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神疲,腰酸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可初步诊断的证型及治法是()
A:湿热痢: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B: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C: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D:虚寒痢:温中补肾,收涩固脱
E: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针刺治疗最适宜的穴位是()
A:风池、阳陵泉、曲池、天柱、足三里、血海
B:天枢、血海、梁丘、合谷、中脘、神门、四强
C:阳陵泉、合谷、太冲、涌泉、阴陵泉、章门
D:天枢、合谷、梁丘、中脘、内关、涌泉、期门
E:天枢、巨虚、曲池、气海、脾俞、胃俞、三阴交、阴陵泉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适宜的治疗药物是()
A: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B: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
C:赤石脂、干姜、粳米、罂粟壳、诃子、肉豆蔻、人参、白术、肉桂、当归、木香、甘草
D: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肉桂
E: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的急性发作期,首选药物是()
A:磺胺类
B:青霉素类
C:氨基喹啉类
D:硝基咪唑类
E:氟喹诺酮类
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在阳气随一天不同时段而有盛衰的变化规律中,“平旦”时段属于()。
A:阳气已虚
B:气门乃闭
C:阳气隆
D:人气生
E:旦慧
可治疗君相火旺之遗精的处方包括()
A: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B:右归丸
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当归六黄汤
E:桂枝龙骨牡蛎汤
小蓟饮子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生地通草
B:木通当归
C:熟地滑石
D:通草蒲黄
E:栀子通草
治疗一侧头痛反复发作,并常伴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者,以取何经穴位为主()。
A:督脉,手、足太阳
B:督脉,手、足少阳
C:督脉,手、足阳明
D:足厥阴,手、足阳明
E:足厥阴,手、足少阳
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病机为湿邪()。
A:阻遏卫气,表里不和
B: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
C:湿邪留恋日久,阳气被伤
D:湿热交蒸,困阻中焦
E:湿热酿蒸,久成热毒
表里同病的治则,正确方法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先治表有碍于里,先治里有碍于表时,应表里同治
D:先表后里
E:以上都正确
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除取关元、三阴交、隐白穴外,还应加()。
A:气海、百会
B:中极、阴交
C:归来、合谷
D:血海、水泉
E:曲泉、血海
胃下垂兼见嗳气、喜叹息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期门
B:气海
C:足三里
D:百会
E: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