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电学技术高级职称

患者女性,45岁,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如图3-11-2所示,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显著不齐
B: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C: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D: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扑动
E: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
正常人V5、V6导联不应出现的QRS波形是
A:qR波
B:qRs波
C:QS波
D:R波
E:Rs波
关于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
B:发生机制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
C:对腺苷敏感
D:可发生晕厥
E:常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53岁。因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4-2-2所示,发现有R-R间距不齐现象,其原因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
A:多为自发性,常有规律
B: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C:发作时胸痛症状较严重
D:可自行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E:运动试验可为阴性
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速的类型是()。
A: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B: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内折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A: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B:转变为房扑
C:室性心动过速
D: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E:恢复窦性心律

患者男性,58岁。胸闷1年,因平时静息心电图正常而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至目标心率的70%时即出现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15mV,立即终止试验。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运动试验结果应为()。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假阳性
E:假阴性
“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A:右心房肥大
B:肺栓塞
C:右心房负荷增加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交感神经兴奋
采集心电图时发现其他各导联记录良好,仅V2导联记录有很大的干扰波,仔细检查发现导联线与患者连接良好,V2导联有干扰波的最可能原因是()。
A:交流电干扰
B:肌肉震颤干扰
C:导联线折断导致接触不良
D:磁场干扰
E:心电图机频响异常
关于二尖瓣型心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凸出及心尖上翘
B:心影呈梨形
C:常见于二尖瓣疾病
D: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
E: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影可呈“二尖瓣型”
患者女性,67岁。近3天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如图3-3-8所示,应诊断为()。
A: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慢性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变异型心绞痛
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正确的是()。
A: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B: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C: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
D: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E: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关于AAI起搏器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保持房室同步
B:电极导线通常放置在左心耳处
C: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
D:适用于心房静止者
E:感知自身心房活动后触发心房脉冲的发放
Einthoven定律是指()。
A:I=VL-VR
B:I+Ⅲ=Ⅱ
C:Ⅱ=VF-VR
D:Ⅲ=VF-VL
E:aVR+aVL+aVF=0
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
A:R波降支
B:T波起始处
C:T波顶峰前30ms内
D:T波顶峰处
E:T波顶峰后30ms内
关于窦性P波的阐述,正确的是()。
A:P波改变反映心房除极异常
B: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
C:正常人P波在Ⅰ、Ⅱ、aVR、aVF、V4~V6导联均应向上
D: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不超过0.11s
E:正常人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前导联<0.2mV
患者男性,62岁,有冠心病史,因晕厥数次就诊。急查心电图见下图,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过缓
B:房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
D: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
A: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通常无需治疗
C: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A: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
B: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患者女性,72岁。自觉有心跳不齐感,心电图检查如图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正确的是()。
A:伪差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左前分支阻滞
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型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是()。
A: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镜像运动
B: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同向运动
C:二尖瓣前后叶呈双峰镜像
D:二尖瓣前叶CD段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E:以上均不对
移行区(R/S=1)位于V导联,则为()。
A:逆钟向转位
B:顺钟向转位
C:V1导联
D:V2导联
E:V3导联
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A: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 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心电图如图3-17-2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Brugada综合征
C:早期复极综合征
D:长QT间期综合征
E: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Q波,但不包括()。
A:肥厚型心肌病患者,Ⅰ、aVL、V4~V6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
B: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V1~V4导联可见异常Q波
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异常Q波常出现在V5、V6或Ⅱ、Ⅲ、aVF导联
D:左房黏液瘤患者,常在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
E:心脏肿瘤偶可产生类似梗死样异常Q波
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刺激为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缩,提示S位于()。
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
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
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E:心房有效不应期
患者男性,22岁,突发心悸。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Ⅰ型心房扑动(2:1下传)
D:Ⅱ型心房扑动(2:1下传)
E:心房扑动一颤动
关于右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一不正确的是()。
A:右心缘向右扩展,圆隆,最凸点位置高
B:左前斜位心前缘右心房段膨凸,延长
C:心脏横径增大
D:上腔静脉影增宽
E:右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膨凸,压迫食管
根治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
A:直流电复律
B:静注西地兰
C:胺碘酮口服维持
D:射频消融
E:颈动脉窦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