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猩红热的主要病理改变不包括()
A:感染性病变
B:中毒性病变
C:变态反应性病变
D:乙型病毒性肝炎
E:化脓性咽峡炎
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重要的依据是()
A:突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B: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变化
C:皮肤黏膜出血点,脑膜刺激征
D:脑脊液检查呈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
E:细菌学检查阳性
请问如何治疗恙虫病?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1995年9月17日急症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2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16万U/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又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20mg/d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例诊断及其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如何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提出病因治疗方案是什么?
简述出疹性传染病各型皮疹的形态与代表性疾病。
利什曼原虫是黑热病的病原体,下述有关其生物学特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利什曼原虫属锥体科
B: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侵犯内脏,少数可继发皮肤损害
C: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分2个阶段,即利杜体和前鞭毛体
D:利杜体呈圆或椭圆形、直径2~5pm,无活动力
E:杜氏利什曼原虫的2个阶段分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内
关于棘球蚴,叙述正确的有()
A: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
B:棘球蚴病的复发与棘球蚴囊壁不断释放毒素密切相关
C:原发的棘球蚴多为单发,继发感染为多发
D:在体表形成包块,叩诊时易破裂
E:危害程度与寄生部位有关
男性,33岁。因间日畏寒、发热、出汗10天就诊。化验:Hb90g/L,WBC4.0×10/L,外周血涂片找到恶性疟原虫,体检时可发现下列体征,除外()
A:淋巴结肿大
B:贫血征
C:肝肿大
D:脾肿大
E:口唇疱疹
病原体均能被如下因素清除,但不包括( )
A:自身免疫性抗体
B:人工注射的特异性IgG
C:来自母体的特异性IgG
D:通过预防接种产生的抗体
E:同一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下列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 )
A:风疹
B:流行性感冒
C:登革热
D:麻疹
E:腮腺炎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
A:粘液脓血样
B:果酱样
C:血液与粪质混匀
D:黄色或米泔水样
E:粪质较多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特点是()
A:滋养体抵抗力强
B:包囊可传染他人
C:可在组织中形成小滋养体
D:各期溶组织内阿米巴都可致病
E:在病变组织中可发现包囊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时,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_________和__________。
3/6级收缩期杂音是()
A:杂音轻度
B:杂音中度、无震颤
C:杂音中度伴震颤
D:杂音响亮伴震颤
E:杂音响亮,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能听到
男性,43岁。发热3天伴头痛,全身不适于8月9日去某医院就诊,按上感治疗病情未减轻,体温持续上升,于发病第10天住院。体检:体温40.2℃,嗜睡状态,HR100次/min,S1低,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1cm,腹部稍胀气。化验:WBC4.O×109/L,N0.68(68%),L0.32(32%),ALT160U,抗-HBc(+),HAV-IgM(-),EKG示心肌损害,肥达试验“O”1:80,“H”1:160,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B:乙型脑炎
C:伤寒
D:病毒性心肌炎
E:脑型疾病
YMDD变异
应与脑型疟鉴别的疾病为()
A:乙型脑炎
B: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恙虫病
E:中毒性菌痢
患者男,32岁,因“腹痛、腹泻10d”来诊。排粪4~6次/d,呈暗红色果酱样。查体:右下腹压痛。血常规:RBC3.7×1012/L,WBC9.1×109/L;粪常规:RBC(+++),WBC(+)。对诊断最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粪涂片查菌
B:粪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C:粪培养致病菌
D:粪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E:粪镜检寄生虫卵
下列选项中弓形虫病的病原体为()
A:细菌
B:病毒
C:原虫
D:蠕虫
E:立克次体
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导联是()
A:V1、V2、V3
B:V7、V8、V9
C:V3、V4、V5
D:Ⅱ、Ⅲ、aVF
E:Ⅰ、aVL、V5、V6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学标志物是( )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
E:抗PreS1
钩体病的病原体( )
回归热的病原体( )
莱姆病的病原体( )
A:钩端螺旋体
B:回归热包柔体
C:埠清博氏包柔螺旋体
D:苍白螺旋体
E:细螺旋体
患者女,19岁,学生,因“腹泻4d”于5月6日来诊。4d前开始腹泻,稀粪,色黄,2d后出现阵发性腹绞痛,继而腹泻加重,4~6次/d,伴发热、恶心、呕吐。查体:T38.4℃,P120次/min,R21次/min,BP90/60mmHg;面色潮红;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应考虑的诊断有(提示血常规:Hb106g/L,RBC4.55×1012/L,WBC8.5×109/L,N0.70,L0.28,PLT245×109/L。尿常规:蛋白(-)。粪常规:血水样,见大量红细胞,无脓细胞。)()
A:细菌性痢疾
B:肠阿米巴病
C:伤寒并发肠出血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E:霍乱
F:细菌性食物中毒
G:艰难梭菌肠炎
H:病毒性胃肠炎
如图所示,蜱传包柔体进入人体后,可隐匿于下列哪些脏器( )
A:肝
B:骨髓
C:脑
D:肾
E:脾
猪肉绦虫病与牛肉绦虫病首选吡喹酮治疗。
疟疾检测时,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小时,冬天不宜超过()小时.
A:24、36
B:48、72
C:12、24
D:6、12
败血症与变应性亚败血症的鉴别下列哪项最重要( )
A:发热高低
B:皮疹有无
C:激素治疗是否有效
D:C反应蛋白阳性
E: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CDC和WHO提出HIV感染临床上可分为A,B,C三类,A类HIV感染包括( )
A:急性、无症状HIV感染和常见继发细菌感染
B:急性、无症状HIV感染和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C: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继发细菌性感染
D: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E: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续发性肿瘤
患者男,37岁,因“高热、咳嗽、咳痰3周”来诊。伴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夜间盗汗。院外曾经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菌素治疗5d效果不佳。查体:T39.5℃,R9次/min,P106次/min,BP120/7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11×109/L,N0.76;ESR86mm/h;PPD试验(-);血肥达反应(-)。胸部X线片:双肺上、中、下广泛粟粒样病灶,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均匀。 服药后不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药物性肝炎
B:关节痛
C:肾功能损害
D:心力衰竭
E:视神经炎
少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是阴性反应,其原因是
A:病程超过1月
B:有极强的免疫力
C:感染轻
D:早期用过氯霉素
E: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