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男,17岁,某农村中学学生,因突然畏寒、发热、周身酸痛、明显乏力,不能行走2天于8月12日抬送入院。查体:体温39.5℃,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结膜充血,心、肺(-),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蚕豆大淋巴结,有压痛,无波动感。血常规WBC9×109/L,N0.75,L0.25,Hb140g/L,尿蛋白+,尿WBC0~5个/HP,尿RBC2~5个/HP,ALT100U,血清总胆红素正常。既往体健,病情一周参加收割水稻。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协助诊断,应收集下列有关资料,除外( )
A:创伤史
B:蜱螨叮咬史
C:当地类似疾病史
D:钩体病疫水接触史
E:烟酒嗜好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 )
A:败血症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行性感冒
D:钩体病
E:急性肾小球肾炎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时,须注意()
A:及时送检标本
B:冬季注意标本保温
C:注意防止尿液、药物等对采集标本的影响
D:采用0.9%氯化钠溶液涂片法
E:取脓粪
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
A:表面抗体(抗HBs)
B:核心抗体(抗HBC.
C:DNA多聚酶(DNAP)
D:Dane颗粒
E:e抗体(抗HBE.
简述什么是原发性肺鼠疫。

男性,34岁,三月来反复有上腹痛,肝区不适,近一周出现发热,并有肝肿大,查血白细胞15~17×109/L,嗜酸性粒细胞0.30~0.40,粪便沉淀集卵法找华支睾吸虫卵阳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肝炎
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C:血吸虫病
D:华支睾吸虫病
E:胃炎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本病最理想的药物是( )
A:喹诺酮
B:阿昔洛韦
C:吡喹酮
D:链霉素
E:奎宁
男性青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B:金葡菌
C:肺炎克氏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表皮葡萄球菌
有关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猩红热为儿童传染病,成人不感染
B:猩红热主要经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C:病人感染A群链球菌后,除咽峡炎外均可发疹
D: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其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再患猩红热
E: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渐趋轻症化的原因是人体的抵抗力增强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A:改善营养
B:锻炼身体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
成人轻型霍乱患者24h补液量为( )
成人中型霍乱患者24小时补液量为( )
成人重型霍乱患者24小时补液量为( )
A:1000~2000ml
B:2000~3000ml
C:3000~4000ml
D:4000~8000ml
E:8000~10000ml
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如图所示,传播班氏丝虫病的媒介是( )
A:库蚊
B:中华按蚊
C:斑虻
D:曼蚊
E:白纹伊蚊
如所图示,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中无下列哪种形态( )
A:卵囊
B:孢子囊
C:滋养体
D:裂殖体
E:配子体
为防止伤寒病的地区性流行,在当地采取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
A:隔离患者
B:集体预防服药
C:突击消灭苍蝇
D:给易感染者注射伤寒疫苗
E:加强粪便管理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治疗药物可选择_____或_____。
立克次体在形态学上呈明显的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两端浓染。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
A:国外是肺部感染,国内也是
B:国内是术后感染
C:国内是肺部感染
D:国内是胃肠道感染
E:国外是术后感染,国内是肺部感染
治疗黑尿热可采用的正确措施应除外( )
A:输同型新鲜血
B:碳酸氢钠口服或静滴
C: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D:尿闭者可行血液透析
E:用奎宁进行抗疟治疗
既往身体健康者发生弯曲菌感染常由__________弯曲菌引起。
男,40岁,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入院。目前患者烦躁不安,眼睑水肿,体表静脉充盈,心率130次/分,血压170/100mmHg,解柏油样大便,量中等,此病人的治疗哪项最有效( )
A:积极补液
B:用止血剂
C:青霉素加庆大霉素
D:血液透析
E:硫酸镁导泻
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大脑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
A:糖皮质激素
B:镇痉
C:速尿
D:吸氧
E:20%甘露醇
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轻、体温正常,常见于什么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A:沙门菌
B:嗜盐菌
C:葡萄球菌
D:肉毒杆菌
E:副溶血弧菌
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甲胎蛋白测定
B:癌胚抗原测定
C:B超检查
D:CT检查
E:MRI检查
关于空肠弯曲菌的理化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革兰阴性逗点状弯曲菌
B:抗原结构复杂,含有0、H和K抗原
C:微需氧菌
D:弯曲菌的抵抗力强但不耐酸
E:在低温条件下(4℃)细菌可生存3~4周
女,83岁,因蜱叮咬10余天,发热6天,皮疹4天于2012年5月16日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0℃,脉搏7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16/80mmHg。神志清晰,周身皮肤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淡红色斑疹,压之不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前胸部及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暗红色瘀点、瘀斑,部分融合成片,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4.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8,血小板24×109/L。尿素氮30.81mmol/l,肌酐127μmol/L。心肌酶:乳酸脱氢酶509U/L,α-羟丁酸脱氢酶394U/L。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37.9秒,凝血酶原活动度20%,纤维蛋白原1.90g/L。对于该患者不需与哪个疾病相鉴别()
A:莱姆病
B:斑点热
C:疟疾
D:斑疹伤寒
E: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人工被动免疫后,其免疫力( )
A:立即出现,持续2~3周
B:立即出现,持续1个月
C:立即出现,持续3个月
D:2周后出现,持续4周
E:3周后出现,持续4周
蛲虫的主要症状是()
A:皮肤瘙痒、皮疹、夜间尤甚
B:肛门、会阴部溃疡、剧痛
C:肛门、会阴部奇痒,夜间尤甚
D:阴道炎、下腹隐痛
E:尿路刺激征
钩体存在的数量与器官受损的程度不一致,钩体本身似无直接的致病作用。
关于狂犬病疫苗暴露后预防接种,叙述正确的是下面哪项?()
A:第0、3、7、14、30天各注射1次
B:第0、7、21天各注射1次
C:严重咬伤后的前6d,1次/d,第10、14、30、90天各1次
D:严重咬伤后的前5d,1次/d,第10、14、30、90天各1次
E:每次接种2ml
钩体病眼部症状有哪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