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男性,16岁,因脑膜刺激症入院,检查发现皮肤有瘀点,针头挑破瘀点,血印片染色镜检,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最可能的细菌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新型隐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肺炎链球菌
E:化脓性链球菌
有关免疫缺陷病常见发病原因错误的是()
A:遗传基因正常
B:中枢免疫器官发育障碍
C:免疫细胞内在缺陷
D:免疫细胞间调控机制异常
E:继发性免疫缺陷
与细菌比较,真菌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A:生长较慢
B:耐热
C:耐酸
D:嗜糖
E:易变异
血气分析仪的气路系统供气方式是()
A:外配气方式
B:内配气方式
C:蠕动泵供气方式
D:真空泵供气方式
E:压缩机供气
关于钩体,叙述错误的是( )
A: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
B:病后可获得对同型钩体较牢固的免疫力
C:血中钩体消失后,肾内可存留较长时间
D:钩体有较强侵袭力,可通过正常或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
E:发病l周内可取尿液作为实验室检测的标本
对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B:探讨免疫调节功能的状况
C:是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的监控指标
D:诊断免疫缺陷或免疫增生病
E:了解体液免疫情况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5种,他们感染的人群和所致疾病有所不同。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儿童持续性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痢疾样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以下可作为0157:H7筛选依据的是( )
A: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B:触酶阳性
C:氧化酶阴性
D:不发酵山梨醇
E:硝酸盐还原阳性
真菌培养后可形成两种菌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有部分单细胞真菌形成假菌丝深入培养基中,此菌落称为________。
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可呈( )
A:腺腔样排列
B:桑葚样结构
C:纤维形癌细胞
D:蝌蚪形癌细胞
E:癌珠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毒性;同时,抗毒素本身为马血清,具有异物性,会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使用抗毒素7~14d后,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蛋白尿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的病理机制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类Arthus反应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受试者血清皮试试验阳性,需进行()
A:减敏治疗
B:脱敏治疗
C:血浆置换治疗
D:抗组胺药物治疗
E:免疫抑制剂治疗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血清变应性休克,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Arthus反应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防止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必须进行()
A:减敏治疗
B:脱敏治疗
C:血清皮试试验
D:血清总IgE水平测定
E:斑贴试验
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全血细胞减少
C:一般无肝、脾肿大
D: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男,55岁,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其尿中出现的特征性蛋白是()
A:清蛋白
B:Tamm-Horsfall糖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β球蛋白
诊断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A:Ham试验
B:Donath-Landsteiner试验
C:免疫球蛋白测定
D:Coombs试验
E:血红蛋白电泳
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E:以上均不对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不是淋病奈瑟菌惟一宿主
B:人类是淋病奈瑟菌惟一宿主
C:鼠是淋病奈瑟菌的天然宿主
D:淋病奈瑟菌革兰染色阳性
E: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强
作为化学发光的有机化合物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 )
A:发光由氧化反应所产生
B:光量子产额高
C:合适的物理特性
D:合适的化学特性
E:大分子物质
胃液隐血试验阳性见于()
A:急性胃炎
B:胃溃疡
C:胃癌
D:胃扩张
E:幽门梗阻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多种从根本原理上创新的测序方法和序列分析技术,为DNA分子的序列分析提供了多种新的选择。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单分子测序技术需要对单链DNA分子荧光标记的碱基是()
A:A
B:T
C:C
D:G
E:所有碱基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发展这些测序新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
A:提高测序效率和准确性
B:降低成本,提高准确性
C:满足全基因组测序的需要
D:满足临床个体诊断的需要
E:促进技术本身的进步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焦磷酸测序技术是一种()
A:无须酶促反应的测序技术
B:4种酶的级联反应测序技术
C:3种酶的级联反应测序技术
D:2种酶的级联反应测序技术
E:1种酶的级联反应测序技术
速率区带法要求样品粒子的密度与梯度液柱中任一点密度的关系必须是()
A:大于
B:大于等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E:小于

病历摘要:男,65岁,低热,乏力,消瘦半年,两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水淋巴结,质中,脾肋下4cm;Hb130g/L,WBC98×10/L,分类:中性12%,淋巴88%,PLT11.8×10/L,血尿酸8mg/d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幼淋2%,淋巴80%。



第1题,共1个问题
(多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正常血细胞PAS反应结果
A: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
B: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C:巨噬细胞可为阳性
D: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E:原粒细胞阳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时,转头中的空槽也必须用相同方法加入蒸馏水是为了( )
A:减少污染
B:提高分析精密
C:校正零点
D:作空白对照
E:保持平衡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的靶细胞抗原肽是结合于()
A:CD4
B:CD8
C:CD28
D:HLA-B
E:HLA-DR
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
A:炎症介质作用 
B:调理作用 
C:免疫粘附作用 
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与HBV基因型有关的是( )
A:HBV流行病学特点
B:HBV标志物的表达
C:HBV致病性
D:乙型肝炎的病程、转归
E:药物的敏感性
对癌症疼痛的患者应用镇痛药的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轻度疼痛选用解热镇痛药
B: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
C:只有在疼痛时才给药
D:对重度疼痛应当用强阿片类镇痛药
E:保证患者不痛,不考虑成瘾的问题
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人或动物血液等,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免疫制剂,称为()
A:血液制剂
B:疫苗
C:生物制品
D:菌苗
T细胞与SRBC形成E花环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
A:CD4
B:CD3
C:CD28
D:CD2
E:CD8
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而分为下述哪几种类型()
A:均相、异相
B:同相、均相
C:异相、固相
D:固相、均相
E:固相、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