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执业医师

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千金要方》
D:《伤寒杂病论》
E:《内外伤辨惑论》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
A:具备合法行医条件,可以从事医疗活动
B: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C: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可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D:取得资格证书后,具备合法行医条件
E:考试合格后,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下列哪项不是痰饮形成的主要因素:
A:外感六淫
B:七情内伤
C:脾失健运
D:肺失宣降
E:肾不纳气
下列不属于病理性胎黄的是()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黄疸10~14天消退
C:黄疸退而复现
D:黄疸持续加深
E: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治用()
A:已椒苈黄丸
B:文蛤散
C:白虎桂枝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肾气丸
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作用的物质是()
A:肾精
B:肾气
C:肾阴
D:肾阳
E:肾血
茵陈五苓散的功用是()
A:清热利湿退黄
B:清热通便
C:和胃退黄
D:利湿清热退黄
E:润燥通便
既能敛汗,又能镇心安神的药物是()
A:酸枣仁
B:山茱萸
C:浮小麦
D:白芍
E:龙骨
抗原转换指的是()
A:变异幅度小,出现频率低
B:变异幅度小,出现频率高
C:变异幅度大,出现频率低
D:变异幅度大,出现频率高
E:发生于乙型
治疗阴阳两虚型肺痨的主方为()
A:月华丸
B:百合固金汤
C:补天大造丸
D:保真汤
E:生脉散
简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间的联系。
在导致腰痛的外感诸邪中,最为关键的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E:燥邪
有机磷农药通过哪种途径代谢和排泄()
A:经皮肤、呼吸道吸收者,不经胃肠道排泄
B:肝内降解产物比原来毒性增强
C:肝内氧化产物不如原来毒性强
D:经肾脏排泄
E:在体内蓄积,毒性持久
能反映胃气、宗气、脉气盛衰的部位是哪里?()
A:虚里
B:人迎脉
C:寸口脉
D:膻中
蒲公英具有而紫花地丁不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利咽
B:消痈散结
C:利湿通淋
D:疏散风热
E:凉血消斑
二穴均与脐相平的是()
A:天枢、章门
B:日月、带脉
C:天枢、大横
D:天枢、日月
E:肓俞、维道
性味辛温,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的药物是()
A:丹参
B:益母草
C:川芎
D:香附
E:郁金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的药物是()
A:白芍
B:当归
C:牛膝
D:制首乌
E:熟地黄
患者,女,55岁。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已3年。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
A:心气虚证
B:心阳虚证
C:心血虚证
D:肺气虚证
E:肺阳虚证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A: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B: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C:相对缓慢
D:发热、剧烈头痛、皮肤瘀斑
E:发热、出血、肾损害
风湿痹证,肝肾不足两者所致的腰腿疼痛均可应用的药物是()
A:羌活
B:独活
C:木瓜
D:防己
E:五加皮
神阙穴旁开2寸处的腧穴是()
A:肓俞
B:水分
C:大横
D:气海
E:天枢
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最有效的药物是()
A:利尿剂
B:洋地黄
C:钙离子拮抗剂
D: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患者,男,48岁。食积不化,脘腹胀痛,纳食不香。诊断为胃下垂,首选药物是()
A:陈皮
B:青皮
C:枳实
D:木香
E:香附
下列各种病毒,属肝炎病毒的是()
A:HGV
B:TTV
C:HEV
D:CMV
E:EBV
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的腧穴是()
A:睛明
B:太阳
C:攒竹
D:丝竹空
E:瞳子髎
下列哪项不是内伤发热的病机()
A:瘀血阻滞,壅遏不通
B: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C:肝气不疏,气郁化火
D:邪气在表,卫表失和
E:阴精亏虚,阳气偏盛
流行性出血热的休克属于()
A:心源性休克
B:内失血浆性休克
C:感染中毒性休克
D:失水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患者女,32岁,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用()
A:小青龙加石膏汤
B:桑白皮汤
C:清金化痰汤
D:麻杏石甘汤
E:定喘汤
治疗痔疾常取的腧穴是()
A:天枢
B:委阳
C:承山
D:申脉
E: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