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手术时突然停电,这时病人最强烈的需要是( )
A:安全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感情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下陈述哪条是错误的( )
A:自杀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
B:自杀未遂者10~20倍于自杀死亡者
C:全世界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自杀
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六个人产生心理冲击
“人脑不仅能反映当前所看到、听到的事物,还能反映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和想象出来从未见到过的事物,”这说明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 )
A:客观真实性
B:系统整体性
C:抽象概括性
D:间接创造性
E:主观能动性
挫折会增强个体的适应性、()、耐受力和()。
心境障碍患者病程大多具有发作性特点,发作间歇期常遗有残留症状。( )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是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其哲学的基础,提倡重视人的( )
A:智力
B:意志
C:人性
D:动力
E:主观意识经验
当前医学模式正处在下列哪一阶段( )
A:神灵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阶段
B: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阶段
C: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阶段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向整体医学模式转变阶段
E:整体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阶段
患者男性,20岁。凭空闻声5年,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冲动打人半年入院。既往体健。病前性格内向、孤僻。家族史阴性。精神检查可引出明确的言语性与命令性幻听,思维内向性,情感淡漠,在幻听支配下有冲动行为。患者曾接受氯丙嗪600mg/d治疗6个月和喹硫平750mg/d治疗6个月。目前氯氮平600mg/d治疗14个月,幻听与冲动仍未控制。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浓度750ng/ml,心率120次/分。下一步治疗措施适宜的是()
A:减少剂量合并氯丙嗪
B:减少剂量合并利培酮
C:减少剂量合并碳酸锂
D:减少剂量合并地西泮
E:减少剂量合并卡马西平
不属于
胆汁质的主要外显行为的是( )
A:精力充沛
B:情绪稳定
C:冲动性大
D:自制力差
E:不宜疲劳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对抗疾病,更重要的是挖掘人们的心理和身体潜能,增进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为培养全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与DA功能活动过度有关
B: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可能与子宫内感染和产伤有关
C:精神分裂症是单基因遗传疾病
D:精神因素作为外因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E: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遗传病
患者男,30岁,大学毕业,工程师,未婚。近3周来总觉得周围同事、马路上行人、邻居的言行都含有某种意义,暗示自己,比如电视剧演的情报人员的故事就是暗示我有特别的事要发生。感到有人在监视自己,控制自己,什么目的不清楚,自己没有隐私,为此痛苦,吃不好,睡不好。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你认为可能的诊断是()
A:短暂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偏执性精神病
D:抑郁症
E:躁狂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可能的症状是()
A:错觉
B:幻觉
C:牵连观念
D:被害妄想
E:抑郁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镇静催眠药
B:抗抑郁药物
C:心境稳定剂
D:抗精神病药物
E:抗焦虑药物
患者男,42岁,农民。表现生活懒散,不爱清洁,不愿出门,话少,已经2年余,家庭经济困难,要求门诊治疗。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
A:氯氮平
B:舒必利
C:喹硫平
D:利培酮
E:奥氮平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3个月后有所好转,但家人发现患者有时偷偷藏药,最合适的处理措施是()
A:住院治疗
B:电休克治疗
C:换用氟哌啶醇葵酸酯注射剂
D:换用利培酮口服液
E:换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药物加至常规治疗剂量已2周,但家人反映病情仍未见好转,应采取的措施()
A:继续观察
B:加大药物剂量
C:合并碳酸锂
D:合并丙咪嗪
E: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恐惧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A:焦虑
B:回避行为
C:恐惧
D:抑郁
E:人格解体
患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是( )
A:患者心理活动的强度与其“疾病认知”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B:患者心理活动的强度与其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呈正比
C:患者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与其年龄增长呈正比
D:患者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呈反比
E:以上均正确
医生在心理治疗中要设身处地理解患者,能分享患者的情感。这是( )
A:理解
B:通情
C:明理
D:中立
E:醒悟
情感是指较强且带有较强的情感;情绪是较弱、较少或很少带有冲动性的情绪。
在心理学和医学史上最早诞生的系统性心理治疗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
C:精神分析或称心理动力理论
D:整体健康观
E:身心疾病的特殊冲突理论
如何理解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
个性是指个体的( )
A:遗传素质
B:心理面貌
C:生理面貌
D:社会面貌
E:人际能力
DSM-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为十七大类( )
以下哪项不用于治疗惊恐发作()
A:放松训练
B:药物治疗
C:认知治疗
D:行为治疗
E:电抽搐治疗
简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患者男,45岁,因感觉疲劳、焦虑、抑郁6个月入院。在6个月前,与妻子离婚后出现睡眠不好,每天要喝250g左右的白酒,还要喝1瓶啤酒,现在要喝更多的酒才能使自己放松。自觉酒量在增大,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酒,否则会站立不稳,精神状态不好,容易感觉疲劳,因为喝酒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经常挨老板批评,患者有轻微的抑郁情绪。对该患者采取的处理方法(提示: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肝功能氨基转移酶升高达200U/L,肝脏B型超声发现为脂肪肝,血脂高,颅脑CT检查正常。)()
A:降低氨基转移酶
B:护肝治疗
C:戒酒
D:降低血脂
E:护心治疗
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正确的说法是()
A:起病缓慢
B:生活懒散
C:活动减少
D:常常治疗不及时
E:伴有突然冲动行为
人经常产生不为社会道德、理智所允许的欲望或本能的冲动,于是人就将这些欲望、冲动排斥到潜意识领域,弗洛伊德将这一过程称为( )
A:否认
B:合理化
C:压抑
D:抑制
E:内射
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睡眠觉醒障碍( )
PTSD发生的病理学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
A:PTSD神经影像学的研究
B:脑电生理学的研究
C:神经内分泌研究
D:神经免疫研究
E:人格特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约为()
A:15%
B:25%
C:35%
D:45%
E:55%
患者女性,20岁,大学生。家人诉患者近3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孤僻离群,对亲友冷淡,个人卫生需督促,有时发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自己的前途无打算。未发现幻觉妄想。患者病前性格内向,但学习成绩良好。家族中其叔叔患精神病于15年前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品性障碍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抑郁症
E:人格障碍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