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由于高效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很低
感染性休克是多因素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其中内毒素是最主要因素。
实验室检查中最可靠的感染证据是( )
A:IgM阳性
B:IgG阳性
C:IgM和IgG均阳性
D:临床标本中分离到SARS病毒
E:PCR阳性
男,60岁,因持续畏寒、发热15天入院,伴有头痛、关节痛。入院时体格检查:T39℃,BP100/70mmHg;神清合作,未见皮疹;心率10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腹平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有触痛;脾左肋下2.0cm,质软,边锐,有触痛。血常规:WBC18×109/L,N0.89。胸片:右下肺发现浸润性病灶。 准备为上述病例做的下列进一步检查中,哪项的诊断意义最大( )
A:胸部X线检查
B:肥达反应
C:骨髓涂片
D:血培养
E:痰菌培养
陈×,男,12岁,汉族,未婚,江西宁都人。因发热伴左侧面颊肿痛2天于2005年1月14日入院。 1月12日起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并有左侧面颊肿痛。 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双颌下见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无压痛,界清,移动可。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左侧面颊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如图);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 血常规: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55,血色素156g/L,血小板256×109/L。 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关于蜱传回归热,正确的是()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
C:可经蜱粪或唾液通过皮肤创面而感染
D:不可以经眼结膜感染
E:与虱传回归热有交叉免疫
下列疾病中,主要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有( )
A:登革热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地方性斑疹伤寒
E:恙虫病
目前已知HIV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型。分类上属________科,_______亚科。
慢性血吸虫病晚期的免疫病理变化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治疗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是( )
炭疽抗菌药物首选( )
黑热病病原首选( )
百日咳抗菌药物首选( )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锑剂
D:乙胺嘧啶
E:喹诺酮类
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
A:大剂量青霉素
B:小剂量青霉素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多烯环素
如图所示,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A:猪及野猪
B:狗及熊
C:猪及鼠
D:熊及鼠
E:猫及狼
患儿,男,3岁,幼托儿。2008年6月出现发热(测体温37.8℃)伴哭闹、拒食,家人发现其口腔疱疹溃疡,手、足、臀部有皮疹。入院查体:T38℃,P108次/分,R24次/分,BP104/77mmHg,神志清晰,精神软,生长发育良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腔黏膜可见数枚疱疹并溃疡,双侧手足肘膝臀部散在红色丘疹与小水疱;HR108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脏肋下未及;颈软,神经系统体征阴性。根据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疱疹性咽炎
B:水痘
C:手足口病
D:口蹄疫
E:猩红热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志贺菌产生的毒素( )
A:神经毒
B:内毒素
C:外毒素
D:肠毒素
E:肝毒素

患者,女,12岁,因反复腹泻3个月余,于昨日早上5时入院。
病人于3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在当地诊所按“肠炎”给予庆大霉素等治疗,但效果不好,症状反复还有加重趋势,故今日入我院。病人生活习惯有喜生食菱角。家族中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史。
查体:T37℃,P65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神志清楚,消瘦体形,皮肤巩膜无黄染,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肾区无叩击痛,下肢未见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均为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95g/L,WBC15~17×109/L,嗜酸性粒细胞0.20~0.30;给以吡喹酮治疗,服药后腹泻有所好转。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进一步确诊应做哪些检查?应该选用哪些药物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DIC低凝阶段多见于( )
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最早在哪一期可发生DIC( )
A:发热期
B:低血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患者,39岁,男性,农民,10月14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6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者近期曾参加秋收。该患者热退出院后3天,复诊,又出现发热,T38.1℃,无其它症状,你认为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上呼吸道感染
B:钩体病复发
C:后发热
D:又患其它感染性疾病
E:败血症
MBC
血吸虫卵可沉积在身体不同部位,引起病变,常见的部位有()
A:肝脏
B:脑组织
C:结肠
D:心脏
E:脾脏
对狂犬病病人可采取以下哪些治疗措施( )
A: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B: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C:环境保持安静
D:单独隔离
E:大剂量抗生素
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20%甘露醇静脉推注
B: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
C: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
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E: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
男,24岁,1年前经常出现寒战、发热、头疼,退热时大汗淋漓,退热后体温恢复正常,自觉明显好转,每2天发作1次,而近半年左右发作停止。体检发现脾脏肿大,血涂片检查有间日疟原虫,应给予下列何种治疗( )
A:磺胺类
B:阿的平+伯氨喹
C:乙胺嘧啶+伯氨喹
D:氯喹+阿的平
E:氯喹+伯氨喹
患儿,男,3岁,幼托儿。2008年6月出现发热(测体温37.8℃)伴哭闹、拒食,家人发现其口腔疱疹溃疡,手、足、臀部有皮疹。入院查体:T38℃,P108次/分,R24次/分,BP104/77mmHg,神志清晰,精神软,生长发育良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腔黏膜可见数枚疱疹并溃疡,双侧手足肘膝臀部散在红色丘疹与小水疱;HR108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脏肋下未及;颈软,神经系统体征阴性。确诊需采取哪种实验室诊断方法()
A: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B:咽拭子细菌培养鉴定
C:疱疹液细菌涂片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检测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核酸检测
关于立克次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病毒更低级的微生物
B:生存不依赖细胞环境
C:无细胞壁结构
D:在细胞内生长和繁殖
E:只有RNA一种核酸
炭疽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
A:血液-体液传播
B:接触传播
C:吸入传播
D:食入传播
E:性传播
在抗微生物药物中,肝毒性最常见于( )
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喹喏酮类抗生素
C:内酰胺类抗生素
D: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E:万古霉素
图为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的前鞭毛体阶段,下列关于前鞭毛体说法错误的是( )
A:见于白蛉消化道
B:在22℃~25℃培养基中呈纺锤形,前端有一游离鞭毛
C:在22℃~25℃培养基中大小约11~16μm
D:在22℃~25℃培养基中长度与体长相仿
E:抵抗力强,80℃可存活6月,胃液中可耐受24h
张××,女,60岁,畏寒、发热10天,于2004年8月2日就诊。体格检查:脾大。血常规:WBC4.5×10/L,N0.68。 若病程第3天在当地检查发现血压为70/40mmHg,其最终的诊断是什么?
SARS病人体内IgG特异性抗体约在起病后___________天出现。
对红细胞内裂殖体有迅速而强大杀灭作用的是()
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配体的是()
杀灭各种疟原虫速发型,对红细胞内未成熟裂殖体有抑制作用的是()
A:氯喹
B:奎宁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
E: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