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控石油钻井井控

关井后,也许防喷器胶心损坏不能承压,这些现象可在()处观察到。
A:返流槽出口
B:远控台处
C:节流阀处
坐岗人员发现返速增加,钻井液池液面升高,此时司钻应().
A:溢流检查;
B:立即发警报关井;
C:循环观察。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表层套管下深应满足封固浅水层、疏松地层、砾石层的要求,固井水泥应自井底返至()。
A:地面
B:套管鞋
C:引鞋
D:套管鞋以上100米
循环池钻井液容积增加是发生溢流的一般测定方法。
当量钻井液密度与()。
A:实际井深成反比
B:垂直井深成反比
C:该点所受各种压力之和成正比
D:该点所受各种压力之和成反比
套管下深要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和溢流关井时的井口安全关井余量。()
完井井口装置的中间部分称油管头。
反循环时,在关井套压上增加一个安全压力附加值是()。
A:20MPa
B:5MPa
C:200PSI
D:200MPa
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结束后,停泵、关节流阀,此时的套管压力等于()。
A:初始循环压力
B:关井立管压力
C:关井套管压力
D:循环泵压
井控管汇包括()、放喷管线、反循环管线、点火装置等。
A:内控管线
B:节流管汇
C:压井管汇
D:气管束
强行下钻施工中,当前常用的强下工具有()类。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入井工具外径超过油层套管内径的30%时,界定为大直径工具。
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钻井液罐,两端固定牢靠,钢制管线的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度的铸(锻)钢弯头,其通径不小于()。
A:78mm
B:89mm
C:102mm
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越多,关井后的套压就()。
A:越低
B:越高
C:气体
D:油水混合物
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质预报,在进入油气层前()米,按照下步钻井的设计最高钻井液密度值,对裸眼地层进行承压能力检验。
A:25~50
B:25~100
C:50~100
D:100~200
如图1-01所示,下列哪一种是随动机构的手动锁紧装置()
A:A图
B:B图
C:C图
井控设计应包含()和井控装备等四部分。
A:井身结构;
B:钻具结构;
C:钻井液;
D:井控措施。
某地层深2000米,用密度1.2g/Cm3的钻井液进行破裂压力试验获得数据为:漏失压力PL=15Mpa,PF=20Mpa,问在用密度1.4g/Cm3的钻井液钻进发生溢流后,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应为()(只考虑地层破裂压力因素)。
A:13Mpa
B:12Mpa
C:11Mpa
控制装置处于“待命”工况时,电泵与气泵输油管线汇合处的截止阀打开、蓄能器进出油截止阀关闭。()
压缩空气经控制装置的气动泵,换向机构进入汽缸的下腔时,以下部件动作的顺序为()。
A:活塞、往复杆、梭块、滑阀
B:活塞、梭块、往复杆、滑阀
C:活塞、滑阀、往复杆、梭块
D:活塞、滑阀、梭块、往复杆
当钻遇油、气、水层时,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筒液柱压力,产生连续的溢流或井涌通过地面井控装置、油气分离系统、加重系统向井筒注入重泥浆(压井液),排除溢流,重新建立液柱压力使油、气、水不再进入井筒,我们称为()。
A:一次井控
B:二次井控
C:三次井控
D:四次井控
溢流关井后,造成的圈闭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
A:溢流量大
B:天然气带压滑脱上升
C:地层压力不断增大
D:钻遇异常高压地层
井喷失控不会造成()。
A:钻铤喷出井口
B:自喷井
C:钻机下陷
D:烧毁设备
若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为液体(油、水),则在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内,当溢流顶部到达井口之前的套压值应始终保持为关井时的套压值。
喷失控涉影响井下作业队伍的形象,对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利。
环形防喷器在封井状态下,井口压力不高时,可以用微开胶芯的办法泄降套压。()
发现天然气溢流后立即关井,这时天然气在井筒钻井液中()。
A:静止不动
B:减速下沉
C:忽上忽下
D:滑脱上升
节流管汇仪表法兰上应预留1/2″NPT或9/16″Autoclave螺纹接口,以便于()。
A:安装录井立压传感器
B:安装录井套压传感器
C:录取钻井液增量
D:钻井液性能
安装闸板防喷器时,需配装的半封闸板规格是依据()。
A:钻铤直径
B:技术套管直径
C:使用的钻杆直径
D:闸板防喷器的规格
当地层孔隙压力等于上覆岩层压力时,骨架应力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