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铁主要是在消化道的什么部位吸收()
A:胃
B:肝
C:回肠
D:直肠
E: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粘膜
某男性,58岁,因头晕3年余,四肢麻木2个月入院。查体:面色暗红,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肋下2指,质韧,边界清,无压痛;脾肋下1指,质韧,边界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RBC7.2×109/L,Hb220g/L,WBC22.9×109/L,PLT580×109/L,NAP积分为180分,BM示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明显活跃,红、粒、巨核三系均增生,以红系为主,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结合上述资料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骨髓纤维化
E: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低血糖时可出现()
A:胰岛素分泌加强
B:胰升糖素抑制
C:生长激素分泌抑制
D:生长激素分泌加强
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下列哪些是蛋白质亚基的聚合体形状( )
A:螺旋状聚合体
B:环状聚合体
C:线性聚合体
D:球状聚合体
E:菱状聚合体
在生长条件适宜时,选择细菌生长繁殖的稳定期观察细菌的形态为宜。( )
血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形式是()。
A:DIT
B:MIT
C:rT3
D:T3
E:T4
CD4/CD8升高常见于()
A:病毒感染
B:恶性肿瘤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HIV感染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最宜采用的治疗是()
A:补充铁剂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G
D:脾切除
E:糖皮质激素
A群链球菌与其他群链球菌的主要鉴别试验是( )
A:血浆凝固酶试验
B:杆菌肽敏感试验
C:马尿酸水解试验
D:甘露醇发酵试验
E: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
A: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B: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C: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D: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患者,女性,25岁,2天前出现外阴、阴道有下坠和灼热感来就诊。主诉:全身乏力、小腹不适,白带量多、呈灰白色,很黏稠,并有尿频、尿痛。查体:阴道粘膜充血,触痛明显,余无异常。既往无性病史。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检查,pH为5.5,分泌物加10%KOH溶液时有明显的鱼腥气味,阴道清洁度为Ⅳ度。余无异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患者男,22岁,因发热、面色苍白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53.26×109/L,Hb95g/L,PLT42×109/L,骨髓原粒细胞0.92,早幼粒细胞0.01,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此患者应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成熟型(M2)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TT延长,可被甲苯胺蓝纠正,提示为( )
A: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B:异常纤维蛋白原病
C:因子Ⅱ缺乏
D:有FDP存在
E: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
特定突变位点探针的设计原则有( )
A:检测突变点应该对应于探针的中心
B:基因突变检测探针的设计可采用叠瓦式策略
C:以突变位点为中心,在其左、右两侧各选取15~25个碱基的靶序列
D:将中心位点的碱基分别用其他两种碱基替换,可得到3个突变型探针
E:长度为N个碱基的突变区就需要5N个探针
哪个不是脱落上皮细胞增生的特点()
A:核增大,可见核仁
B:胞浆呈嗜碱性
C:核浆比例略大
D:核分裂活跃
E:胞体明显肿胀
关于VIS的论述正确的是()
A:VIS就是变异指数
B:VIS只计整数位不带正负符号
C:当VI≤400时,VIS=VI
D:当VI>400时,VIS=400
E:VIS是室间质评的指标
关于霍乱肠毒素,错误的是()
A: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
B: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
C: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D:其受体是糖蛋白
E:是霍乱弧菌主要的致病物质
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试验是()
A:APTT
B:BT
C:CT
D:PT
E:TT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建立溶菌周期;二是建立溶原状态。噬菌体的溶菌过程大致可分为哪些阶段()
A:吸附阶段
B:穿入阶段
C:增殖阶段
D:裂解阶段
E:释放阶段
下列器官或组织能产生激素的有( )
A:性腺
B:胃肠道
C:下丘脑
D:肾
E:腺垂体

患者,男,32岁,在拉萨工作12年。外周血检查结果:RBC6.5×10/L,HB190g/L,HCT0.65。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按常规操作进行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
A:血膜分布不均
B:血膜过厚
C:血膜过长
D:血膜过窄
E:血膜过薄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得到满意结果,涂片时应注意采用( )
A:小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
B:大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
C:大血滴,大角度,快速推片
D:小血滴,小角度,慢速推片
E:大血滴,小角度,快速推片
患儿男,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6.5g/L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0g/L氯化钠溶液(阳性)。该患儿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的生物活性片段是( )
A:C1~C9
B:C2a
C:C3a、C5a、C4a
D:C3、C4、CR1
E:C3b
痰液中出现干酪样小块可见于()
A:肺结核
B:肺癌
C:支气管哮喘
D:过敏性支气管炎
E:肺脓肿
经皮肤采末梢血常用的部位是()
A:手指
B:耳垂
C:足跟
D:手背
E:肘部
使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结果出现假阴性的是( )
A:铁剂
B:VitC
C:动物血
D:素食
E:牛肉
脂质三联征包括高TG、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LDL)增高和HDL水平低下。( )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两者共同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DM分型
B:确认DM患者是否需胰岛素治疗
C: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D:评估胰岛素治疗后的B细胞功能
E:诊断胰岛Β细胞瘤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关于血清TBA测定,叙述正确的是()
A:酶循环法可以测定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并计算比值
B:可以用于鉴别肝病的类型
C:可在肝实质细胞发生微小坏死时升高,因而是较灵敏的肝损伤的标志物
D:进食后血清TBA升高,此为病理现象
E:血清TBA在回肠切除后常升高
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B: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形成了反应的载体
C:SPA一个分子内有4个相似的活性部位,可与IgG非特异性结合
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
E:可用于微生物的快速诊断,定种及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