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民航飞行签派员
在夜晚,飞行员如何识别陆地机场?()
A:陆地机场有绿色、黄色交替闪烁的灯标
B:陆地机场有由白色和红色交替闪烁的灯标
C:陆地机场有由白色和绿色交替闪烁的灯标
仪器测量能见度,白天使用什么定律?夜间使用什么定律?
在何种条件下,飞行员在收到着陆机场低于最低着陆标准的天气预报后,可以继续仪表进近到决断高?()
A:在雷达环境下实施仪表进近
B:当飞行员切入航向道以后
C:当飞行员仪表进近的最后进近阶段
倾斜能见度是飞行员目视飞行时在座舱中能看到的()最远目标物距离。
A:下方
B:前方
C:上方
D:地面
非精密进近程序,最后航段要满足直接进近的要求,其航迹方向应该:().
A:尽量与跑道中心延长线一致
B:如果不一致,夹角不大于15°(A、B类飞机不大于30°),交点距跑道入口不小于1400米
C:在跑道入口前1400米处,最后进近航迹与跑道中线延长线的侧向距离不大于150米
D:满足上述全部要求
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航行情报服务手册”是:().
A:DOC8168
B:DOC8126
C:DOC4444
D:DOC7030
电波经过不同媒质的交界面时,会产生:().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绕射
冬季,在高空()最可能遇到强烈的晴空紊流。
A:卫星云图上带有横向短云波的盾状云系北部边缘的晴空区中
B:冷高压中心寒冷的晴空区中
C:副热带高压脊线上的晴空区中
D:赤道辐合带上空
单发飞机的起飞最低标准为:().
A:VIS1.6千米,云高不低于100m
B:VIS0.8千米,云高不低于150m
C:VIS1.6千米,云高不低于150m
D:VIS0.8千米,云高不低于100m
对于喷气式发动机飞机,高度增加,航程将()
A:不变
B:只有无风时增加
C:增加
Ⅰ类精密进近的DH以确定的超障高(OCH)为计算依据,但由此确定的DH不得低于航空器飞行手册所载明的该航空器仪表飞行允许的最低高度/高,也不得低于使用精密进近导航设施完全参照仪表能达到的最低高度/高,而且不得低()
在高空急流轴上,颠簸频率及强度的最大值大都出现在急流轴下方靠高压的一侧。
飞机飞行过载(载荷因数)的概念可描述为:().某飞行状态下:().
A:升力与推力的比值
B:升力与阻力的比值
C:升力与重力的比值
D:推力与阻力的比值
对于非绝热过程,当位温增加时,气块有热量放出;位温降低时,有热量收入。
某09-27号跑道长2800米,后09跑道延长了400米,入口移至新跑道端,此时机场基准点应:().
A:向09号方向移200米
B:向27号方向移200米
C:位置保持不变
D:A和B皆可
下列距离中能够包含有安全道的是()
A:加速停止可用距离
B:一发失效时的起飞距离
C:全发起飞距离
国际性航空承运人必须携带上飞机的文件副本有?()
A:装载舱单、飞行计划、签派单
B:签派放行单、飞行计划、重量和平衡放行单
C:签派放行单、装载舱单
当主导能见度演变到()本场SPECI报告标准中的最大值时,应在纪要栏记录其()。
对于等M数的MRC巡航,随着燃油的不断消耗,为了一直保持MRC巡航,飞行员应该()。
A:增加表速
B:采用阶梯爬升
C:降低飞行高度
简述降水现象对飞行的影响。
按照仪表飞行规则(IFR)飞行的航空器,要求改为按目视飞行规则(VFR)飞行的,().
A: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可在任意一点改为VFR飞行
B:应当事先向有关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报告,得到许可后方可改变
C:可由飞行员自主决定实施何种飞行
事故是指一种紧急事件发生,导致一名以上的乘客或机组或其他人员(),和/或财产严重受损。
A:轻伤
B:惊吓
C:失踪
D:严重受伤
当外界空气压力减小时,产生推力将().
A:由于喷气飞机更有效的吸入空气而增加
B:由于进气道的空气的压缩性将补充任何空气压力的减小,因此推力不变
C:由于更大的密度高度而减小
如果在35000英尺飞行高度层上,外界温度比标准高度高,密度高度与气压高度相比较,将()
滑行道的强度至少应等于:().
A:它所服务的跑道强度
B:停止道的强度
C:升降带的强度
D:跑道道肩强度
一个螺旋桨的叶片上的几何螺距(桨叶角)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驾驶舱语音记录工作于()
最容易产生航空器积冰的降水形态是()。
A:雪
B:冰雹
C:雨夹雪
D:霰
AIX中要对一个卷组做镜像,下面哪个步骤是正确的()。1、extendvg 2、mirroring 3、syncvg 4、setquorum 5、mkfscopy 6、reorgvg
A:1、2、3、4
B:1、5、3、4
C:1、2、4、6
D:6、5、4、3
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主要是()的作用。
A:上单翼、下反角、侧滑角、垂直尾翼
B:上反角、后掠角、高垂尾
C:下单翼、差角副翼、后掠角
D:上反角、背鳍、垂直尾翼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