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下列关于渐进多焦眼镜配适人群说法正确的是()。
A:仪表监测人员不适合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B:建筑工人适合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C:初期老视病人不适合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D:对单光老视眼镜适应失败者可以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将柱镜转换片形,如果一面为球面,则另一面的设计应为()。
A:反几何
B:双非
C:球面
D:托力克面
SCL镜片护理液中润眼液制剂的成分包括硼酸,依地酸二钠,甘油及蛋白酶。
隐形眼镜镜片如残留酶清洁剂可导致()。
A:过敏反应
B:缺氧
C:毒性反应
D:镜片损坏
关于晶状体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核是晶状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部位
B:晶状体核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形成原因
C:晶状体是引起调节的唯一因素
D:晶状体核硬化是老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如果顾客戴镜时右侧低左侧高,原因是()。
A: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小或左身腿倾斜角小
B: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大或左身腿倾斜角小
C: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大或左身腿倾斜角大
D:眼镜的左身腿倾斜角大或右身腿倾斜角小
关于散开过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短时间阅读即有眼部不适
B:可引起视近物时同侧性复视
C:散开过度可引起视远物时交叉性复视
D:散开过度常因远视眼未矫正所引起
光通量是表示光源所辐射的总光量。
FDA将含水量高于()的角膜接触镜材料定为高含水量材料。
A:40%
B:50%
C:60%
D:70%
规则散光眼中,处方:+1.00DS/-1.00DC*180即是()。
A:单纯性远视散光
B:单纯性近视散光
()指外界物体两端在眼内结点处所形成的夹角。
A:α角
B:β角
C:C角
D:K角
配戴SCL后出现角膜染色3级的临床特征是()。
A:片状,﹥35%,快速弥漫性基质着色
B:微点状,1%~15%,浅表上皮
C:大点状,16%~25%,可波及深层上皮,缓慢轻度基质着色
D:大点融合状,26%~35%,深层上皮,快速局限性基质着色
+2.0DC×90与+2.0DC×180两柱镜正交联合后所得等效屈光力为()。
A:0
B:+2.0DS/+4.0DC×180
C:2.0DS/+4.0DC×90
D:+2.0DS
角膜接触镜镜片移动度过大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镜片容易偏位
B:异物感增加
C:视力不稳定
D:角膜缺氧
角膜接触镜配戴视力的稳定性,有助于了解镜片配适及处方是否适宜。
GPC治愈后极易复发的原因是()。
A:因为杯状细胞的持续分泌
B:因为溶菌酶蛋白的特异性
C:因为免疫记忆细胞的存在
D:因为角膜上皮细胞间距增大不可恢复所致
人眼注视某一方向时眼的视轴与镜片后表面相交点称为()。
A:光心
B:视点
C:视轴
D:几何光心
晶状体悬韧带是连接晶状体()与睫状体的纤维组织。
A:前极
B:赤道部
C:后极
D:核
灰色变色玻璃镜片中的氧化亚铜是增感剂,可使玻璃的变色速度增加数百倍以上。
带状光检影镜的投射光为()。
A:条带状
B:圆柱状
C:圆锥状
D:斑点状
双光镜片的像跳又称畸变。
配戴SCL后数日内出现不适的原因是()。
A:除蛋白酶片的毒性超标
B:镜片配适不良
C:镜片沉淀物过多
D:镜片破损
角膜接触镜镜片的后曲面几何中心至边缘弦线的垂直距离称为()。
A:基弧
B:矢高
C:中心厚度
D:后顶点度数
人眼第一主点位置是()。
A:角膜缘后1.602mm
B:角膜缘后1.348mm
C:角膜缘后7.708mm
D:角膜缘后7.332mm
验光员同事之间应()。
A:谦虚谨慎
B:自高自大
C:骄傲自满
D:互相夸耀
用于制作镜架材料的赛璐珞的优点是()。
A:可塑性好,外观漂亮,硬度大
B:耐酸性腐蚀
C:不易老化
D:不易燃烧与爆裂
知觉性外斜视的偏斜棱镜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
A:HirsChBerg试验
B:Krimsky方法
C:交替遮盖结合三棱镜
D:同视机
渐进多焦点镜片中,由于不同子午向的焦量差异导致的目标物偏移变形,称为()。
A:推沙效应
B:像差效应
C:泳动效应
D:曲线效应
不属于橙黄色变色镜片的熔炼成分的是()。
A:氟化镁
B:氧化镐
C:氧化硅
D:氧化铝
中心厚度为0.25mm的厚型SCL镜片,弧度每变化0.10mm约产生()的泪液透镜。
A:0.31D
B:0.25D
C:0.11D
D:0.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