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麻醉学高级职称
男性,60岁,口腔手术病人需进行鼻插管,操作过程中鼻腔大出血,请耳鼻咽喉科填塞止血,被迫取消手术。该病人最可能的出血部位是()。
A:Little区
B:咽隐窝
C:鼻前庭
D:咽后壁
E:咽前壁
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的并发症是()。
A:恶心、呕吐和便秘
B:误穿血管、神经损伤、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阻滞
C:感染、气胸和肾脏损伤
D:血压升高、共济失调和尿潴留
E:气胸、肾脏损伤和蛛网膜下腔阻滞
心肌缺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
A:减少心脏前负荷
B:降低心脏后负荷
C:减慢心率
D:维持稳定的血压
E:增强心肌收缩力
小儿术前用药目的主要是()
A:使小儿安静入睡
B:减少或抑制呼吸道黏膜分泌
C:误吸的危险
D:降低小儿新陈代谢
E:加快麻醉药物的代谢
腭扁桃体位于()。
A:咽隐窝内
B: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窝内
C:口腔内
D:梨状隐窝内
E:咽后壁内
患者,男,48岁,颅脑外伤,拟全身麻醉下行探查减压术。意识不清,躁动不安,BP140/80mmHg,P100次/分,心肺未见异常,SpO
2
下降至86%~88%,给肌松药未改善。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吸入麻醉药是()。
A:氟烷
B:甲氧氟烷
C:异氟烷
D:恩氟烷
E:乙醚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麻醉中不宜应用()。
A:氯胺酮
B:丙泊酚
C:羟丁酸钠
D:芬太尼
E:硫喷妥钠
关于手术后镇痛下列哪些正确()。
A:无不良反应发生
B:有利于病人深呼吸和咳嗽
C: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
D:可减少心肌作功和耗氧量
E:可减轻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
与血压有关的因素包括()。
A:心排出量
B:外周血管总阻力
C:血容量
D:血管壁弹性
E:血液粘稠度
成人心肺复苏中,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正确的按压部位: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双侧乳头之间
B:按压的胸骨幅度为4~5cm
C:按压、放松的时间比为2∶1
D:如果有2名或更多的救助者,可每2min更换按压者(或在5个比例为30∶2的按压与人工呼吸周期后);每次更换尽量控制在5s之内
E:2005年指南推荐单人按压-通气比值为30∶2;在儿童和2名救助者所使用的比值为15∶2
麻醉前给药的目的()。
A:增强麻醉效果
B:防止不良反应
C: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D:预防麻醉药过敏反应
E:减少麻醉药用量
患者女,55岁,因“急性胃肠道出血”行无痛内镜检查。查体:体重50kg。给予丙泊酚50mg+芬太尼0.05mg后患者入睡。在检查过程中突发低血压,急查心电图示前壁心肌梗死。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SWAN-GANZ导管置入后发现CVP6mmHg,PAP35/15mmHg,PAWP10mmHg,CO3.0L/min,血气分析:pH7.38,PaCO
2
35mmHg,PaO
2
66mmHg,SaO
2
92%,Hb90g/L。对于增加氧的输送,以下处置效果最好的是()。
A:增加FiO
2
使PaO
2
至90mmHg
B:输血使血红蛋白升至100g/L
C:使用多巴酚丁胺使心排血量(CO)升至4.0L/min
D:补充晶体液使PAWP升至16mmHg
E:100%氧气吸入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被紧急送入ICU,入室时全身冰凉,发绀,昏迷,HR100次/min,BP78/40mmHg,无自主呼吸。最恰当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深静脉置管快速补液
B:床旁心电图
C:立即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
E: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突发低血压的原因是()。
A:大量失血
B:麻醉过深
C:麻醉药物过敏
D:心源性休克
E:肺栓塞
患者,男,65岁,多年冠心病史,小区内散步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作为一名具有医学背景的邻居和目击者,除了下列哪一项之外,你应采取什么措施()。
A:迅速将患者背到附近的小区诊所
B:将患者就地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领口,松开裤带
C:迅速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状况
D:手机拨打“120”,同时呼叫现场其他人员协助抢救
E:现场心肺复苏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心跳骤停()。
A:立即听心音
B:立即做心电图
C:立即测血压
D:立即触摸颈动脉搏动
E:立即触摸肱动脉搏动
NSAIDs有中等程度的镇痛效应,可用于治疗()。
A:一般性疼痛
B:炎症性疼痛
C:术后疼痛
D:癌性疼痛
E:重度疼痛
可增强子宫收缩力的吸入麻醉药是
A:氧化亚氮
B:乙醚
C:氟烷
D:异氟烷
E:恩氟烷
下列静脉麻醉药中,增加脑代谢的药物是()。
A:依托咪酯
B:硫喷妥钠
C:异丙酚
D:氯胺酮
E:咪达唑仑
下列哪项不是大剂量芬太尼引起的并发症()。
A:术中呼吸抑制
B: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
C:胸壁肌肉强直
D:血压降低
E:情绪激动和噩梦
患者,男性,69岁,75kg,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间断服用降压药,术前BP165/95mmHg,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左室高电压。其余检查未见异常。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根据TURP相关器官的神经分布,麻醉平面(头端)应该控制在哪一感觉即已足够()。
A:T
6
B:T
8
C:T
10
D:T
12
E:L
1
F:S
1
高位肠梗阻伴中毒性休克选用的麻醉方法()
A:椎管内麻醉
B:神经阻滞麻醉
C:静脉麻醉
D:针麻
E: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产生肌松作用最差的药物是()。
A:静脉麻醉药
B:吸入麻醉药
C:局麻药
D:非去极化骨骼肌松弛药
E:去极化骨骼肌松弛药
患者男性35岁患者,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拟行心内直视术,术前一天突感左心前区疼痛,伴冷汗、恶心。术中如病人血压由156/95mmHg降至78/46mmHg,此时应立即()。
A:静注肾上腺素
B:静注麻黄碱
C:静注多巴胺或间羟胺
D:静注去氧肾上腺素
E:静注异丙肾上腺素
与溶液的渗透压相关的因素为溶质的
A:分子量
B:重量
C:分子数
D:分子形状
E:原子价
肾静脉()。
A:走行于肾动脉的后方
B:右肾静脉较左肾静脉长
C:右肾静脉通常收纳右肾上腺静脉
D:左肾静脉收纳左肾上腺静脉和左睾丸静脉
E:在肾蒂内位于肾盂与肾动脉之间
患者女性,28岁,车祸致骨盆骨折,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体温39.1℃,血压55/25mmHg,脉搏136次/分,呼吸22次/分。术前未置胃肠减压管,拟行急症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抗胆碱药宜选()。
A:阿托品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长托宁
E:胃长宁
关于大隐静脉,下列哪项错误()
A:在腹股沟下方注入股静脉
B:在足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
C:经内踝前方上行
D:与胫前动脉相伴行
E:下肢静脉曲张的好发部位
患者男性,60岁。尿毒症、左心功能衰竭。多次出现肺水肿经急诊血透强心等处理好转。查:体重43kg,血压128/75mmHg,心率100次/分,ECG显示左室高电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钾5.9mmol/L。行肾移植术。最佳的麻醉方法()。
A:局麻+神经安定术
B:硬膜外麻醉
C:气管内插管全麻
D:腰麻
E:针刺麻醉
对骨粘合剂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骨水泥造成严重循环抑制的发生率高,故应在填充骨水泥时常规静注麻黄碱以对抗血压下降
B:一般发生在刚充填瞬间
C:主要原因与液态或气态单体的吸收有关
D:主要表现为呼吸停止和低氧血症
E:处理上以吸氧等呼吸支持为主
穿过四边孔的结构有()。
A:旋肱后动脉
B:旋肱前动脉
C:旋肩胛动脉
D:旋肩胛静脉
E:肩胛上神经
患者男,26岁,因“急性阑尾炎术后9d,腹泻、发热6d,气促6h”入ICU。9d前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阑尾坏死、穿孔,腹腔内有大量脓性液体,手术切除坏死阑尾,并给予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术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7~39℃,予抗感染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黄绿色稀水便,每次100~300ml,每天10~15次。腹部超声:肠间和肝下有少量液性暗区。考虑为术后腹腔感染,继续抗感染治疗。术后第7天粪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考虑菌群失调,停用抗生素。但患者仍发热、腹泻,并在术后第9天出现呼吸急促,为进一步治疗收入ICU。既往体健。查体:T38.5℃,P100次/min,R30次/min,BP105/6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杂音;腹软,手术切口愈合好,伤口周围有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7次/min)。血常规:WBC14×10
9
/L,N0.88,Hb140g/L,PLT300×10
9
/L。粪常规:球杆比例为6︰4。血电解质:Na
+
128mmol/L,K
+
3.0mmol/L。BG5.5mmol/L。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T、AST正常,总胆红素67μmol/L,直接胆红素31μmol/L,总蛋白67g/L,清蛋白31g/L。普通面罩吸氧(氧流量4L/min),血气分析:pH7.45,PaCO
2
34mmHg,PaO
2
90mmHg,BE2mmol/L,血糖9mmol/L。ECG://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此患者腹泻的治疗原则为()。
A:停用相关抗生素
B:给予FFP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C:积极输注清蛋白
D:立即予止泻药物
E:适时补充肠道益生菌
F: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G:口服或静脉予万古霉素
H:口服甲硝唑
I:加强肠外营养支持
TEE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A:心肌缺血
B: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脏肿物
C:检查血流栓子
D:瓣膜功能和主动脉病变
E:先天性心脏病
地佐辛静滴用于全身麻醉有()。
A:过敏反应
B:副作用
C:毒性反应
D:后遗效应
E:协同镇痛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