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应激状态下,表现为远离应激源的防御行为,称为( )
A:自我防御反应
B:“战”的行为反应
C:“逃”的行为反应
D:退缩性反应
E:焦虑性反应
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 )
A:抗精神病药物
B:吩噻嗪类
C: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D:抗焦虑药物
E:抗抑郁药物
有关环性心境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类以轻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发作的慢性心境障碍
B: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高涨和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
C:躁狂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都够不上躁狂发作的标准
D:抑郁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够不上重性抑郁发作的标准
E:轻度躁狂和抑郁发作,一般与生活事件有关,而与性格基础无关
关于人格,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A:人格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
B:有些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十分密切
C: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
D:个体的人格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并可预测
E:人格不健全的人易患精神疾病
有关个人因应工作压力与工作耗竭的建议,以下叙述何者有误?()
A:接受自己的短处并承认自己永远都是失败者
B:使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压力问题
C:透过正确饮食和运动维持身体健康
D:培养嗜好及兴趣
药物是目前最普遍被使用来处理疼痛的方法。
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需要经过的过程是( )
A:注意
B:想象
C:思考
D:观察
E:复述
脑电图对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描述,哪项正确()
A: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可确诊为病毒性脑炎
B:动态观察脑电图可以辅助和观察病情变化
C:若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则可排除病毒性脑炎
D: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常不一致
E:脑电图常在病情好转后才逐渐趋于正常
在精神科诊断和治疗中应用量表,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主观影响
B:较好反映治疗前后症状动态变化
C: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
D:标准化评分可以纠正临床误诊
E:标准化评分有利于避免遗漏症状
病人延迟就医最常采用的防卫机制是( )
A:投射
B:升华
C:否认
D:压抑
E:合理化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等都有改变,我们称之为( )
A:更年期
B:平衡期
C:关键期
D:衰老期
E:丧失期
尼古丁对全部自主神经节具有特殊作用,小剂量能兴奋肾上腺髓质,使之释放肾上腺素。( )
下列哪项属于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
A:注意增强
B:随境转移
C:注意固定
D:注意缓慢
E:注意狭窄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谵妄病人会发生冲动或自伤行为
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恐怖性
C:谵妄病人有定向障碍
D:谵妄病人会产生被害妄想
E: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可能减轻
()就是缓解紧张,颐养性情,释放心底欲望,获得心理愉悦,具有心理调适功能的休闲活动。
简述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措施。
下列叙述哪项不属于强迫症状()
A:出门后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
B:穿衣服时需先穿毛衣、外衣,再穿袜子、裤子。如果次序打乱则烦躁不安
C:总是怀疑自己听错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需反复向老师验证才放心
D:总是怀疑自己有病,虽经各种化验证实,仍然不放心
E:反复洗手,生怕手上有乙肝病毒
被鉴定人李某,男,26岁。一天经过邻居叶某门口时,突然拿菜刀将叶某头背砍伤。被警方抓获后,家属提出李某患有精神病,希望进行司法鉴定。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哪项处理的方式不对()
A:责令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
B:责令家属或者监护人送其医疗
C:劳动改造
D: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E:家属或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对李某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除了解有关情况外,以下哪点非常重要()
A:文化程度
B:与父母的关系
C:作案动机
D:生活自理能力
E:躯体疾病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李某此次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结果应是()
A:无行为能力
B:无责任能力
C:完全责任能力
D:有服刑能力
E:无作证能力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需要对李某以下哪项能力进行鉴定()
A:行为能力
B:责任能力
C:受审能力
D:作证能力
E:服刑能力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假设信息]经过调查,家属反映,李某1996年出现精神异常,曾在精神病医院诊治过,诊断"精神分裂症",在家服药,用过氯氮平、舒必利等药物。经常自言自语说自己做错了事,写了检讨、罚了款。常自言自语,易发脾气。伤人前邻居在其家门口拍鸡毛掸子拍得很响,李某听到后就开始烦躁,到自家打大门,并将门拆下丢到塘里。同村村民反映,李某出现精神异常大概有5年了,没有好转。说话经常是乱扯、前言不搭后语,说别人害他。不做事,即使做一点事,也只干一会儿,便去睡觉。平时不打人,但有时骂人,发病时打父母。李某与叶某平素没有过节。精神检查李某意识清楚,存在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李某称听到有人告诉他,叶某要杀他,因此才先下手。李某的精神疾病可能是()
A:人格障碍
B: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C:精神分裂症发病期
D:神经症
E:急性脑病综合征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假设信息]经过调查,家属反映,李某1996年出现精神异常,曾在精神病医院诊治过,诊断“精神分裂症”,在家服药,用过氯氮平、舒必利等药物。经常自言自语说自己做错了事,写了检讨、罚了款。常自言自语,易发脾气。伤人前邻居在其家门口拍鸡毛掸子拍得很响,李某听到后就开始烦躁,到自家打大门,并将门拆下丢到塘里。同村村民反映,李某出现精神异常大概有5年了,没有好转。说话经常是乱扯、前言不搭后语,说别人害他。不做事,即使做一点事,也只干一会儿,便去睡觉。平时不打人,但有时骂人,发病时打父母。李某与叶某平素没有过节。精神检查李某意识清楚,存在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李某称听到有人告诉他,叶某要杀他,因此才先下手。李某的精神疾病可能是()
A:人格障碍
B: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C:精神分裂症发病期
D:神经症
E:急性脑病综合征
这两首诗涉及到人的自我意识中的两个概念,分别是()。
A:自负与自信
B:自我期望与自我评价
C: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
D:自尊与自信
控制感是可以经由(),从小培养的。
下列哪一项是人格心理特征( )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想象
E:思维
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
A:20%
B:40%
C:50%
D:70%
疼痛的意义。
慢性期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症状固定或反复发作,易出现( )
A:厌世心理
B:揣测心理
C:恐惧心理
D:冷漠心理
E:以上都正确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特别强调咨询者与求助者的交流,以下不符合其交流原则的是( )
A:教育式的交流
B:共情式的交流
C:真诚式的交流
D:积极关注式的交流
E:非指导式的交流
情感的特征不包括( )
A:情感是人特有
B:情感产生和生理需要有关
C:情感产生不伴有生理和行为变化
D:情感冲动性小
E: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人本主义学派的创立者是( )
A:沃尔夫和马斯洛
B:斯金纳和罗杰斯
C:巴甫洛夫和华生
D:马斯洛和罗杰斯
E:华生和斯金纳
强调环境刺激导致个体习得性生理心理反应产生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是( )
A:心理生理学理论
B:学习理论
C:心理动力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以上都是
人可以利用触觉阅读盲文,这是感觉的( )
A:联想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E:补偿
患者男,18岁,高中学生。既往正常但性格内向。因多次到百货商店行窃被拘留,由公安人员带来医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由外地迁来本市,近3个月来行为突然发生变化,三次无证开汽车受到处罚,情绪变得易激惹。初接触时与医生不合作,在几次心理治疗后变为合作。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属于()
A:焦虑性适应障碍
B:品行异常的适应性障碍
C: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性障碍
D: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性障碍
E:未分型的适应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