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治疗药物包括( )
A:甲硝唑
B:阿苯达唑
C:吡喹酮
D:喹诺酮类
E:硫氯酚
脊髓灰质炎减少乃至消灭主要依靠( )
A:疫苗治疗
B:对症治疗
C:支持治疗
D:激素治疗
E:抗病毒治疗
布氏杆菌病发病机制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参与。
某大学生到云南旅游,曾露宿野外,两周后返校即出现寒战、发热,并伴头痛,由于出汗后退热,当天未去就诊,第3天出现同样症状。该大学生可能感染的疟原虫是().
A: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C: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12小时
B:36-48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简述乙肝的传播途径。
患者,女,47岁,因高热2月入院。患者2月前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有时热峰超过41℃,无寒战、大汗,无恶心、呕吐。有接触猫狗宠物史。查体:T38.8℃,P90次/分,R20次/分。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焦痂。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2×109/L,N78%,L22%,Hb78/L,ESR85mm/1h,血清弓形虫抗体IgM1:256(间接凝集法)。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弓形虫病
B:间日疟
C:回归热
D:伤寒
E:钩体病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
A:肝细胞内
B:肝内胆管
C:十二指肠
D:肝内淋巴管
E:肝内血管
HIV抗体检查是诊断HIV感染的常用血清学方法,HIV抗体阳性标准为( )
A:ELISA检测HIV抗体连续两次阳性者
B: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检查均阳性者
C: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查均为阳性者
D:任何两种免疫学方法检查HIV抗体均阳性者
E:ELISA连续两次阳性进一步免疫印迹法证实者
霍乱病人脱水判断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60岁,因持续畏寒、发热15天入院,伴有头痛、关节痛。入院时体格检查:T39℃,BP100/70mmHg;神清合作,未见皮疹;心率10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腹平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有触痛;脾左肋下2.0cm,质软,边锐,有触痛。血常规:WBC18×109/L,N0.89。胸片:右下肺发现浸润性病灶。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诊断首先考虑( )
A: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B: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C:伤寒
D:变应性亚败血症
E:恶性组织细胞病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准备为上述病例做的下列进一步检查中,哪项的诊断意义最大( )
A:胸部X线检查
B:肥达反应
C:骨髓涂片
D:血培养
E:痰菌培养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病例病原治疗应首选( )
A:头孢他啶+磺胺嘧啶
B:青霉素+庆大霉素
C: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D:林可霉素+庆大霉素
E:环丙沙星
男性,31岁。确诊乙型肝炎半年,ALT反复升高,伴皮肤黄染,近查TB68μmol/L,ALT400U再次住院。你认为下列哪项处理有违治疗原则()
A:血浆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B:静脉滴注强力宁
C:肝泰乐100mg,每日3次
D:益肝灵77mg,每日3次
E:VitB12加VitC各2片,每日3次
移行期
关于炭疽杆菌的理化特征,错误的是( )
A:炭疽杆菌为厌氧菌
B:炭疽杆菌的形态呈竹节状如图
C:在体外环境下形成芽孢,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年
D:侵入伤口形成繁殖体,产生外毒素
E: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菌,无鞭毛,可形成芽孢
患儿男,2岁,流动人口,因“发热3d,皮疹2d”来诊。患者3d前发热、流涕、咳嗽,2d前发现面部及前胸、后背有淡红色细小斑丘疹。皮疹前无用药史,否认麻疹、风疹等既往史和接触史,疫苗接种史不详。查体:T38.5℃;精神差;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枕部、耳后淋巴结明显肿大;双肺呼吸音粗。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下一步应选用的治疗是()
A:入住ICU隔离病房
B:抗病毒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免疫调节药
E:对症治疗
F:在家隔离,观察病情变化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上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可能的诊断是(提示血常规:Hb112g/L,WBC6.2×10/L,N0.35,L0.57,无明显核左移,PLT201×10/L。CRP<8mg/L。涂片异型淋巴细胞1%。)()
A:风疹
B:麻疹
C:EV感染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F:川崎病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根据上述病史和临床表现,不考虑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EV感染
D:幼儿急疹
E:猩红热
F:川崎病
G:药疹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和皮疹,其急诊处理方案不同。为初步鉴别诊断,急诊一般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
A:血常规和涂片细胞形态
B:C反应蛋白
C:细菌培养
D:病毒分离
E:麻疹特异性IgM
F:麻疹特异性IgG
G:风疹特异性IgM
H:风疹特异性IgG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对患儿母亲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儿和父母同住,患儿母亲目前妊娠2个月。患儿母亲小时曾感染“风疹”,在孕检时风疹特异性IgG(+)。)()
A:病毒分离
B: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C:MMR疫苗接种
D:抗病毒药物预防
E:人工流产
F:不予处理
百日咳患者血常规检查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男,16岁,2天前有进不洁水果史,现出现发热,T:38.5℃,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大便次数每天10余次,自服红霉素未见明显效果。进一步治疗首先选用下列何种药物()
A:喹诺酮类药物
B:青霉素
C:四环素
D:卡那霉素
E:利福平
流感的临床起病方式及表现为( )
A: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B: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C: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D: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E: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关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4周(2~6周)
B: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3个月日(1~6月)
C: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40日(2周~6月)
D:丁型肝炎的潜伏期尚未定,可能相当于戊型肝炎的潜伏期
E: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6周(2~9周)
囊尾蚴病的唯一传染源是()
A:牛带绦虫病人
B:猪带绦虫病人
C:吸血节肢动物
D:钉螺
E:猪
男,25岁,沈阳人,肥胖,BMI为36,2009年12月4日起发热,起病前5天曾去海南旅游,当地甲型H1N1流感流行,体温39℃,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后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右侧胸痛,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下列措施哪一项不恰当()
A:需要隔离,就近住院治疗
B:对接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C:易感者可注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预防
D:咳出脓痰,可应用抗生素
E:调查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对出现上呼吸道症状者进行医学观察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应进一步做哪种检测进行早期实验室确诊()
A: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B:甲型H1N1流感抗体
C:血培养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培养
E:胸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患者的主诉,应首先考虑以下哪个诊断可能性大()
A:甲型H1N1流感
B: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
C:SARS
D:支原体
E:衣原体
白喉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____。
CO中毒的症状与下列哪项无关()
A:中毒时体力活动情况
B:与CO接触时间长短
C:患者中毒前的健康状况
D:空气中CO的浓度
E:以上都不是
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有利于伤寒沙门菌的定位和繁殖,但除外( )
A:胃酸分泌增多
B:口服碱性药物
C:使用H受体拮抗药或H泵抑制剂
D: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E:胃动力异常

女,25岁,发热、食欲减退1周,神志欠清1天,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躁动不安,双手有扑翼样震颤,肝右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60u/L,总胆红素90μmol/L,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AV-IgG阴性,抗-HAV-IgM阳性,抗-HEV-IgG阴性。既往体健,无输血史。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亚急性重型肝炎
D:慢性重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病原学诊断是( )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本例患者临床诊断分型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
A:血常规
B:电解质
C:脑脊液检查
D:凝血酶原活动度
E:血浆蛋白测定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 )
A:精氨酸
B:西米替丁
C:肝脑清注射剂
D:苯巴比妥
E:20%甘露醇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姜片虫病
野犬咬伤后,对伤口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挤出伤口污血
B:用肥皂水反复冲洗
C:碘伏、乙醇消毒
D:缝合伤口
E: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关于传染病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有些中药具有抗微生物作用
B: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药物
C:传染病的病原疗法即抗生素疗法
D:针灸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后遗症
E: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
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
A:艾滋病
B:鼠疫
C:丝虫病
D:流行性感冒
E:麻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