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00536《古代汉语》
说明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词性和用法。 1、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罰京。 4、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5、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餘折以禦,左輪朱殷。 6、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賢也。
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以:連詞
B: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之:連詞
C: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夫:語氣詞
D:迷於言,惑於語:被各種言論迷惑。於,介詞
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
“耻”的義項是“單向的”,即只能表示使他人受辱,而不能表示自己受辱。“辱”的意義是“雙向”的,既可表示侮辱他人(使他人受辱),又可表示自己受辱。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同义词的()
A:理性意义的差异
B:程度轻重的差异
C:情感色彩的差异
D:组合功能的差异
根据“四书”分析,“逐”字的构造类型是(),本义是()、()。
下列各句中都含有词语的使动用法,其中
不属于
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以著其義
B:以正君臣
C:以睦兄弟
D:以和夫婦
“凡經傳訓大之介,皆其叚字也”中“介”字的本义是()。
A:大
B:在两者当中
C:用于人,相当于“个”
D:身披铠甲的人
请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下列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
A: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爲
B: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
C: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
D: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
下列各句中都含有词语的意动用法,其中
不属于
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A:各親其親
B:各子其子
C:刑仁講讓
D:以賢勇知
下列句子中不含名词活用为动词现象的是()。
A: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
B: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
C: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D: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通过义符与本义发生联系的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形声字
D:会意字
没有示音符号的纯表意字
不包括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形声字
D:会意字
“唯”常用於答應地位或輩分高的人;“諾”用於答應地位、輩分與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同义词的()。
A:理性意义的差异
B:程度轻重的差异
C:情感色彩的差异
D:组合功能的差异
下面句子属于互文的一句是: 1.大夫不得造車馬。 2.弄獐宰相,不聞有詩文傳世。 3.燕歌趙舞為君開。 4.雷霆不作,風雨不興。
简述什么是辐射式词义引申。
“信以結之,則民不倍;恭以涖之,則民有孫心”中“倍”的意思是()。
A:量词,表示倍数
B:动词,增加
C:动词,背叛
D:动词,准备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
B: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
C: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D: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相:相國。
B: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少:認為……少。
C:望洋向若而歎。望洋:望著大海。
D: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殆:危險。
简述探求本义的方法?
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四境盈壘,道殣相望,盜賊司目。道:名詞作狀語
B:成不禮於穆,願食熊蹯,不獲而死。名詞用作動詞,以禮待人
C:於是乎每朝設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於今秩之。秩:名詞使動用法,使……成为常規
D: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勤,動詞使動用法,使……勞累、辛苦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中“容”的意思是()。
A:容貌
B:面色
C:居住
D:容纳
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
A:陣、都、鄙、隣
B:树、析、休、栔
C:修、脩、儵、倏
D:胃、肺、膾、炙
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奚爲後我
B:如之何其可也
C:徯我后,后來其蘇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賜我先君履”中“履”的意思是()。
A:鞋
B:脚步
C:履行
D:可以征伐的范围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晏子怪而問之
B:常有以自下者
C: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D:晏子薦以爲大夫
下列时间副词中不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是()。
A:既
B:方
C:嘗
D:業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高予之爵,重予之祿
B: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D:古者聖王之爲政,列德而尚賢
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復:因襲
B:强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撓:挑逗
C: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多:“少”的反義詞
D: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蟻:名詞作狀語,像螞蟻一樣地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