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高级职称

紫外线灯紫外光强度检查,紫外光强度:≥70μW∕cm,用紫外光强度仪检测紫外线灯的紫外线光强度,检测距离和频率为()。
A:1m,每半年检查一次
B:1.5m,每半年检查一次
C:1m,每一年检查一次
D:1m,每季度检查一次
E:1.5m,每一年检查一次
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输注无效最常见的原因是()。
A:HLA同种免疫
B:血小板含量过低
C:发热反应
D:受血者年龄大于60岁
E:产生TA-GVHD
患者,女性,68岁。因贫血头晕乏力、视物不清3个月入院。入院后确诊为巨球蛋白血症。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1小时左右后,患者感口唇、四肢发麻、手足抽搐、心慌。此时如果给患者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应显示()。
A:P-T延长
B:Q-T延长
C:T波高尖
D:P-R延长
E:S-T段下移

患者,男性,38岁。发热、乏力、齿龈肿胀出血2月入院。Hb70g/L、WBC1.1×109/L、PLT34×109/L、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5。经化疗3个疗程,骨髓达到完全缓解。1个月后又给大剂量化疗巩固治疗。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三系细胞减少,给予输新鲜红细胞、手工分离血小板支持治疗。输血后1周,患者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见斑丘疹、高热、黄疸、腹泻,为血水样便,每日2500ml。总胆红素105μmol/L,转氨酶345U/L。经对症治疗无效,患者死亡。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最应该输注()。
A:洗涤红细胞、单采血小板
B:冰冻红细胞、单采血小板
C:辐照红细胞、辐照单采血小板
D:去白红细胞、去白血小板
E:年轻红细胞、单采血小板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死于()。
A:急性白血病
B:骨髓抑制
C:过敏反应
D: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E:溶血反应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确诊依据错误的是()。
A:皮肤组织活检
B:肝活检
C:骨髓活检
D:染色体检查
E:PCR检测:受者体内有供者淋巴细胞植活
制备少白细胞红细胞时,国内生产的白细胞过滤器可去除白细胞多少?()
A:>80%
B:>95%
C:80%-90%
D:70%-80%
E:以上都不正确
抽检浓缩血小板不检测的项目是()。
A:HBsAg
B:HCV-Ab
C:HIV-Ab
D: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E:疱疹病毒
溶血性黄疸是()。
A: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
B: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阳性
C: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元减少、尿胆红素阳性
D: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胆元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E: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元减少、无胆红素
慢粒和慢淋的区别正确的是()。
A:慢粒起病缓慢
B:慢淋白细胞增多较慢粒明显
C:白细胞清除术可推迟或防止慢粒急性变
D:慢淋患者应早期治疗
E:20%左右慢淋可伴有Coombs试验阳性
一次性使用血袋如装有保存液,可直接抽取袋内液体作为无菌试验试供液。如未装保存液,则应按袋内表面积加入无菌无热原的生理盐水,在37℃下保存72小时,振摇,作为试供液。袋内表面积和生理盐水容积分别为()。
A:1cm2,1ml
B:2cm2,1ml
C:5cm2,1ml
D:10cm2,1ml
E:10cm2,5ml

患者男,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9/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依据是()。
A:输后1hR<10%,输后20hR<5%
B:输后1hR<20%,输后20hR<10%
C:输后1hR<25%,输后20hR<15%
D:输后1hR<30%,输后20hR<20%
E:输后1hR<35%,输后20hR<25%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9/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9/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9/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11。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
A:输后1hR≈10%,输后20hR,≈5%
B:输后1hR≈17%,输后20hR≈8%
C:输后1hR≈20%,输后20hR≈10%
D:输后1hR≈25%,输后20hR≈15%
E:输后1hR≈30%,输后20hR≈20%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A:发烧、肝、脾大
B:自身抗体
C:药物性抗体
D:HLA抗体
E:HPA抗体
通常浓缩红细胞比容为()。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
女,36岁。因前置胎盘大出血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26单位,机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手术创面渗血不止。实验室检查:Hb100g/L,血小板90×3这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21s(正常对照为1l~15s),血浆纤维蛋白原0.6g/L。此时应输注()。
A:全血
B:红细胞悬液
C:浓缩血小板
D:新鲜冰冻血浆
E:浓缩白(粒)细胞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参考值是()。
A:(4.09~5.74)×1012/L
B:(3.68~5.13)×1012/L
C:(5.2~6.4)×1012/L
D:(4.0~4.3)×1012/L
E:(4.0~4.5)×1012/L
FⅦβ:Ag正常值为()。
A:(18.8±12.9)%
B:(98.8±12.5)%
C:(300.4±12.5)%
D:(200.4±12.9)%
E:(18.8±12.5)%
体外循环时采用的预充液体通常剂量为()。
A:10ml/kg
B:15ml/kg
C:20ml/kg
D:25ml/kg
E:30ml/kg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
A: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订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B:沿用传统输血,病人失多少血补多少的输血原则
C:随时与血站联系,急用急取的原则
D:根据临床需要,随用随取的原则
E:根据库存发血
采血秤称量允许的误差为实际重量的()。
A:±1%
B:±2%
C:±3%
D:±4%
E:±5%
输血时患者同时输其他含钙药品时,能用同一付输液耗材吗()。
A:可以
B:用输血盐水冲洗后应用
C:应换输血器
D:不冲洗也可以用
患儿,女性,3周岁,以头痛、发热、呕吐1周入院。无用药史。入院后查体:面色苍白、黄疸、脾大。实验室检查:Hb100g∕L,RBC3.8×1012/L。最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关于AIHA,下述正确的是()。
A:温抗体型AIHA的自身抗体多为IgG类和补体C3,发生血管内溶血
B:冷抗体型AIHA的自身抗体多为IgM类,发生血管外溶血
C:温抗体型AIHA的ABO反定型应在37℃进行,并用献血者红细胞作对照
D:冷抗体型AIHA的输血前检查应做4℃盐水介质配血,冷自身抗体吸收试验和DTT灭活IgM法
E: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PCH)的自身抗体具有抗-P特异性
240例心梗患者和140例非心梗患者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801U为+,<801U为-)结果如下: CK试验诊断的指标特异度为()。
A:10.42%
B:89.58%
C:18.57%
D:81.43%
E:63.42%
枸橼酸钠的最低抗凝浓度为()。
A:0.8%
B:0.6%
C:0.4%
D:0.2%
E:0.1%
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天()。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E:12小时
1961-1962年,某市发生了一次甲型肝炎流行,通过对本次甲型肝炎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1961年10月份开始该地区出现大量病例,直到1962年2月份才开始减少;该区共有五个城区,其中有A、B两个城区的甲肝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区及该地区以往的甲型肝炎平均发病水平;此次发病的特点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工人的发病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钢铁公司和铁路系统)。经过初步调查,怀疑水源是导致本次甲型肝炎流行的主要原因,遂对水源开展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饮用工业用水人群罹患率比较高,而且大部分病人是该市钢铁公司和铁路系统的职工及家属,所有病人都有饮用这一区域工业水源的历史。对该工业水源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了甲型肝炎病毒,到此,本次流行的病因已经明确。1961年7月份,该市由于遭受到暴雨,导致市内主要的供水河出现了河床淤积,取水口被泥沙堵塞,因此于7月18日停止了对钢铁公司和铁路系统的供水,同时开放了钢铁公司的工业水管与自来水管衔接处的水阀,用原来的自来水管道向钢铁公司和铁路系统供应工业用水(该水未采取净化消毒处理,于河下游取水后只作沉淀处理即向各工厂配水),直到1961年12月底恢复正常供水。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饮用水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
A: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B:病人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C:除哺乳婴儿外,不拘年龄、性别、职业均可发病
D: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终年不断
E:水源净化后流行即可平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次流行的传播途径是()。
A:饮水
B:疫水
C:节肢动物
D:空气传播
E:土壤传播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不包括下列哪项()。
A:IgG抗体
B:核酸
C:IgM抗体
D:抗原
E:病毒颗粒
患者,女性,因恶心、呕吐、厌食而来就诊。初步检查结果为:ALT增高,肝大,肝区痛,黄疸。临床怀疑为乙型肝炎。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HBV属于()。
A:黄病毒科
B: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C:正粘病毒科
D:嗜肝DNA病毒科
E:微小RNA病毒科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在乙型肝炎抗原检测中,下列哪种抗原不易检出()。
A:HBsAg
B:HBeAg
C:HBcAg
D:PreSl
E:PreS2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该患者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则表示()。
A:曾有HBV感染,现已完全恢复
B:乙型肝炎感染急性期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有过乙型肝炎感染,现无免疫力
E:以上都不是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中,下列哪项结果传染性最强()。
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B: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D: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E: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血液约占体重的()。
A:5%
B:8%
C:10%
D:12%
E:15%
全面质量管理对保证安全输血中不准确的描述是()。
A: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为献血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B: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受血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的必要前提
C: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保证经济效益的手段
D: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然途径
E: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防止输血质量问题发生并持续改进质量问题的保证
血液保存液中枸橼酸钠作用为()。
A:可使PH值增高到5.63防止红细胞膨胀失钾
B:供给红细胞所需能量
C:可提高ATP水平
D:抗凝作用及阻止溶血发生
E:以上都不正确
转换式采血法一次性术前可以采集血量()。
A:1600ml
B:1200ml
C:800ml
D:600ml
E:400ml
凝块稳定性试验是判断第因子缺乏的()。
A:确证试验
B:筛选试验
C:精确试验
D:定量试验
E: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