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师)

效应T细胞通常识别血小板()。
A:膜蛋白
B:糖蛋白
C:α颗粒
D:致密颗粒
E:溶酶体
测T细胞数量()。
A:E花环实验
B:Western Bloting
C:溶血空斑实验
D:细胞毒实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
A: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
B:对献血员必须进行健康查体的原则
C:对献血员履行告知义务的原则
D:采血前核对献血员信息的原则
E:不得采集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的原则
相对误差是()。
A: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测量值与真值之比
C:两次测量的相对误差相等
D:是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E:不能与绝对误差同用
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标准差小
E:一定比均数小
按照信息的来源进行分类()。
A: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B: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
C:突发信息
D:经济信息、政治信息
E:精确性信息
血红素合成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
A:Fe2+
B:谷氨酸
C:琥珀酰CoA
D:甘氨酸
E:ALA合酶
手术室对患者实施自身输血能够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血液等容稀释
B: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C:术中自身血回输
D:稀释液维持
E:术中控制低血压
评价粒细胞输注疗效的最佳指标是()。
A:感染是否得到控制
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否增加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加
D:贫血是否纠正
E:出血症状是否改善
SAGM保存的红细胞(4±2℃)35天之后,体内存活率为()。
A:95.4%
B:92.4%
C:90.4%
D:88.4%
E:83.4%
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
A:样本含量不同
B:研究目的不同
C:观察的起点不同
D:研究的疾病种类不同
E:观察暴露与结局的时间顺序不同
不符合确诊DIC肝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小板计数<50×10/L
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4.0g/L
C:3P试验阳性
D:血浆因子Ⅷ:C<50%
E:FDP>60mg/L
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和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临床随访研究

一项吸烟与肺癌死亡率关系的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为0.57‰,不吸烟的肺癌死亡率为0.07‰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88%
B:85%
C:77%
D:54%
E:63%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题意计算求得其相对危险度为()。
A:8.14
B:7.5
C:6.3
D:5.4
E:3.1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特异危险度为()。
A:0.50‰
B:0.40‰
C:0.60‰
D:0.70‰
E:0.80‰
下列哪一种不是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
A:CO2
B:甘氨酸
C:谷氨酸
D:天冬氨酸
E:一碳单位
患者,女性,20岁,发热,厌食厌油一周,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右下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78U/L,血清胆红素54μmol/L,尿胆红素阳性,抗HAVIgM(+),抗HBsAg(+),抗HBc(+),抗HCV,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和输血史。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方案不恰当的是()。
A:中药治疗
B:保肝支持疗法
C: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
D:充分的维生素B、C
E:口服氯喹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原学诊断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同性性接触
C:静脉注射吸毒
D:异性性接触
E:母婴垂直传播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方法学原理是()。
A: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钠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即为APTT。
B: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钙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即为APTT。
C: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铁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即为APTT。
D: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氯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即为APTT。
E: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氧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即为APTT。
血浆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
A:呼吸作用
B:维持血浆正常的pH
C:运输作用、催化作用、免疫作用和营养作用
D: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
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友病B患者应补充()。
A:凝血因子Ⅷ
B:凝血因子Ⅸ
C:凝血因子Ⅶ
D:凝血因子Ⅱ
E:凝血因子vWF
HIV常见的感染类型为()。
A:急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慢性感染
E:慢发感染
有下列情况者暂不能献血,哪项说法不正确()。
A: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B: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C: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两周者
D: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
NAD+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尼克酰胺
B:吡哆醛
C:泛酸
D:核黄素
E:生物素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治疗手段,移植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要大量输注血液制品,以提高肝脏移植的效果。肝脏移植术前用血对肝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影响是()。
A:加重
B:减轻
C:无任何影响
D:产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E:产生急性排斥反应
以下疾病永久不能献血的是()。
A:痢疾
B:角膜炎
C:伤寒
D:急性泌尿道感染
E:甲型肝炎
患者,男,17岁。无输血史,因车祸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临床医师申请备血1200mL。检验正定型为A型(玻片法),Rh阳性,反定型未做,交叉配血使用盐水法,且凝集结果未在显微镜下观察。输血1000mL。约4h后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腰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试管法复查血型为B型。经临床给予抢救,病情稳定,治愈后出院。该输血反应最可能是什么引起的()。
A:ABO血型不配合的输血所致
B:Rh血型不配合的输血所致
C:MN血型不配合的输血所致
D:不规则抗体所致
E:血浆过敏
一位A2型并含有抗A1的患者需要输血,可输用的是()。
A:A型红细胞
B:B型红细胞
C:O型红细胞
D:AB型红细胞
E:以上都不是
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描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
B:DNA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
C:每一个螺旋有10.5个碱基对,每两个相邻的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4nm
D: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着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E: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37nm,螺距为3.54nm
ISO9000质量体系与GMP质量体系比较,相同点不正确的说法是哪项()。
A:两者都是国际通用标准
B:范畴相同,都属于全面质量管理范围
C:遵循的原则相同,共同遵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D:采用的手段相同,通过对过程的控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E:目的相同,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
CPD保养液保存血液的有效天数是()。
A:14天
B:21天
C:28天
D:35天
E:42天
冷沉淀三种制备方法中,第Ⅷ因子收获率的排序为()。
A:Pool法<虹吸法<快速融化离心法
B:Pool法<虹吸法≤快速融化离心法
C:Pool法<快速融化离心法≤虹吸法
D:虹吸法<Pool法<快速融化离心法
E:快速融化离心法<虹吸法<Pool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