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芽胞与细菌致病有关的特征是()
A:抗吞噬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一般怀疑药物中毒情况时,在哪个时机采集样品最合适()
A:用药前采集
B:用药后立即采集
C:用药后峰值时采集
D:下次用药前采集
E:24h后采集
在线粒体内NADH进行氧化磷酸化的P/O比值约为()
A:1
B:2
C:2.5
D:4
E:1.5
下列方法中是基于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的方法是()
A:酶电极
B:杂合生物电极
C:气敏电极
D:酶-微生物杂合电极
E:酶热敏电阻法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见于( )
A:HbM病
B:PK酶缺乏
C:HbS病
D:HbH病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有关旋转式黏度计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激光衍射技术
B:以牛顿粘滞定律为依据
C:适宜于血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D:有筒筒式黏度计和锥板式黏度计
E:适宜于全血黏度的测定
不属于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是()
A:琼脂纸片洗脱法
B:放射性核素法
C:绝对浓度法
D:耐药比率法
E:部分浓度法
溶血可影响以下哪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A:CA125
B:CA15-3
C:CA19-9
D:PSA
E:NSE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凋亡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又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B:Huntington病为凋亡紊乱疾病
C:脑缺血引起的迟发性死亡以凋亡为主
D:主动的耗能的自杀过程
E:一般由细胞内因子作用于受体并通过第二信使将信号在内启动凋亡程序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淤斑,血压8/5.3kPa(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考虑与肝病有关,还需作()
A:肝脾B超
B:腹部CT
C:FDP
D:ⅡⅦⅨⅩ因子测定
E:肝功能
胃的功能包括( )
A:运动
B:初步消化食物
C:吸收食物
D:有内分泌能力
E:杀菌
变异系数
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并从低能态(基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这种现象称为()。
A:折射
B:发射
C:吸收
D:散射
E:透射
凶险型疟疾以哪种最为常见()
A:脑型疟
B: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肾病
E:发热
支原体具有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顶端结构
D:鞭毛
E:膜壁磷酸
在半固体培养基上有鞭毛的细菌生长后会出现()
A:菌膜
B:浑浊
C:沉淀
D:菌落
E:变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时,常用以下哪种物质处理标本。()
A:甘油
B:氢氧化钾
C:明矾
D:二甲基亚砜
E:氯化钾
关于分泌片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B:是SIgA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
C:具有保护SIgA分子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
D:是附着在Ig上的受体剩余部分
E:不是双体IgA分子J链的受体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主要由()
A:4部分构成
B:5部分构成
C:3部分构成
D:6部分构成
E:2部分构成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分布范围在()。
A:1~5fl
B:2~5fl
C:2~10fl
D:2~20fl
E:5~30fl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识别载体表位的细胞()
A:T细胞
B:B细胞
C:APC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用于分离柯萨奇病毒常接种下列哪种动物()
A:小鼠
B:乳鼠
C:家兔
D:豚鼠
E:猴
发酵乳糖的肠杆菌科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志贺菌
C:沙门菌
D:变形杆菌
E:耶尔森菌
诊断中性粒细胞减少,病史应注意询问()
A:药物、毒物或放射线的接触史
B:家族史
C:相关的阳性体征
D:急、慢性感染史
E: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和周期性
阴道毛滴虫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
分枝杆菌属的特点是()
A: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
B: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C:专性需氧
D:有鞭毛,无芽胞
E:有抗酸染色性
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凝血酶原
C:清蛋白
D:球蛋白
E:脂蛋白
最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是()
A:螺内酯
B:氢氯噻嗪
C:呋塞米
D:氨苯蝶啶
E:乙酰唑胺
女,48岁,反复发作胸痛2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实验室检查结果为:TG4.98mmol/L,TC4.91mmol/L,LDL-C2.35mmol/L。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前β脂蛋白增高,β脂蛋白正常。血清外观混浊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按WHO高脂蛋白血症分型标准,该患者可能的分型为()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此型高脂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D: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E:伴性遗传
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呈阴性的是()
A: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巨核细胞